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单凡:以竹子为母题,突破意象的界域 - 凤凰艺术

2024-04-07文化

单凡

2024年3月23日, 单凡个展「竹动·心动」 苏州博物馆 西馆开幕,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来关于竹子的最新创作。


在各种载体和空间关系中,意象中的竹与现实中的竹相会一处,旧时的江南窗景和远涉重洋的踽踽独行在竹下交汇。这不仅是 单凡 在艺术耕耘中的面貌,更是他生活体验和思维智识的截面。


展览标题取自禅宗著名公案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策展人杜曦云 意图指涉外界和内心、感知和觉悟的复杂关系,以及生存处境和生命状态的普遍规律。在「身与竹化」的诸多作品中,是风动?是竹动?还是心动?一方面,因风而起,由竹到心,生存处境直接并深重地影响着人心;另一方面,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相同的处境中,不同的禀赋、经验、认知和信靠,会有不同的反应。


以下是 「凤凰艺术」 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01

竹子、展览与苏州博物馆

一整根竹子,悬空,根系夹着土,横亘在 苏州博物馆西馆三层特展厅 当中;三面环绕着它的是各种尺寸、颜色、材质的竹子主题绘画,以及一个巨大屏幕前的、凝固的「黑竹叶气旋」。




艺术家单凡个展「竹动·心动」现场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艺术家单凡 ,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获得硕士学位。目前,他是德国政府「艺术与学术」勋章获得者、德国汉堡艺术院院士、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校长、德国品牌大学跨文化艺术学教授与英国白金汉契尔顿大学名誉博士。


布展期间的艺术家单凡


单凡自幼在 浙江省安吉县竹林 中长大,这是他为什么会选择竹子作为自己艺术表现对象的原因之一。安吉县的乡土竹种种类繁多,以毛竹为主;这里的竹材坚韧体轻,适合编织和加工,也使安吉成为了竹子器物的重要产地之一,并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导演李安所拍摄的电影【卧虎藏龙】中就有展示中国美学文化的「竹林打斗」片段,而这片竹林就在安吉。


云雾缭绕的安吉大竹海

虽然竹子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各国有着很悠久的应用历史,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竹子宁折不屈、颜色清雅的特点被视为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宋代苏轼更是说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因此,竹子不仅大量出现在历代诗词、绘画当中,也出现在田间地头、江南人家,跨越了广泛的社会阶层。


苏州博物馆藏明代夏昶【墨竹图轴】

作为江南的重要意象,竹子也是苏州博物馆关注的重点文化符号之一。苏州博物馆本馆主庭院内竹子疏而不密、风过有声,一棵棵竹子的位置均是由贝聿铭先生亲自选定。此外,苏州博物馆以往还举办过「竹之名匠——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日本竹器展」「此君集此 高呼与可——历代文人画竹珍品特展」「梅竹双清——苏州博物馆藏梅花与竹子题材画展」等展览,以及策划「我向元人学画竹」「庭院深深描竹影」等教育活动。

竹之名匠——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日本竹器展

2012年3月24日,经时任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推荐, 单凡个展「身与竹化——单凡新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本馆现代艺术厅举行 ;12年之后个展「竹动·心动」在西馆举行,且单凡与已故的西馆建筑设计师、德国GMP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冯·格康是多年知交。苏州博物馆西馆与单凡对东西文化交融的探索形成了有趣的共振,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身与竹化——单凡新作品展


但是,单凡并不是一个「画竹子」的艺术家,因为在德国汉堡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求学时,接受的是自由艺术的熏陶;而直到2006年,他才确定「竹子」为自己一段时期的创作母题。那么,「竹子」作为是一种东亚特别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它几乎贯穿了整个文化的历史。这样看来,似乎单凡转向对于竹子的描绘,是不是又会被认为蔡国强、徐冰、谷文达、黄永砯一样打「中国牌」呢?



02

传统、表现与文化身份

此次展览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对应着单凡过去两种主要的工作方法。多幅「瞬间之作」被布置在一个暗空间内,乍一看与一般的传统绘画无异。实际上,这些作品使用毛笔、水墨和宣纸等传统媒介,按照「急起从之,振笔直遂」的理念传统,往往只用两三分钟就画了出来。单凡通过这种日记般的方式捕捉内心转瞬即逝的念想,将传统内化后融入了日常生活。


艺术家单凡的「缓慢之作」系列绘画

传统对于单凡来说是艺术的「第一口奶」。单凡的中学老师郑德涵,是章太炎在苏州国学讲学会的学生。单凡向郑郑德涵老师学习金石篆刻、书法,然后再学山水,而这位老师和黄宾虹是好朋友。此后,单凡因家庭成分的问题与大学失之交臂,但幸运的是,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系潘韵教授看到了他画,将他作为了班级的旁听生。


