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张静教授:纷乱世事中如何保持自洽?

2024-03-01文化

今天我们一起来接着谈诗论词。

今天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跟大家聊一聊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与他人和周边的环境、社会、世界,都会必然地发生一些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我们通过诗词又会有怎样的体认呢?

比如说,既然我们活着,生存在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我们周边的人际环境、社会环境?我们会受它的影响吗?

戴复古有这样两句诗说得很好,他说

张静与叶嘉莹先生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海棠树下

我们的古人,在诗词中是如何来体现的呢?我想最典型的,大家也最熟悉的,可能莫过于苏轼的【定风波】。

【定风波】前面有一段小序,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关注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这个序言就交代了事情发展的背景,三月七号,是具体的时间,在古典诗词中,开篇就交代时间、地点,往往作者都是觉得是以史为记,就是我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古典诗词中,比如说像韦庄的【秦妇吟】,他会说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就是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明确地告诉我们确实有这样一场经历,事实就是如此,我下面记述的事情都是真实的。

比如,杜甫也写过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杜甫【北征】

其实也是告诉我们我下面记述的事情也都是真实发生的。

所以,这里苏轼首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遇到了什么事情呢?遇雨。

而遇雨,我们要注意,苏轼这里交代,它出现了一组人群,他说「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并不是苏轼一个人,他周边还有一些人一起同行的。但是「皆狼狈」,大家都会觉得狼狈。

可能我们也都经历过突然而至的雨,我们会觉得这个狼狈。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雨下得特别突然,我们没来得及准备雨具,我们会觉得头发湿了,脚上的鞋子沾满了泥巴……这些好像就是我们狼狈、紧张的缘由,我们的心内在地先紧张起来,觉得「哎呀,头发要湿了;哎呀,我的鞋要沾上泥巴了」,所以「同行皆狼狈」。

但是苏轼也是同行中的一分子,为什么他会「余独不觉」呢? 为什么独独是苏轼他没有感觉狼狈呢?同样的事情,同样经历了大雨,为什么只有苏轼有这样的一种定力和持守呢?

而且最后他写得很妙,「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也就是在这样一种突然而至的风雨之中,苏轼有了一种顿悟,所以把它写成了词,而这首词千古之后的你我仍然在传诵着,这可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小词: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因为我们谈到了「同行皆狼狈,而余独不觉」这样一个对举,所以我们带着这样一种,尤其是对于人和外在环境,尤其是变化中的环境的关系,来一起看看这首词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你要注意这里面用的词,「穿林」「打叶」,「穿」和「打」都是极具力度的,我们会感觉到一种笔力的饱满。就像杜甫说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

就是我不做这个事情则已,我要做,就要把它做到极致。这样的突然而至的风雨来临怎么办?苏轼说「莫听」,就把它都给抹杀了。说再大的风雨,再突然的袭击,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只要你内心足够坚定,你不去听它,它就不会给你带来干扰。

同样的风雨,有的人会觉得特别紧张,有的人觉得承受不住,但有的人,就觉得可以用「莫听」把这一切都给抹掉了。也就是只要我内心之中有足够的持守和定力,那么我来面对穿林打叶的时候我也会有一颗内在的强大的坚定的态度。

我们常常讲孔门,孔子有很多的学生,孔子最欣赏哪位学生呢?对,就是颜回。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中学问做得最好的那个吗?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中赚钱最多的那个吗?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中事业最成功的那个吗?

好像都不是。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论语】里面孔子曾经在一段话里两次盛赞颜回。他说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贤哉,回也!」你看开头他就说,哎呀,我这个叫颜回的学生了不起。

孔子如此地盛赞一位弟子,为的是什么呢?只不过是颜回做到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就是在极度恶劣的物质条件下,他能够生存下来,这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人不堪其忧」,就是同样在这样环境中生存,一般人都会不堪其忧,觉得很烦恼,很焦虑,吃了上顿没下顿,「人不堪其忧」。但是「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同样生活在这样困顿的环境之中,这样一种最低限度的物质条件的环境中,他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他还不改其乐,这是他超出常人的地方。

普通人会觉得,我们住的条件太简陋了,我吃的东西太简单了,我们常常会发生抱怨,以至于自己的心绪心态都会有了变化。但是颜回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别人都认为这么恶劣的物质条件很糟糕,但是颜回不但能生存下来,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依然能够找到自己不改其乐的这个乐处,这就是「贤哉,回也!」非常难能可贵的地方。

