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浅谈宋代落第者的教学与文化活动

2023-12-22文化

引言

在科举制度向普通民众开放的宋代,接受教育的人群逐渐增加,而大量落第的士人无法凭借特权走向仕途,只能沉浮乡里、下移基层, 以自身的文化优势,影响着地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如果士人无法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那么教育是另一种改变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隐性权力。

一、从教济贫

从事教育事业,是投身基层的落第士人首要职业选择,宋代社会对知识文化的尊重使得教师成为了受人尊敬的职业。落第者在教育民众的同时, 对儒家思想中诸多理念的实践,也是落第士人在基层社会获取名望的重要途径。他们凭借「教」与「行」来影响地方社会,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这二者相辅相成。

宋代的地方教育日趋完善,这给予了许多落第士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北宋时期就存在中央官学辟举落第士人担任学官 ,传道授业的案例,如知名的理学家胡瑗「累举进士不中」后在地方讲学,后受到范仲淹的赏识,皇祐年间被辟为国子监直讲。

由于宋初官学教育与科举考试内容之间存在偏差,导致了官学不振的现象 民间士人被学校授予教职的案例也并不普遍。 随着范仲淹实施庆历新政,地方州县相继建立了地方官学,而学校师资需求也就相应扩大,落第者出任州县学官的现象也就逐渐普遍。

北宋立国以后还并没有积极地鼓励地方教育,官学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但经过官员申请,对少数私学予以优待,准许开办少数的官立学校。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地方政府捉襟见肘的财力导致官学式微,而地方的教育、文化需求依然强烈,这就使得地方私学逐渐发展壮大,落第者参与教育的机会也就增多,其中包括家教、书院教育等方式。

家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士人对子女的直接教导 。许多落第者就以家教为业,北宋末期的士人吴择,其父辈为乡里贤士,生活富裕,在科举落第后就是以家教为业。

【苕溪集】记载:「教其子甚严,朝暮课试,不惮寒暑,故罕自初及壮无他师,艺业绝人,有称太学,再以荐书。」

在宋代,有许多落第者终生无法以自身实力实现阶层跨越,但自身的文化优势使得其子孙,可以凭借优良的教育完成父辈的理想。 总之,家教的盛行为宋代落第士人提供了一种人生选择,这些落第士人身体力行,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但仅凭借家教或是私塾教师传播文化,影响力是有限的。

二、书院教育

书院教育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教育方式。宋代私学是士人读书讲学,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场所, 其中常有落第士人的身影。

【范文正公文集】记载:「善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杨雄之风,实无愧于天下之士,而朝廷未赐采收,议者嗟惜,可谓遗逸矣。」

类似书院这样的公共文化机构,不仅仅起到单一的教育职能,此外,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士人与士人之间、 士人与民众之间的文化交流,提升士人在区域社会中的社会名望。这也是落第者参与文教活动,扩大文化影响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落第士人在教育乡里的同时,也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来实践儒家思想中诸多理念 。对于在地方社会中小有财力的落第者而言,教育大众有部分功利的诉求,也有传播儒家思想的责任,而帮扶邻里,是实现儒家思想中「仁爱」、「民本」精神价值的具体实践。

张纯臣在落第后以家教为业,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承担一些乡里义务。在面对社会灾难时,即便他没有跻身官僚群体, 仍以富民、乡贤的身份,安顿乡里贫民,为他自身积累了相当的名望,遂而成为了一名乡里善士。

可见,他们在乡里的作为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文化的传播上,也有对乡里人物质层面的资助。「教」与「行」的结合, 是落第士人以民间知识者的身份,为基层社会民众所做的具体贡献,而正是这两者的双重作用,提升了民间落第者的社会名望。

落第士人从教,无疑是一种普遍的人生选择,这种地方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论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上。 知识文化上的教育具有更多的工具性,即以参加科举入仕为目的,如士人对子孙的言传身教;而帮扶乡里、社会教化诣在建立法度,建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以达到化民为俗,稳定秩序的作用,如士人扶危济困。

对于落第者而言,在渴望寻求文化享受的同时,也渴望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能够走向秩序化,那么具体的社会实践便是使社会走向稳定, 建立秩序的一种途径,因此,他们在教书之外,仍需要去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来证明他们作为儒家士人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在社会影响上,他们的教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也起到了规训民众,缓和底层社会矛盾的作用。 士人推崇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能够在乡里传播,以儒家「礼」为核心的社会秩序,便得以在基层建立。另外,随着各地私学的普及,教育岗位的增多也为落第士人的治生提供了出路。

三、归隐治学

以知识文化为志业是士人的一种普遍选择,宋代不乏有落第士人归隐乡里,以学术研究、文学创作为生。虽然他们在走入仕途上受阻, 但凭借著书立说也能够被人所知晓尊崇,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种多样,这直接推动了宋代的思想、文化发展。不同的学习兴趣也使得部分落第者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宋代落第士人归隐后治学的主要内容以经与史为主,他们以「文」为己任,以著书立言为人生的理想 。北宋时期的士人李楠擅长解读【春秋】,在乡里教授学徒数百人。胡铨的侄子胡季怀在科举不第后绝意科场。隐居在庐陵永和镇,刻苦学习,著有各类文集,被后人所铭记。

落第者受科举考试内容的影响,在治学兴趣上偏向经史 正是学习与考试内容之间的互补,许多归隐的落第者并非真正厌倦科场 ,只是治学与应考互不冲突,这些落第士人名为归隐,实则继续学习并准备伺机再考。如士人史通,「贡举不第」后闭门著书,在研学期间著书颇多,著书研学并没有打消他仕进的念头,终于在元祐三年登进士第。

落第者为学的兴趣不仅仅只局限在儒家经典中,著书也并非均为严肃的学术著作。在文化环境相对宽松的宋代, 士人读书、写作的内容并未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落第者的学习兴趣也较为多元。

【霍邱县志】记载:「六经诸子,历代史牒,无不研究,往往手自编录。至于阴阳卜筮、人伦医术、天文地理,虽非所长,皆涉猎。」

北宋徽宗年间的士人韩潭,他年少聪颖,对读书学习有强烈的兴趣,他阅读的范围不仅限于儒家经典,兴趣可谓广泛。 在亲人意外亡故后,积极游学、参加科举但屡试不第。这同时,也藏书著书,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后来,他因屡试不第被特奏名授予容州文学,又调延州延县担任主簿,但他并没有前去赴任。以身为乡居士人为乐。

读书学习的兴趣与习惯对一个士人的思想认知,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参加过科考的不第士人,他们通常也以儒学的传承者自居 。而在宋代,佛道思想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士人的文化品位、思想行为有所触动。

针对落第士人的身份而言,佛道思想中主张「弃仕」、「修行」的观念,为处于愁苦时期的落第士人提供了一种摆脱思想困境的办法 ,因此,在宋代落第者中出现了阅读佛道书籍,改变信仰以至于弃儒从佛、从道的现象。

宋代儒学的发展对于佛教的诸多思想有所吸纳,从落第者阅读佛学著作,到部分落第士人真正削发为僧, 可以看出一些士人在思想上的完全转型,即便部分落第者弃儒从佛是受现实所迫。

结语

没有入仕的落第者的人生选择各有不同,但部分人无法脱离文化事业,选择以教育为职业者较为普遍,在地方的私塾、书院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通过「教」与「行」的结合来影响地方社会,获取乡里的名望。一方面推动了宋代思想、学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影响着落第者自身的人生走向,使得部分落第者皈依佛道。

参考文献:

[1]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

[2]马端临.【文献通考】.

[3]陆鼎敩、王寅清.【霍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