郑德涵【龙榆生浣溪沙词意图】

此后,单凡在老家的一家印刷厂工作为糖果包装纸设计图案,后来因为去云南昆明跑业务而偶然认识了德国一家化工厂驻亚洲的总代,最终得到了去德国汉堡大学美术史系留学的机会。而表现主义从1905年桥社时期开始几乎是没有间断的存在着,这个运动一直主要在德国发生,主要表现为绘画运动。所以,对于初到汉堡的单凡来说,学习表现主义才是重要的。


德国汉堡港码头栈桥 (Landungsbrücken)


所以,单凡并不是一个「画竹子」的艺术家,他也没想要急于打「中国牌」而获得关注。1985年,单凡通过合作画廊认识了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两个人围绕「线条」所展开了大量的交流,塔皮埃斯对单凡早期作品有很大影响,一直到2000年,单凡的作品更多的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单凡作品的销售情况很好,1992年他在法兰克福做展览,展出作品在一晚上就卖了32万马克。


安东尼·塔皮埃斯(1923-2012)


作品卖的好也不一定是好事,画廊就会要求单凡画哪一类型风格的作品,导致他经常在艺术上做一些妥协。于是,单凡开始对自己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表示不满,因为艺术是一个需要创新的工作。在2002年,单凡也创作过一些工业风景绘画作品,试图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搬到鲁尔工业区,然后开始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没有任何人文气息的工业风景绘画;他还经常在作品中描绘「∞」,而这个符号在数学上表示无限、无穷大。


单凡【 白色】 ,布上混合材料,120cm×100cm,1995年

单凡【 躺着的8】 ,布上油画,100cm×100cm,2002年

单凡【 秋风簌簌1】,布上油画,150cm×150cm,2005年


最终,单凡还是选择了竹子作为自己的文化身份。「我是德国自由艺术院的院士,里面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很少有其他族裔的却没有文化符号的艺术家。即使德国艺术家也有很强的文化符号,一个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艺术家很难国际化。我处在德国这种文化圈子中,最大的问题是身份的异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种能够捍卫文化身份异化的武器。」单凡在2022年8月10日与王晓松的访谈中这样说道。


03

移民、融入与洲际旅行

在新的文化身份形成之前,尚处于混乱阶段的单凡,在以竹子为母体的创作前后三五年的时间里,没有成熟的作品出现。后来他发现自己始终处于一个移动的状态,在洲际旅行中反复跨越文化的疆界,因此他认为自己既非东方也非西方。「我要做的是从中间地域尽可能向东西两边扩展文化界域,并把这种东西融合落实到创作中,就需要一种比较确定的、象征性的载体来规范它。」单凡在访谈中这样说道。


展览现场的「缓慢之作」系列绘画


关于竹子的出现, 杜曦云 【竹动·心动——单凡的「身与竹化」】 一文中这样写道:「单凡在中国成长、在德国生活和工作,竹对他来说,首先是日常生活的,其次是文本的、记忆的、历史的……他有一幅墨竹的画,总是放在行李箱里,外出旅行时到酒店房间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行李箱把它挂起来——它成为了单凡游走四方时可随身携带的精神家园。」


策展人杜曦云在展览现场


而单凡可以自主地选择将竹子作为母题,从而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与他之前卖画所积累的资本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他在访谈中还表示:「有了资本以后,我就兴办设计和创意方面的高等教育,在柏林、汉堡买了两家设计学院……又创立了以品牌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涵盖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完整教育。」


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合影


正如游俊豪所指出的:「现代境遇的多元、流动、弹性,使得离散族裔的主体性不可能讲究排他的主体性。移民的主体性不断离散化,不停地在经历变易和更动,一直争取和开拓能够得到接纳与肯定的空间。是痛苦地在多重边緣间挣扎,还是自由地在各种疆域间游走,取决于移民手中资本的雄厚程度和转移能力。」


始建于1866年的汉堡艺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Museum für Kunst und Gewerbe Hamburg)


实际上,单凡对于艺术的认知,在跨文化中各种熟悉和陌生的图像交替冲击和洗刷下,不断地被重构与阐释。单凡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 「缓慢之作」 系类,就是使用油彩和画布复制「瞬间制作」,通过油彩完全把水墨的效果缓慢地描绘出来。「瞬间之作」可能需要几分钟,但是「缓慢之作」则需要数百个小时才能完成。


单凡【 缓慢之作-你那里为什么总是这样冷?!】,布上油画,115×150cm

因此,「缓慢之作」的图式、颜色都不是作品的核心,时间感才是这一系列作品的内核;现在,单凡他已经将这种创作的时长精确到秒,把每幅作品所耗费的时间作为作品的标题,单凡曾表示:「我做作品时很理性,会提前认真考虑方案的形成、战略、措施,使用的媒介、技法和作品的表现力以及它要产生的社会效应。」