谈到人与环境,我们说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比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在哪个地域,生长在哪个家庭,这好像真的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能够选择的是我们面对这个环境时的心态,我想这是我们从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中可以体味到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 我不仅在这样强势的风雨中能够让自己莫听,不受它的干扰,尽量减少自己受它的干扰。而且他下面讲「何妨吟啸且徐行」,而且我还要有我自己继续前行的节奏,还要继续朝着我的目标前进。所以「何妨吟啸且徐行」,不仅我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行,而且我的态度是从容的,是吟啸着前行。这就表明他的一种自若、自处、自视、自洽的状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我现在能够具备的装备是什么呢?就是竹杖,就是芒鞋,就是最低限度出门的这样的一个装备,虽然简陋,但是他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只要有这样的一个蓑衣,那么我就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就是我们常常会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经常会抱怨,如果我们抱怨,就像我们诗里所讲的那样「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还想多睡会」,如果我们找理由,总能够为自己现在的迟滞、躺平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但是只要我们具备了最低限度的出门的装备,我们就应该开始自己的行程,就应该从当下做起,这是苏轼告诉我们的。虽然只是在他途中遇雨的一个小的环境,但是确实是有着一种定力和持守。

「流水高山心自知」

说到内在的定力,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还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等等这种外在环境对于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影响,我们是否能够坚定,其实就要看个人的修养。我记得曾经有一幅联语,好像是曾国藩,他成就了功业,打了胜仗之后,门生故吏很多,就一起来找他们的领头人,希望他能够有一些进一步的推动,取而代之等等。曾国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三夜,后来他丢出来两句诗

这些门生故吏一看,就都散去了,没有再接着来劝说曾国藩取而代之。

为什么呢?因为 「倚天照海花无数」 ,说一个人活着就会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倚天照海」,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确实是我们心向往之的一种美好的境界。

「倚天照海花无数」,但是「 流水高山心自知」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这种外在的「倚天照海花无数」的境界,和我们内在的、内心的这种持守来比,「流水高山心自知」,我更需要坚守的是我做人的底线、做人的原则。所以面对外在的环境,有的时候是风雨的侵袭,有的时候是名誉的诱惑,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定力和持守,能够把握得住这一切。

这首词其实很妙,因为前边的上阕都是在讲一种积极入世的、持守坚守的情怀。但是到了下阕,它的意韵一下子丰厚多了,他说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里很微妙,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我们好像突然一机灵,好像打了一个冷战似的。他说就在这料峭春风之中,突然间山头斜照好像当头棒喝,突然间从上方下来的一束光,给我们一种顿悟的启发。

那他悟到的是什么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 ,我回首自己走过的这些路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个时候我看淡的不仅仅是刚才的风雨,包括此刻的晴,这种阴晴风雨的变化,都已经不能影响到我的内心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说是既有佛教,又有道家,是儒释道这种思想的一个集合。

为什么说苏轼很了不起?不仅仅是因为他才华出众,天资卓颖,更重要的是苏轼他通过自己的一生,能够完成他自己。他怎么构建起自己的生命观、生存观?是非常重要的。你看这里他说「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无……也无……」这个并举,就像是佛教里经常说的这样一种 是非双遣 (【楞严经】中有:「今无是见,无非见,是非双遣,岂同彼不死论议哉?」表达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融通之境。)的句式,「也无……也无……」这两个完全一样,但是中间嵌出来的,它们连接的「风雨」和「晴」是一个相反的概念,也就是一种是非双遣的句式。

苏轼他的一种思想境界,和他面对自然界的风雨的态度,其实我们从中肯定也读出了。因为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他被贬黄州时期,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低谷。在面对自然界的风雨和人世间的打击时,我们能否看淡这一切,能否活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这样一种境界,就看我们个人的修养,就看我们在外在自然环境,与外在社会人际环境之间,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坚守好自己内在的心绪。

南宋 佚名赤壁图 故宫博物院藏

「青女素娥俱耐冷」

如果提到环境,这里我们还可以给大家举一首例子,就是李商隐的【霜月】。其实李商隐很多【无题】都写得很好,我们今天要看的这首【霜月】,霜女和月亮的女神,她们有什么共性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是寒冷的,月亮是孤高的,都给我们一种好像不接地气的感觉。所以 「初闻征雁已无蝉」 ,说的是时间,是深秋的时候,大雁南飞的季节。

「百尺楼台水接天」 是说她们居处的环境是非常孤高的。那么在这样一种孤高、寒冷的环境里,生存的这两个女性,一个是霜女,一个是月亮中的女神嫦娥,她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青女素娥俱耐冷」 ,这里对于霜神和嫦娥各有一个定语,一个是「青」,一个是「素」,都是表明了她们的一种淡雅的追求。

