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苏轼的朋友圈 洞若(鄢文龙)

2024-04-03文化

苏轼的朋友圈

洞若(鄢文龙)

一生最佩服三个人:陶渊明,苏轼,张舜徽。

就像苏轼服膺陶渊明一样,我特别膜拜苏轼,膜拜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他的美食,他的智慧与为人。

关于他的著作,手头好像已经有120多本。

阅读之余,特别关注他的交游,他的朋友圈。

苏轼的足迹,几遍大半个中国,朋友也算得上是遍天下了。

其交游之广,在我国的古代文人中,没有人可以与之比肩,粗略一算,竟有397人。

在他的朋友中,当然有正直的君子,也有邪曲的小人;有情谊笃实的,也有泛泛应酬的;有长期来往的,亦有萍水相逢的;有始终不渝的,也有始善终恶的。

也许是从行状中辑得,也许是于墓志中发现,也许源于碑铭,也许偶获于官私史传,也许爬梳于乡邦文献,也许整理于地方志书。

苏轼于方外之交,有冠以姓氏的,有名以法号的,称谓颇不一致,基于阅读的方便,一一遵从其在其诗文中的称谓。

到底最先认识谁,无从一一考辨,只好以生卒先后为序,遇不详者,一参【宋史】列传之序,无法参照者,亦一一赘述于后。

今以阅历与阅力,最其要,一述所见。

之一:一树梨花压海棠——张三影

苏轼是幽默大师,他曾经和张先开过一个伟大的玩笑。调侃之中寓嘲讽,嘲讽之际见深意。

尽管苏轼比张先小47岁,甚至完全可以称他为爷爷,但却是忘年与莫逆之交。

张先的一生,有三大爱好,要么喝酒,要么填词,要么找小老婆。

八十岁的时候,还浪漫地娶了一个18岁的小尼姑,甚至还在宴席上向朋友作诗炫耀: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张先,真是开放,对待爱,对待爱情,对待婚姻,但开风气只为先;张先真是能耐,一生竟生了十二个,十子两女,年令最大的大儿子和年令最小的小女儿竟然相差六十岁。

坊间传说,那首【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轼写了回赠张先的,你相信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亲,一树梨花压海棠。

诗看起来有些色,确实写得不错,甚至高出了张先的水准,但也不免有些让人感觉艳俗,好在并非出自苏轼之手,纯属他人一杜之撰。

但苏轼确实给张先写过一首类似的诗儿,就是那首【张子夜野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诗人老去鸳鸯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这调侃忍俊不禁;这嘲讽力透纸背。

原来,他是北宋词人中的寿星,享年八十九岁。这么看来,他长寿的原因,自然不言而喻。

也许,我们只记得有个「张三影」。因为「云破月来花弄影」;因为「浮萍破处见山影」;因为「无数杨花过无影」,可那只是时人之号。

也许,我们还记得有个「张三中」。因为心中事;因为眼中泪;因为意中人。

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其心中的「张三影」并非时人所指;

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其平生所得意者,乃「云破月来花弄影」;乃「娇柔懒起,帘栊卷花影」;乃「柳径无人,坠絮飞无影」。

记得李公择守吴兴时曾招张先、杨元素、陈令举、刘孝叔等在郡园相聚,时号「六客」,当时苏轼就在场。

张先年少时,曾与一个出家为尼的少女相好,常常在池岛的小阁中相会,之后风流云散,张先回忆往事时便写下了独道情语的感怀词【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张先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他感叹: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

他的眼前浮现着小尼儿的马儿嘶鸣,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呼唤: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

他不断的思念,想象,想象,思念: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怀着深深的怨恨,反复思量,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

词中「沉思细恨,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语,一时盛传。

据说欧阳修特别喜欢,只恨早不相识。等到张先拜谒欧阳修时,欧阳修竟倒屣相迎,高兴得迫不及待地说:「你就是桃杏嫁东风郎中?」

直到苏轼守杭时,张先还在,苏轼准备宴席,兴作【南乡子】,最后一句,意犹未尽:「也应旁有老人星星。」其实,这个时候,张先已经八十多了,苏轼却和他有过多次倡酬。

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张先能作诗及乐府,到老不衰,在钱塘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视力、听力都还非常好,家里养着歌妓与舞女,苏轼曾经给他赠诗:「诗人老去鸳鸯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就是那首【张子夜野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这里的「诗人」说的是张籍,「公子」说的则是张祐,用的就是张先的故事,调侃的就是张先。

可惜,民间大多喜欢张先的乐府,却因此掩盖了他的诗名。

他的晚年,优游乡里,经常乘着一条小船,以垂钓为乐。

他的诗,在美学上追求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婉丽而平易舒坦,读起来,如隔窗听雨,别具风味。

好喜欢他的「愁似鳏鱼知夜水,懒同蝴蝶为春忙。」

好喜欢他的「湖山隐后居空在,烟雨词亡草自青。」

好喜欢他的「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他的诗,尤其是【题两溪无相院】,即便放到唐代诗坛,与韦苏州相比,亦不遑多让。

苏轼就曾一吐真言:张先诗笔老健,其「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完全可以追配古人。

浸淫其中,你会发现他的诗,重意境创造,落笔空灵明净。

但是,据【后山丛谈】记载:陈振孙说:「宋朝有两个张先,而且都是字子野。一个是博州人天圣三年进士,欧阳修为他作过墓志;一个是天圣三年进士,是湖州人。两个人的名、姓、字都相同,而且正好又同时,不能不知道。」

20234年4月1日于观澜湖畔抱朴书院洞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