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湖北曲艺志 -湖北小曲

2024-01-11文化

湖北小曲 原称汉滩小曲、汉滩丝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更名为湖北小曲。主要流传于湖北境内长江沿岸的武汉、沙市、宜昌等城市码头。

湖北小曲源于明清俗曲,在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地吸收和融入了部分当地戏曲声腔及部分民间小调。湖北小曲以唱为主,说唱相间。演唱形式自由灵活,可一人自拉自唱,亦可二人以上坐唱、站唱、走唱。而以二人扮一生(兼拉四胡)、一旦(执檀板击节)坐唱的形式最为常见。唱腔有联曲体也有单曲体。曲本唱词多为七字四句与十字上下句式结构,其中也间有五字句式、长短句及垛句。原有唱腔曲牌三百多个,部分唱腔曲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逐渐失传。流传下来的尚有一百二十多个。

唱腔大致分为五类:一为南曲类,为小曲的主要腔调;二为文词类,由鄂东地区流行的文曲音乐衍化而来;三为滩簧类,由吴越一带流入后与湖北方言的结合而成;四为西腔类,与湖北江汉平原流行的荆州花鼓戏中的「西腔」为同一腔调;五为杂牌小调类,为本地或外地的民间小调。常用唱腔曲牌有〔南曲头〕、〔南曲正板〕、〔南曲尾〕、[文词调〕、〔滩簧调〕、〔西腔〕、〔四平〕及〔银纽丝〕、〔叠断桥〕、〔括地风〕、〔叹五更〕等。湖北小曲传统曲目原有三百多个,流传下来的有一百八十个左右。长篇「大本头」曲目【东征】、【西征】可连续演唱数月,短篇曲目则多类似民歌中的「分节歌」。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抢伞】、【秋江】、【苏文表借衣】、【拷红】、【西宫词】等。

汉滩小曲何时在武汉等城市传唱,无确切的文字记载。据已故汉滩小曲艺人朱寿高(生卒年月不详)传述,约在清代咸丰、光绪年间,武汉三镇已有汉滩小曲或称汉滩丝弦的了。而在沙市、宜昌,早期人们则称这一小曲形式为「围曲坐唱」,七八人以操四胡的琴师为中心围坐,每人各操乐器,如:二胡、高胡、琵琶、扬琴、月琴、三弦、檀板等,轮换演唱,互为伴奏。此时,有以此为业的琴师多为盲人。

如李重庆(人称李老五)就组织了「丝弦班」。当时,由于城市商业的发展及丝弦班的产生,汉滩小曲艺人已逐渐转入室内,进行营业性演出。此时,艺人们除演唱【玉娥郎】、【四季相思】等单曲体小曲目之外,已出现了带有故事情节的联曲体曲目,如【抢伞】、【琵琶词】、【赵五娘描容】、【赶潘】。随着职业艺人的出现和人数的增多,清政府已开始向汉滩小曲艺人征收「下席钱」。

清咸丰、光绪年间,天门、沔阳等地以敲碟子击节唱民间小调「碟子小曲」为业的部分艺人,开始习唱汉滩小曲,并将碟子小曲的唱腔引入汉滩小曲之中,丰富了汉滩小曲的唱腔曲牌。因汉滩小曲流行长江沿岸,碟子小曲流行汉水一带,故人们称前者为「外江小曲」;后者为「内江小曲」。

清光绪至宣统年间,汉滩小曲的艺人中出现了「五音联弹班」、「八音社」、「清音社」、「丝弦班」等专业班社。票友及玩丝弦的「先生」亦很多,且以行业成帮。汉口以粮食帮、船帮为主;沙市多为绸布店员及其他商贩。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或十余人。且应邀参加殷实富户的丧、喜事堂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演出不同内容的曲目,如【祭塔】、【小上坟】、【天官赐福】、【大堂上寿】、【安安送米】、【南山砍柴】、【贤女劝夫】等。其时,在清绿营中也有习唱汉滩小曲者。据襄阳小曲艺人郑富洪(1913年生,卒年不详)说,他的师傅原是前清驻扎在武昌的绿营兵。他和另外两个绿营兵常坐茶馆,找艺人学唱汉滩小曲。辛亥革命爆发,三人逃回襄樊老家,无以为业,便下海卖艺糊口,汉滩小曲也因此传入襄阳等地。他们唱的汉滩小曲,被襄阳人称之为「南曲」。

民国八年(1919),汉口新市场(今民众乐园)开办时,有汉滩小曲班子在此作营业性演出。据武汉汉滩小曲老艺人讲,在当时小曲班子中有罗仁卿、陈干城等艺人技艺较高,都能自拉自唱。同时期还有被称为「三把半胡琴」的黄炳、肖长、徐秋材、陈香庭(均系盲人,陈技艺稍差,为「半把胡琴」)等琴师在此演唱。

汉滩小曲的演唱活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十分活跃。民国九年,艺人管公海在武昌王惠桥(今水陆街)茶馆、田家院(今群众剧场)、新桥茶馆(今保安街附近)等处演唱【抢伞】、【三官堂】、【赶潘】、【士林祭塔】等曲目。民国十七年左右,有位人称徐大先生的人,在沙市开办了一个「木偶茶馆」,邀请汉戏艺人编写了一些「大架子戏」(即连台戏)脚本,如【薛仁贵】、【秦雪梅】、【白蛇传】等,用汉滩小曲曲牌演唱,并配以管弦、锣鼓伴奏。但因人员过多,开支过大而未获成功。