她们的品质是什么呢? 「俱耐冷」 ,能够在孤寒的环境中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寒,不仅能够生存下来,更重要的是 「月中霜里斗婵娟」 ,就在这种孤高的环境中,依然有着自己的追求,依然有着自己对于理想的一种坚守,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也就是我们不仅要适应这个环境,要承受得住环境的变化和打击,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种艰困的环境中,我们还要保有自己的目标,保有自己不断精进的这样一种动力,这才尤为可贵。

【仙女乘鸾图】

「黄河尚有澄清日」

这里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特别的作品,就是顾随先生写在沦陷区的北平的一首【鹧鸪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鹧鸪天】

顾随

不是新来怯凭栏。小红楼外万重山。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

凝泪眼,画眉弯。更翻旧谱待君看。黄河尚有澄清日,不信相逢尔许难。

大家可能会纳闷,张老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它是在沦陷区的北平写的?好像我们读来,它跟我们传统的旧体诗词也没有什么两样,里面也是说了女子,说了外在的环境等等。

其实,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特别了不起的地方,往往我们看到它写的好像都差不多,比如说小词都是在写美女和爱情,但是我们细细读来,又会发现里面有一些 符码 ,给了我们一些暗示,我们能够从里面读出一些幽微要眇的深意,这个时候我们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说这首词,因为根据它的创作时间,我们知道它是在沦陷区的北平创作的。但是它究竟写的是什么呢?当然我们说那个时候是抗战最吃紧的年头,而顾随先生也一直是非常有品节的知识分子,他一直没有到日本人掌控的学校去任教。但是,他作为一个非常有热血的知识分子,在他的旧体诗词里,是如何传达出来这种对于抗战胜利的坚定的信念呢?

1943年夏,顾随与国文系41级女生在辅仁大学女院垂花门前合影(后排右五为叶嘉莹)

「不是新来怯凭栏」 ,他说不是我现在不敢登高了,不敢远望,不敢凭栏眺望了。而是「小红楼外万重山」,现在我如果一旦登高,我看到的是什么,到处都是日本的旗帜,到处都是日本兵的胡作非为。我们看,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顾先生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感受到的这种外在环境的强大的压力,他的那种坚定如何来表现呢?

他说 「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 说我们现在面对的这种环境太恶劣了,是「透体寒」,不仅是寒冷,而且是「透体寒」,如此强大的、恶劣的环境,我们对抗它的只有什么呢?只有罗衣。罗是单薄的丝织品——也就是敌我力量太悬殊了,一边是「透体寒」的恶劣环境,一边我只有单薄的丝织品来御寒,那我怎么来抵挡它呢?!

「自添沉水烧心篆」 ,这里面每一个字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反复咀嚼。首先我们说「篆」是百转千回的,我们知道中国的篆香,他们用这个一盘一盘,盘成各种的图案。「篆」是千回百转的,「烧心」是滚烫炙热的,而「沉水」是芬芳馥郁的,「自添」就是自内而外洋溢的,不是从外在有一个动力,而是我们有自驱力,自内而外能够有这样一种芬芳的、美好的、滚烫炙热的,而且是能够千回百转的一种力量。我们如果有了它,就可以「一任罗衣透体寒」,也就是说在面对恶劣环境的时候,一个人内心强大的重要意义。

叶嘉莹保留的顾随诗词课课堂笔记

所以到下阕的时候他就讲 「凝泪眼,画眉弯」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泪眼,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我们看到的都是国民政府节节败退的消息。但是「画眉弯」,我依然有我理想品格的坚守,有我的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

所以 「更翻旧谱待君看」 ,我们说古时候画眉有眉谱,有各种形状的眉毛,所以他就说虽然现在的环境恶劣,但是 「凝泪眼,画眉弯」 ,我依然有这样的一种信念。 「黄河尚有澄清日,不信相逢尔许难。」 大家都传说黄河的水五百年一浊,五百年一清,黄河的水尚且还会变得清澈,更何况我们的祖国,我们丢失的这些领土,难道不能光复吗?!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光复领土!这就是通过一首小词,能够表达出来的一种知识分子在当时恶劣的沦陷区的生存环境中,他的一种内心的坚守。

所以【碧岩录】(【碧岩录】有「禅门第一书」之称,内容由北宋雪窦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克勤的评唱组成。)曾经这样讲,它说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须是从自己胸中流出,方能盖天盖地。

——【碧岩录】

也就是面对这种恶劣的环境,当然有的时候打击特别大,或者压力特别大,环境特别恶劣,我们往往容易躺平,甚至我们就一挫不起,我们可能伤痕累累……但是也有一些诗词确实给了我们这样一种力量,让我们相信这种信念、理想、持守的重要性。

