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明代益阳县修学记

2024-07-15文化

益阳县修学记

(明益阳县敎谕 当涂县人 仰高)

国朝奄有四海之初,即兴文敎。内自京师,外至府州县卫,皆建学育才,以隆治化之本。当是时,长沙属邑曰益阳,学宫弛于兵燹。邑宰田俊,因其旧址而立焉。由是,益之学者有所依归,讲明斯道,以淑厥身;由科贡出而为时用者,历有其人。

至洪武甲子,河南杨哲时知益事,亦尝修葺。迄令五十余年,敝漏弗支,而礼殿尤甚。宣德四年夏,予钦承上命,典敎是庠。莅任之后,欲举☐新之,力弗克为。

一曰,与司训吉水刘诫言于前邑宰萧山韩公景生,二佐四明李公惠、淮安吴公通,判薄西蜀祝公才、天台卢公参、南康黄公伯澄,皆曰:「学为政务之首,吾所当与者也。」于是,各捐俸赀,率先得幕史霸州董贵及耆儒谢廷芳、欧阳文达,以募于众。时刑部侍郎兄曹源、河泊所邹荣、税稞司大使蒋颜庆,儒学训科李俊、阴阳学训术曹荣、前茂名令刘德源、宝坻令田万里暨乡邑耆旅,咸欣然施赀以助。市材鸠工,予仍董之。

以宣德壬子秋,首经礼殿撤盖其上,视昔之重檐大卑于榱题,盛加斗拱,高半寻,以称翚飞之势。次新列戟门、明伦堂,后建燕堂三间,以至东西斋舍、庖库,悉葺之。

明年春,工毕。三月既望,巡按御史东鲁张公谒先圣于庙,覩遗像弗古如也,思欲以新之。遂得南昌熊氏,善于塑工;又得二邑事李公,奉承惟谨,仍出俸赀为倡,重饰圣像、四配十哲,与夫祭器,咸以一新。覩成之后,祀有清禋,讲有高明,皆轶乎旧观矣。以岁月不可无纪,佥谓予宜记以刻之石焉。

夫学校,首善之地,风化之原,贤才之所开也。考夫古之夏校、殷序、周庠、成均之设,可知矣。是时,贤才众多,莫不由此而出。我朝圣圣相承,立学养士,尤盛于古。昔令邑诸公,悉能尽力作新,以副圣朝兴学隆治之意,可谓知本者也。

虽然,兴学所以励士风也,厥功既成,则激劝之意在矣。蒙乐育者,当争有濯磨,务底于成,以为盛世实用,庶几无负国家之建学育才,与兹修缮之美意也。因书以为记。(宣德九年知县刘海)

乾隆【益阳县志】儒学图

(文载乾隆益阳县志卷二十)

白话大意如下:

从国家初统一四海开始,就积极推广文化和教育。从京城到各地的府、州、县、卫,都建立了学校来培育人才,以此作为提升治理和教化的根本。那时,属于长沙的一个县叫益阳,学校的建筑在战乱中受损严重。当地的知县田俊,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了学校,从此益阳的学者有了学习的地方,能够深入探讨学问,修养自身;通过科举考试,不断有人被选拔出来为时代所用。

到了洪武甲子年(洪武十七年,1384),河南的杨哲担任益阳知县时,也曾进行过修缮。但历经五十多年,学校的许多地方破败不堪,尤其是礼堂(大成殿)。宣德四年夏天(1429),我遵照皇上的命令,负责管理这所学校(任职益阳县教谕)。上任后,我想发起重建学校的行动,但个人力量有限。

于是,我和教谕吉水的刘诫,前知县萧山的韩景生,以及县丞李惠(四明人)、吴通(淮安人)和主簿祝才(西蜀)、卢参(天台)、黄伯澄(南康)等地方官员商议,大家都认为:「教育是政务之首要,我们应当支持。」大家纷纷捐出自己的薪金,首先动员了幕僚霸州的董贵以及老学者谢廷芳、欧阳文达,向大众募捐。当时,包括刑部侍郎(进士曹弘)的兄长曹源、河泊所的邹荣、税务官员蒋颜庆,还有儒学训科李俊、阴阳学训术曹荣、前任茂名县令刘德源(举人)、宝坻县令田万里(岁贡),以及许多乡绅,都乐意捐资相助。购买材料,组织工匠,我亲自监督工程。

宣德壬子年(1432)的秋天,我们首先翻新了礼堂(大成殿),拆除了原来的屋顶,发现以前的双层屋檐太低矮了,于是增加了斗拱,提高了半寻(古代长度单位,约八尺或七尺),使其呈现出飞檐翘角的壮观气势。接着,我们又重新修建了戟门、明伦堂,后面还建造了三间供师生休息用的燕堂,以及东西两侧的宿舍、厨房和仓库,都进行了修缮。

第二年春天,工程完工。三月十六日,巡按御史东鲁的张公来到庙里拜谒先圣孔子,看到孔子的遗像不够古朴庄重,就想要重新塑造。于是找来了南昌擅长雕塑的熊氏工匠,又得到了县丞李公的鼎力支持,他们不仅态度恭敬,还捐出自己的俸禄作为资金,用来重新装饰孔子的圣像、四配十哲的塑像(据乾隆益阳县志,东五位,乾隆三年,升有子一位;西五位,康熙五十一年,升朱子(熹)一位,共十二喆),以及所有的祭器,都焕然一新。工程完成后,祭祀活动更加庄严,讲学环境也更加高雅,都超过了以前的景象。因为岁月流逝,这些事件不可无记录,大家提议我记录此事并刻石留念。

学校是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的起点,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古时候的夏校、殷序、周庠、成均就是最好的证明。许多杰出的人才都是从这里走出的。我们朝代历代君主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比古代更加繁荣。如今,各地方官员都尽力创新,符合朝廷振兴教育、加强治理的意愿,真是深谙根本之道。

然而,兴办学校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受到良好教育的学子,应努力提升自我,以实现个人价值,为盛世贡献实际力量,这才不负国家培养人才和修缮学校的美好愿望。因此,我写下这篇记录。(宣德九年,知县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