民国十九年左右,宜昌开办「神州茶园」(后改为「中央茶园)演出小曲清唱,在此演出的艺人中以喜枝、春枝、冬枝、爱枝四位女演员最为著名。喜枝(原名程德荣)既擅长于演唱【放风筝】、【九莲环】等碟子小曲,又善于唱【尼姑下凡】、【陈姑赶潘】、【抢伞】等汉滩小曲。此时,宜昌还有「湖亭」、「清风亭」等茶园,也为演唱小曲的场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批汉滩小曲艺人云集沙市。据1984年湖北省【文艺志】内部出版之【文艺志】曲艺专辑(五)载【张明亮行艺小记】云:「一时间六十多名汉滩小曲艺人,三十多位琴师,争芳竞艳,斗技比艺。擅长「大段子'的徐大先生,唱薛仁贵从【抛球】到【登殿】,唱【白蛇传】从【游湖】到【祭塔】,唱秦雪梅、苏三都是那样和谐完整,生动感人;而刘明文、冯开池的小嗓,音韵圆润婉转,一波三折,字字珠玑,老生韵味浑厚苍劲,备受欢迎;樊正陆的胡琴情同高山流水。」

当时,许多艺人参加了「荆沙抗日歌曲宣传队」。每月四次义演,为抗战募捐。盲艺人张明亮等还编创演唱【唤起民众】、【离家救国】、【劝人当兵】、【长期抗战】、【十恨倭奴】等宣传抗日救国的曲目。

民国二十九年,沙市沦陷后,不少汉滩小曲艺人被迫流浪至湖南、四川、广西、贵州、陕西等地行艺。侨乡天门县的部分汉滩小曲艺人,还远奔海外卖艺谋生。滞留在沦陷区武汉的艺人,沿街卖唱,生意极差。除了受冻饿之苦外,还受人侮辱。

民国三十年;汉口同安里集聚的不少汉滩小曲艺人,自由组班行艺。一般是一男一女组成一个班,男的操琴,女的演唱,操琴的也与之对唱或和唱。这比一个人唱更受欢迎,所以「双档」后来成了演唱的基本形式。这种班子以女艺人为主,琴师号称先生,一个女艺人请一个先生搭档,收入三七分成,先生三成。

抗日战争结束后,武汉等地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汉滩小曲艺人生活无着,一些艺人如胡芝山、张正浩、张松山、徐桂林、喻义和等只得带领少数女艺人,到农村小镇演唱,以换取度日之粮;另一部分艺人,则加入了楚戏清唱。活跃一时的汉滩小曲开始逐渐地走向了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汉滩小曲艺术获得新生。武汉、沙市、宜昌等地演出活动活跃。不少艺人对传统曲目精雕细刻。如张明亮演出的【秋江】、【抢伞】、【金莲调叔】等;喻义和演出的【双下山】、【王先生算命】等,都受到听众的广泛欢迎。武汉市的艺人胡芝山、张松山、徐桂林、张正浩、李宝善、李益山、王克斌、蒋国珍、王梅英、刘燕清、刘兴成、陈启甫、柳翠英等又重新活跃在汉口的新市场(即民众乐园)以及其它一些茶园等群众娱乐场所。

1951年,武汉小曲艺人胡芝山、徐桂林、张正浩、蒋国珍、王梅英等人分别为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演唱录制了【秋江】、【抢伞】、【苏文表借衣】、【坐楼杀惜】、【南山砍樵】、【密建游宫】等一批汉滩小曲传统曲目。沙市等地的艺人,还编演了【诉苦翻身】、【送郎参军】、【打老蒋】、【抗美援朝】、【看铁牛】等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的新曲目。其中沙市曲艺队傅凤兰演唱的【看铁牛】(杨宣词、张明亮配腔)于1958年第一次以「湖北小曲」之名参加了全省曲艺会演。同年又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曲艺会演。【看铁牛】不仅赋予了汉滩小曲新的内容,而且在演唱形式上,由原来的坐唱改为站唱,并辅之以一定的表情动作,受到观众欢迎,为汉滩小曲的推陈出新,作了有益的尝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湖北小曲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编辑了【湖北地方音乐资料集·湖北小曲部分】及研究性文集【湖北小曲初探】,对传统曲目如【抢伞】、【九红出嫁】进行加工整理;创作了【碧血丹心】、【雷锋参军】等新曲目,为湖北小曲的全面改革积累了经验。1962年和1963年湖北省先后举行了两次湖北小曲会演,进行创作演出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湖北小曲的革新发展。

此一时期,湖北省的不少地区相继组建了曲艺团队,并招收了湖北小曲学员。省内一些文艺专业演出团体,也设有湖北小曲形式。湖北省民间歌舞团、武昌区曲艺队、湖北艺术学院还先后邀请湖北小曲名艺人程德荣(女)、喻义和进团传授技艺,进院开授湖北小曲演唱课。为湖北小曲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材。

「文化大革命」时期,曲艺团体遭到解散,湖北小曲资料散失、传统曲目禁演,艺人被驱赶,一度繁荣的湖北小曲,几成绝响。1974年黄冈地区文工团创作的小曲表演唱【唱春花】(包玉兰词、邱克编曲)上演,但仍未恢复生机。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湖北小曲才又重新走上轨道,并逐渐呈现出兴旺发展之势。

1981年,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在全省举办了「小曲艺术欣赏会」,涌现出了一批新曲目,其中何忠华演唱的【南原突围】(蒋敬生词、张长安编曲),周艳琴、茅贵娴等人演唱的【亲家会】、【难忘的一课】(夏雨田词、甘发新编曲),周楚君演唱的【思念】(甘佑鹏词、陈世鑫编曲)等,受到普遍好评。由蒋敬生编词、张长安编曲、何忠华演唱的长篇湖北小曲【选妃】,在1982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南方片)观摩演出中获创作、编曲、表演三个一等奖,为湖北小曲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拓宽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