顾随批改的叶嘉莹诗作

「独钓寒江雪」

再比如我相信大家可能还非常熟悉,有一首柳宗元的【江雪】,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篇目,大家还记得吧?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在讲什么呢?其实我们如果把它每一句的首字串联起来,就会发现它是在讲千万孤独。

而它描述孤独是怎么样写的呢?其实并不像我们只是一个数字的叠加,比如说我们写情书,今天写「我今天十分想念你」,明天写「我今天十二分想念你」,后天写「我今天一万分想念你」……但是只是一个数字的叠加,对于读者来讲,对于收到这封情书的人来讲,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毫无意义,根本不会击中他内心柔软的部分。

所以我们要看,描写孤独,这很难,怎么写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山是高的,鸟是空中飞的,这是需要一个人举头昂首来看的。 「万径人踪灭」 ,「径」是脚下的路,「踪」也是脚下的足迹,是需要一个人低头俯首来看的。

这两句连在一起,就是一个人自下而上环绕四周,无处遁逃的那种孤独感,仿佛一张大网把我们给裹挟殆尽,无处遁逃。所以,是非常强大的一张网,我们有时候想想,确实是这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你看他用了特别的字眼:绝、灭、雪,其实都是入声字。

我们说了声音对于一首诗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押入声韵的诗词,比较集中的代表,像李清照的【声声慢】,如果我们会讲粤语,用入声字的方言来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就会感受到像一个女子,说三句话一抽噎,说三句话一抽噎,那种感受。所以入声韵的作品一定要格外地引起我们的关注。而「绝」「灭」,又是特别决绝的字眼,就好像你不仅是被笼罩在内,而且好像是无处遁逃,严丝合缝,你就根本找不到一个出口,那样的一种决绝的感受。

面对这样的孤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鸟和人本来都是向往自由的,本来都是希望自由自在的,但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我们靠什么活着呢?「孤舟蓑笠翁」,你要注意,这里出现的是我们能够抵挡这种孤寒环境的装备,是孤舟。你看「孤」是单薄的,「舟」是非常微小的,它不是巨舰,不是游轮,对吧?「孤舟」「蓑笠」,又是最单薄的一个抵挡风雨的装备,而且是翁,他不是一个壮年,而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形象。

也就是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出场的主人公只有最低装备的条件,那他能够抵挡住这份严寒吗?但是你看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

【独钓寒江雪】 王延林 作

整首诗的题目叫【江雪】,「江雪」两个字到了全诗的结尾才出现来点题,但是却分外的有力量。「蓑笠」他不仅能够在这种孤寒的环境中生存,虽然他孤独,是「独钓」,但是他钓的是什么?是江雪。也就是说,其实他钓的是一份信念,是内心中的一份持守。也就是在如此孤决的境遇中,我不仅要活着,而且我想着我能够坚守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的春天的来临。这就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

朝拜之路

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南开大学的一位语言学教授,意西微萨·阿错教授。我刚刚来到南开的时候,就听说了他的事迹,我后来还去找他的夫人求证,我说真的觉得能够跟阿错老师这样优秀的老师做同事非常的荣幸。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叫【天下无贼】?意西微萨·阿错老师是藏族人,当时他的工作就跟【天下无贼】里傻根的工作差不多,就是在那个寺庙里上颜料彩描。但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一种追求,不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要生存下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希望能够不断地突破自我,有一个新的超越。所以他就报考了南开大学中文专业的专科自考,进行完专科自考之后,他又参加了本科的自考,拿到本科证书之后,他又报考了南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来到南开,他才开始接触电脑,等到他读完博士,从南开大学毕业,他已经可以把电脑游戏里主人公的名字改为阿错,大家可以想见一个人成长的足迹。

【冈仁波齐】剧照

但是大家知道吗,当他超越出自己原来的那个环境,要从藏区参加我们全国自学考试的时候,比如说,一般自学考试都是安排在周六、周日,他就需要从礼拜一出发,背着一筐干粮,步行5天走到考场。就是从周一一直走到周五,翻山越岭,然后来到考场,周六、周日参加完考试,他再背着干粮,从下一个周一走到周五,回到他的家。

后来我跟阿错老师的夫人也曾经交流过,她说现在阿错老师再回忆起自己当年自学考试的那段求学历程,他倒觉得挺有收获的,因为他计算了一下自己往返的这些路程,因为他每参加一次自学考试都需要步行这么远,来回10天的历程。他说计算了一下这个路途,正好跟自己从家里到拉萨的路程,是差不多的。所以整个也有一种虔诚朝拜,这样自我不断精进坚守的一种力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