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态度,暴露处世的底牌

2024-02-12文化

所谓态度,即与世界链接的方式。态度积极,与世界链接,则产生正向的效应。反之,则产生负向的效应。

因此,心学也好,道家也好,佛教也好,多为修心之学。修心,即修心之格局,不困于物,心外无物,那么,物万变,而心始终不为物累。此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境界。

而观世相,态度,实为处世之法。处世之法,有走弱肉强食之自然法则,有遵协作共赢的族群法则,更高的则是共存共生的普世法则。

自然法则,是最赤裸裸的生存法则,是受动物性主宰的。族群法则,是在族群之内,超越自然法则,以族群内的合作,寻求理性的生存方式。而普世法则,则是突破的了族群的局限,走向万物同生,是佛教的众生,是对万物一致的慈悲。

因此,心有不同之法,则与世界的链接,便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度。态度背后,站着的是手段。

01

持自然之法,必内冷外恶。

信奉弱肉强食的人,必视世间一切为丛林,为狩猎场,于是,才有了丛林法则。

在这样的心法之下,世间万物,皆为猎物。自己于世间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狩猎。狩猎越多,越标榜成功。

因此,持自然之法的人,自身也成为了他人的猎物。最终,这个世界,就陷入到了彼此伤害,彼此猎杀的荼毒境地。

在佛家看来,持自然心法之人,即为手拿屠刀之人,面露冷漠凶狠,是属于未被教化的群体。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重在放下,即放下仇恨之心,对万物众生生出慈悲之心,即可成佛。

于是,那些对人蛮横、冷漠、凶狠,动辄挑衅、滋事、干架之徒,实则是未被教化之徒,其心视万物众生仍为草芥,与世界的链接,始终是对立的、负面的。

自然之法,多见于资源匮乏之地。因匮乏,争夺愈甚。愈争夺,愈嗜血。因此,自然法则,是一种负和游戏,必然走向两败俱伤。

当一个人总是在态度里,掺杂进过量的情绪,那么,这个人要么是未经教化,要么就是居心叵测,以情绪激情绪,图拱火收割之实。这样的人,在处世上,要么被收割,要么企图收割他人。其底色,都仍然带有丛林法则的冷漠和挑衅。

02

从族群法则到普世价值,是修行的终极。

因为匮乏,丛林法则似乎一直以某种隐秘的力量,贯穿历史长河。因此,人们发现,大家都在呼吁某种普世价值,而桌子底下,却始终藏着丛林法则,并以可能的方式,似乎战胜了普世价值。

这就像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道德总是在企图教化人类,而利益却始终在占据人类的心灵。这其中的取舍,背后藏着的是处世的态度。

族群法则,是勘破了族群内讧的损伤,远远大于协作。因此,这是族群内部达成了某种共识,从利益的损伤,转向以利益共赢的协作,于是有了一种族群内部的教化升级。

但是,族群法则的形成,并不意味着不同族群间有了共识。当所有的族群,也即万物众生达成了某种共识,进入共存、共生、共荣,那么,世界也就有了慈悲之心,这也就是普世价值。

从修行的角度讲,族群法则,类似于是独善其身,是罗汉境界。而普世价值,则为济天下,是菩萨境界。

因此,于处世而言,族群心法之人,则是无悲无喜,无怨无嗔,是清心寡欲,因此,不论是非,但知是非。

而普世心法之人,则是知悲喜,懂怨嗔,见是非,最终以慈悲之心,渡众生之悲喜,怨嗔,是非。

对于族群心法之人而言,见丛林之酷烈,因知其愚鲁,而远离之。而普世心法之人,见丛林之酷烈,因知其愚鲁,而以杀身成仁之心,渡之。

03

所谓进化,即为从自然法则到族群法则。所谓修行,即由族群法则到普世法则。

前者是脱离掉动物最底层的本能,即一切利己,一切为我,如有损我,则大动干戈,高举屠刀,因此,众生无生。

后者则是修心,修欲,心放大,欲减小,始见众生,终见己为众生,众生为己。

因此,于世间之心,从修己到达人,从少欲到恕道,由恕道到慈悲。于是,见众生,而无分别心。见众生有悲喜怨嗔,而以无分别之心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