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成语故事10:按兵不动丨赵简子调兵讨伐卫国,晋大夫史墨劝止行动

2024-01-12文化

「按兵不动」,意思是说指挥官命令军队暂时放弃行动,等待战机,也用来形容接受任务后却不立即执行。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赵简子赵鞅讨伐卫国的故事。

春秋末期,诸侯争相称霸,列国弱肉强食,位居中原的卫国,由于国力微弱,再加上晋文公以来屡遭晋国进攻,最终沦为了晋国的附庸。周景王十年(前535年)冬,卫襄公去世,同年十二月下葬,次年初姬元即位,是为卫灵公。

卫灵公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算太好,一方面源于【论语】中季康子的评价「无道」,另一方面则源于他猜忌的心理和暴躁的脾气。实际上,卫灵公虽有缺点,但却颇为贤能,对内他知人善任,重用孔圉、祝鮀、王孙贾等,消灭权宦、稳定统治,对外则试图摆脱晋国的控制。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四家叛乱,卫灵公与贵族北宫氏盟约,仅用两天便平定了叛乱。

后来,眼见北宫氏借「平乱」实力越来越大,渐渐有脱离卫灵公的趋势,于是卫灵公便与齐景公密谋,先派北宫氏结聘于齐,再让齐景公寻隙出兵侵卫,卫灵公则将责任推到北宫氏身上,趁机削弱了北宫氏的势力,最后再与齐景公盟约使其退兵。

如此,既解决了北宫氏尾大不掉的问题,又不至于让其他贵族大臣生疑,同时还借机加强了与齐国的联系,可谓一石三鸟。

春秋末期,晋国国力日渐衰退,霸主地位不存,属国纷纷脱离其控制。周敬王十七年(前503年),郑献公脱离晋国,与齐景公结盟。之后,郑献公又积极拉拢卫国入伙,于是卫灵公便也脱离晋国,转而与齐国结盟。

郑国的见风使舵大家早已习以为常,然而盟友卫国的背叛,却让晋国难以容忍,更何况卫国 地处黄河以南,若是反叛晋国,对于晋国赵氏的封地邯郸威胁极大。因此,晋国的执政者赵简子对此十分恼火,立即调集军队准备讨伐卫国,试图迫使卫灵公妥协。

大军出发之前,赵简子派出大夫史墨(也记作史默)前往卫国刺探情况,并以一月为限。然而,一个月之后,史墨却始终没有回国复命,赵简子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心中十分难安,晋国官员也是议论纷纷,甚至有传言说「史墨已经被卫国杀害,根本无法回来了」。

更有心急的官员认为,卫国不过是个微弱小国,军事力量薄弱,即使史墨没有回国复命,晋国也完全可以一举攻破,因此请求赵简子下令出兵。

赵简子虽然心中焦急不安,但思虑再三还是没有同意出兵,他认为卫灵公既然敢与晋国断绝往来,肯定是做好了充足准备,贸然进攻恐会战败,因而坚持要等史墨回来,再考虑是否出兵。

半年之后,史墨终于回到晋国。赵简子连忙召见,问道,「为何耽搁了这么长时间?」

史墨回答说,「臣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只是为了细细查访卫国而已。臣用六个月时间进行走访,发现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深受百姓拥戴,如今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魏国屈服,恐怕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此外,史墨还告诉赵简子,「卫灵公已经派大夫王孙贾向国人宣布,说晋国下令卫国凡有两个女儿的家庭,都要将其中一个送往晋国去当人质。消息传开之后,卫国到处是痛哭声和愤恨声」。卫灵公此举,显然是为了激发百姓对抗晋国的决心。

史墨接着说道,「为了使国人相信这是事实,卫灵公还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做出送往晋国的样子,她们出发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前来阻拦,不让她们去晋国当人质,并且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拼战到底,宁死不屈。」

赵简子听了史墨介绍的情况后,认为目下进攻卫国的确很不明智,于是便「按兵不动」,以等待有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