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高洪雷【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

2024-10-03文化

9月28日,高洪雷长篇纪实文学【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作品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该书采用的是珍珠项链式结构,以海上丝路的变迁为主线,串起亚欧非3大洲、15个港口的前世今生,让人既领略海上贸易之路、文明交往之路的帆影变幻,又让人体会洋流澎湃中,那些在历史中留下了背影的人们,带着商品、带着文明习俗、带着好奇心和好胜心的流动。

研讨会现场

本次活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山东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由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陈文东主持。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学习强国】原主编刘汉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庆祥,【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荟版副主编饶翔,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长丁晓原,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作协主席铁流、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授陈鷟、本书责任编辑付如初等。

专家分别从该书的题材价值、历史深度、现实意义和文学性等方面予以研讨,对其中对历史学、地理学、海洋学、文学含量予以关注,一致认为这是一部海洋视角的中国史和世界史,是一部有历史根基、有信息容量,史料丰富、故事性强、文学性强的好书,是一部奇书、大书、海上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

作者以唯物主意历史观为指导,站在文明建构和流动变迁的高度,对古代航海史、中国南海,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等等进行了深入细致且具有启发性的研究。同时,作品做到了宏观视野和历史细节的结合,做到了历史书写和现实关切、文化关切的密切结合,文学性方面又做到了知识、细节、人物和戏剧性的结合。该书既可以作为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的参考书,更可以作为通识教育中大学生海洋历史知识的普及读物。

杨庆祥认为,这本书展开的是中华文明在流动性中创造的辉煌,与长期以来另一种封闭的、带有自我矮化的帝国想象和书写形成了对照,也给如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在这种流动性的书写中,体现了作者深切的文化关切。中华文明经历这么多年,能不能在现代性转型中,尤其是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再展风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般认为,人类对空间的想象分为三个层次:大陆、海洋和天空。大陆,是最原始和最古老的,它容易确定边界,无论春种秋收还是游牧打猎,它都是工业文明诞生之前最广阔的母体。而海洋,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海洋是流动的,本身无法确定痕迹,因而它需要靠工业的动力去征服、去探测,也靠工业文明时代的契约精神和重商逻辑去支撑。天空,则跟电子科技文明相关。人类对空间的想象和争夺,带有深深的发展焦虑和热切的未来展望。高洪雷继【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之后,从陆地走向海洋,在流动性中探求中国文明的播撒之路,适逢其时。

陈鷟从海洋文明传播的角度关注这种流动性,他认为一切高明的传播都因为做到了两点,既通俗又通雅,要通雅就要有真学问,让学界认可,要通俗就要有真性情,让读者可亲可感。【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做到了这两点,而且写出了世界文明史的中国版本,在「向海图强」的民族复兴大背景下,它的出版正逢其时,是海洋文化、海洋历史和海洋文学的精彩一笔。

刘汉俊认为,刘汉俊认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的两根脐带,东西方互为母体,共生共荣,沿线国家互利互惠,互相滋养。面对这样的大问题,作者的案头功夫下得极深,对材料的筛选,尤其是文化遗产、文物考古知识的筛选,匠心独运,体现了高超的叙述能力。饶翔则从书中具体的论述出发,阐述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主导,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配合,同时兼顾文化、宗教差异的书写等等。更有深意的是,作者探讨了儒家文化在贸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思考丝绸之路构建过程中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作品中每有精到的议论画龙点睛,发人深省。

李一鸣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从时间维度上有历史纵深,从空间维度上看有全球视野,从思维维度上看有哲学境界,从语言精度上看有诗性品质,作品的语言之美和哲思之美让人感受到灵动的力量,而他交叉运用多文体的表达方式也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史料说话,让历史重回现实。

丁晓原从【楼兰啊,楼兰】开始关注高洪雷的写作,对他语言的达和雅、情理兼备、金句迭出、充满智慧印象深刻。同时,他也充分注意到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本书的创作难度,注意到了作者为此所做的资料准备、调查走访和文学准备,他甚至逐一数了数全书的注释,总共370页的图书,注释多达283个。作者的严谨扎实可见一斑。

