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73:是轻风,轻风行过山林那会

2024-06-02文化

73:是轻风,轻风行过山林那会,绣球花比风盛放的快,浓郁的蓝白色花香在风边跟随,头顶的云欢快的飘;轻风离开山林那会,向日葵卖力地擦上黄粉,种子踮着脚尖沿途落了一地,敞开一片;村庄就坐落在半山弯,夜晚如潮汐连着篝火盛开,不过是简洁的静坐与仰望,澎湃的记忆在穿梭,有些落在蕾儿的笔尖上。

蕾儿写下德杰父亲回忆小时候放牛的光景,原先是生产队大集体,大人们总是忙碌着,抽不出空拉牛到山坡吃新鲜的嫩草 ,靠牛耕田如滔滔溪流环绕农田般重要,牛光吃饲草会没有力气,也太耗费饲草,需要每天去放放沾染爱的雨露,山里的孩子们就成了主力军,一放学一放假放牛便是他们义不容辞的工作,各家轮流着来,还得承担起责任。

牧童短笛放牧,那么生动的画面,蕾儿眼睛湿了,这个时刻还是这么热切地想念德杰这么温存地望着她,想起英姿勃勃的他,这个他是她生命中遇上的第一个男人,他小时候干的也尽是这些苦差事,蕾儿却觉得放牛就像是在玩耍一样,是件新鲜的的事,还迷路般饥饿的想听放牛骑牛的经过。但事实的情况是:因为牛会招来牛虻,还有一种吸血的苍蝇,以及数不清的蚊虫等,一个不小心被牛虻叮上一口,能疼的人掉眼泪,而且又痛又痒的,难受咬牙切齿个半天。

牛看上去笨笨的,其实它可贼可贼的。从牛棚到山坡要经过长长的一段庄稼地,放牛时最常遇到的挑战,无疑是让牛按照你规划的路线行走,以确保它们不会闯入庄稼地啃食庄稼。生产队是共产还好说,即便唔肯也就不了了之, 承包到户后,被发现了,挨几句骂是必不可少的,「啪啪」几牛鞭也属正常,明知结果如何,也无可奈何,牛的力气毋庸置疑,所以多数时候是拽不过牛的,就需要粗大的棍子边拽边打,鲜嫩的庄稼苗,对牛来说就是不可抗拒的诱惑会两眼放光。

如残存的火苗,能量一直还在,庄稼苗用柔情点燃它们的味蕾,注入了新的鲜美无比,它们总是要边走边啃食路边青草的,此时你需要紧紧的拽住缰绳,控制着牛头不让它靠近庄稼,同时扬起手中的棍子,作出随时会击打的模样,牛就会假装乖乖的,但依然选择啃食靠近庄稼地一侧的青草,只要你一个不注意或者缰绳稍微松了一下,它们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抢食一大口庄稼苗,然后迅速转头离开,让你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你全程都全神贯注了,牛太钟情于最丰盛的田头了,即便挨打也要吃起来。

放牛既辛苦也乐趣,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更是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与动物相处,还能够锻炼观察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如今的孩子如白昼的花苞,简直无法连接那一面深刻,一幅牧童晚归图, 骑在牛背上,不但省的走路,还可以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根棍子挥舞着,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出征也不过如此了,威风凛凛的。归来时晚霞映红了天空,吹上几声口哨或唱上几曲跑调的儿歌,那快乐可想而知了。

小时候小小的个头,牛却高而壮,想骑到牛背上,可是个技术活,办法一,找个适当高度的土坡,牛站在土坡下,人站在土坡上就可以轻松跨上了。没有土坡的地方 ,则考验牛对主人的忠诚,也能理解主人的想法,用手在牛身上轻轻抚摸,或轻轻拍拍牛脑袋,牛感到关怀和安慰,牛感到舒适和放松。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牛感到不安或受到惊吓,就拒绝让你靠近。

然后站在牛头的正前方,两手各抓住一只牛角,这时牛就会自觉的最大限度地低下头,此时将两只脚站到两只牛角结合部(此处平整),双手抓住牛脖子,喊声「起」,或者用手拍两下牛脖子,牛就会慢慢的抬起头,仰起脖子,将你推送到牛背上去。骑上后,要迅速调整姿势,将两只腿放在牛背后部左右两侧凹凼处(等同马鞍),这是天然的放腿地方,可以确保自己在牛背上坐稳。

那会山区道路崎岖不平,一会上坡一会下坡,骑牛不像骑马,没有马鞍子,到山坡处是骑不住的,不是从前面滑到牛脖子上就是会从牛屁股后面滑下去。放牛娃已掌握丰富经验,上坡,夹紧双腿,身体向前伏在牛背上,同时双手抓住牛肩膀处的鬃毛或皱褶,并拉住缰绳;下坡,也夹紧双腿,身体后仰,同时将牛尾巴抓过来拽住,这样就不会滑下去了。

需要注意的是:骑牛需要技巧和经验,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初次骑牛更需要大人监护和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此外,不同的牛有不同的脾性和习惯,因此不建议如今的小孩骑牛。蕾儿笔尖下的只是德杰父亲儿时的回忆。

故事待续,魏美荷原创,一直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