布展期间的艺术家单凡


单凡创作中所反映出的秩序感,实际上是德国国民性的一个特点。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纯粹的理性」中孕育出的秩序感一直延续至今,有的旅游者认为德国人「生活就像精确计算的公式,德语Allesinordenung(一切都好)的本意便是‘一切都在秩序中’」。德国人的秩序感是一种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心理机制,包含着判断、选择要在多样性要中追求平衡。此外,德国也在试图塑造整个欧洲的秩序感,政界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欧洲和平秩序」观并积极推动这一理念的实施。


04

个体、现实与世界秩序

对于单凡来说,竹子确实成为了「一种能够捍卫文化身份异化的武器」。作为德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理,安格拉·多罗特娅·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在执政初期一改前任总理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以经济为中心的外交方法,大力倡导人权、民主、自由为导向的西方主流价值观体系。而单凡认为德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因此社会矛盾增大。所以,单凡通过描绘竹子来批判德国社会的状况,他以自己本人经历来表明:文化是不存在先进、落后的,只有在保留各自文化身份的情况下互相沟通交流、选择性地吸纳,才能实现艺术的创造性转换。


展览现场,单凡的「缓慢之作」系列绘画


此次单凡个展中所展出的 【缓慢之作-65小时】 ,也是他跨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之作。这幅作品看上去基本上是一块黑色,其中有几个微小的白点。对于这件作品的创作,单凡说道:「我在纸上用水墨画好竹子以后,放到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后看到了里面的黑圈圈,我把这种黑圈圈作为抽象作品的基本形状再进行竹子的抽象化创作,画了一批不同尺寸的纯黑色的抽象竹子作品,把传统的大写意竹子一下推进到纯抽象的界域;并且展出时又再把它放大时的顺序打破,不是按原来放大的顺序而是按自己的感觉来,这是不确定和确定之间的关系。」


单凡的【 缓慢之作-70小时】,布面油画,200x200cm,2011年


展厅中的 大型装置【大风起兮】 调和了动与静、瞬间与固定、文化与现实,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对于竹子的新感受。「我委托朋友录下家乡安吉秋天竹林里的风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件装置作品用汉代刘邦在西汉动荡时期写下的一句诗句作为标题,用暗喻的方式关心当下世界百年不遇的动荡格局。风竹虽然是中国最传统的艺术表达类型,但是我在这件装置中的表达方法是当代的。」单凡在接受访谈时说到。


观众在展览现场

而在展览中, 高2米、宽5米的【连根拔起】 显得十分特别,这幅作品是用红油漆在包装所使用的透明气泡纸上完成的,十分粗犷、决绝且带有一丝血腥的感觉。


连根拔起,红油漆、透明塑料布,500x200cm,单凡,2022年

【连根拔起】创作于2022年,杜曦云在阐释这件作品时曾写道:「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秩序、1990年代初形成的新一波全球经济一体化,演化到近年,发生着愈演愈烈的剧变,直至此刻,依然是方兴未艾。天灾和人祸接踵而来,战争和饥荒如影随形,开放和封闭博弈角力……被时代潮汐裹挟其中的微弱个体们,忧心忡忡但又束手无策。」


单凡个展「竹动·心动」开幕嘉宾合影

竹子有其生长的自然秩序,而单凡则赋予其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秩序。在全球局势剧烈震荡期,单凡以「身与竹化」的理念创造了【连根拔起】,去干预、介入、参与到新自由主义塑造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秩序当中,表达了自身与外部所处于的一种复杂的时空关系。

05

结语

单凡是一位不关心艺术史的艺术家,而是一位关心社会现实的知识分子。从此次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摆脱了关于艺术史的历史性陈述这个既定模式,如同德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家与艺术理论家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所言:「……今天艺术家加入了历史学家的行列,重新来思考艺术的功能,并向其传统的审美自主性提出挑战。……因为艺术已经失去了可靠的前沿阵地来抵御其他媒介入侵。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古老对立已经被消除;相反,它被理解为解释和再现世界的多样系统之一。」


单凡同杜曦云、冯博一进行对谈


对于单凡来说,一个阶段创作总是带有特殊的意义,而艺术是对庸常经验、艺术市场主导下的单一化、潮流化的不满,单凡以一己之力,将纸上的竹子种在了世界的文化土壤之上,且「品种」多样,愈发茂盛。而在这个「栽种竹子」的过程中,他碰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艺术中陈旧的后现代感,没有前卫性可言。「当代艺术是一个被用烂了的概念,颠覆性的创作已经很少出现了。所谓的当代性似乎已经穷途末路, 我的创作就是更注重个人感受,至少可以说我的作品里面是我的东西 。」单凡说道。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竹动·心动:单凡作品展

策展人: 杜曦云

展览时间: 2024年3月23日-6月23日

地点: 苏州博物馆西馆三楼特展厅



(凤凰艺术 苏州报道 撰文/于奇赫 编辑/王翊萱 责编/索菲 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