铁流则从作家的角度对高洪雷的写作予以肯定,他说,非虚构文学是脚步丈量出来的文学,需要作家走出书斋,用现实激活历史,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活扎实的史料,而高洪雷做到了这一点,这一点既给读者知识启发,也给读者阅读上的享受。

付如初则从责编高洪雷七本图书的编辑历程回顾中,梳理了作家的创作脉络,对他的阅读面之广、阅读量之大以及「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治学精神、从善如流的精益求精等予以高度肯定。她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既是高洪雷上一本书【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延续,也是此前他畅想东海平原文明的【另一种文明】的延续。在从民族史到西域史,再到丝绸之路大历史这种有布局、有步骤的书写中,高洪雷建构了自己的「中国文明书写序列」,也形成了具有中国风度和中国气派的文明发展观,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他的系列书写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封面

最后,高洪雷发表创作感言。他主要回应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写海上丝路,二是为什么要重视海上丝绸之路。三是位很么选择青岛为起点。

对第一个问题,他认为,贯穿人类历史的主线有两条:战争和贸易。丝绸之路作为贸易之路,是事关人类历史的大问题。而自己五年前书写【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不仅有传承关系、并列关系,还有替代关系。隋唐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靠陆上,靠马、靠骆驼,拉的主要是丝绸、皮货、宝石、玉石和香料,因为瓷器很容易碎,它不可能走陆上,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瓷器。宋元时期,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加上陆上丝路被战争所阻断,也受日益严重的沙漠化的影响——本来丝路南道是一个绿洲通道,后来古城被掩埋了、消失了。所以世界贸易从陆上转移到了海上,在宋、元、明初,中国是说一不二的海上帝国,地位是非常高的,不但是发起者还是主导者,但是到了明末和清初实行海禁以后,中国的海运彻底落后了。在清朝眼里,海洋和高山一样,不过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免费长城,直到西方列强用尖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我们才突然发现,原来海洋不是液态的万里长城,它也是一条路,是一条无比宽阔、无比快捷的路,一条直通世界所有沿海国家的、没有关卡的高速路。基于这些原因,他在写完陆上丝路之后,下决心创造这部海上丝路的纪实文学。

对第二个问题,他的答案更加务实。首先,海上丝路有价格优势。相比于公路汽运、火车运输和河运,海运最便宜。其次海上丝路有运力优势,超重型货车只能最高拉100吨,货运列车最高载重是1万吨,但是最大的货轮能装1—2万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大体20吨左右。第三个是线路优势,出了港口就是公海,没有关卡。第四是领海优势,【海洋法公约】出来以后,海洋现在都有12海里的领海,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种种事实都说明,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不是陆地世纪,过去我们是主导者,现在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重视海洋,让这条海上丝路重新繁荣起来。

对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从青岛写起?他的回答更为铿锵有力。他说:

因为我是山东人,所以把起点写在青岛,这个感情因素是有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却不是这个。青岛琅琊港是中国最早的货港。当时,齐国、吴国和越国算是半海洋国家,吴王夫差打山东打齐国,修了一条运河。然后,他陆上来打,海上也过来打,结果海上打输了。后来,越王勾践打赢了,直接在琅琊设了首都。这说明,我们并不是没有海洋的历史,我们不仅有,而且还非常强大,历史源远流长。另外一个原因,青岛是徐福东渡的启航地,还是法显上岸的地方,也是宋代四大市舶司之一。当时宋朝确定,泉州市舶司是对日本,日本商人到泉州报关。青岛的板桥镇市舶司是对朝鲜,朝鲜半岛的商人到中国来报关只能到这儿来,去宁波是违法的。所以当时宋朝有十几万朝鲜人在这里居住。到了后来,德国作为殖民地选了这个地方,20多万德国人在这里居住。后来德国管理期间,青岛的繁荣程度超过了上海和香港,而且现在青岛是北方沿海最发达的城市,它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五、中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宁波舟山港和广州,所以我从青岛写,是有历史现实支撑的。另外,青岛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还拥有中国唯一的海洋大学,北海舰队还在这儿。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青岛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