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李叔同:有生之年应多学一点东西

2024-02-28文化

谈及弘一法师,很多人都熟悉他在有关佛法的一些经典语录。这本书【弘一大师自述】则更多侧重的是他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记叙。

我们从别人口中常听到的佛学大师弘一法师,与弘一法师口中自述的李叔同,这里的差别,在这本书中可见一斑。这本书从五部分来讲叙: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附录。华枝讲叙他的身世,出家前的经历,以及出家的过程;春满讲叙的是他在西画、国画、书法和篆刻方面的见解;天心讲叙他的一些诗集和日记;月圆更多讲叙他出家后对自身改变的督促;最后附录有他的遗嘱和一些诗词歌词和年谱。

什么人要读一读弘一法师呢?读完这本自述后,我认为,所有人都可以读。不单单是有了一定阅历的人,也不单单是正在经历生活的挫折的人,就连学生,也能从弘一法师的点点滴滴中获取向上的力量。

在【艺海畅游的乐趣】里,他说「我认为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应多学一点东西,不见得样样精通,能做到博学多闻就很好了,也不枉屈自己这一生一世。」用我们的世俗之语来讲就是「技多不压身」,而「技多不压身」讲出来更多的是人们在生存里的挣扎,而弘一法师把这种「挣扎」更多看到的是「乐趣」,这就是境界吧!

这段乐趣带给他的影响是什么呢?他讲到「那段时间是我在艺术领域里驰骋最潇洒自如的日子也是我一生中最忙碌、最充实的日子。」

反观我们当下,为什么我们会变得很无趣,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觉得很「emo」,大抵就是我们没有精神的寄托吧,而这种寄托最初的发源地,就是我们儿时的兴趣和爱好。

就像他说的「如果说人类的情欲(我理解为情感的寄托)就像一座煤矿,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欲望转变为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转变会因人而异,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早有迟。」所以,一切,都还来得及。

因为我母亲信佛,所以,我对弘一法师关于佛法的讲述更感兴趣。看完后,我有种深深地遗憾。佛说,人生是苦,人世常乐。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就连很多佛法高深的人都有误解,更何况是初学者呢?

人生是苦,并不是说人生是苦的,而是说,一切都是无常的,都会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中,人生有苦。譬如身体,健康不会永久,人总会慢慢衰老病死;譬如金钱,一直有钱也并非不可能,但也并非是常事,金钱也在不断盈亏。这就是变化之中总有不好之处,只是人生必须知道的「苦」。这种苦,很客观。

很多佛法之人,讲述这句话说,人生来就是吃苦的,这是一种多么消极的态度啊。也正是这种误解,让多少人误入歧途了呢?所以,我很遗憾。我识字,却没有帮妈妈好好去解读,以至于她轻信了别人。

在这本书里,弘一法师讲到他对绘画和书法的体悟时,能看到他的博学多才;在讲到他的遗嘱时,能看到他的淡然自若;讲到他的诗歌创作时,更是能看到他的心志情趣——这本书里,他不是大师,他是一个活生生跟我们一样有些爱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