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重点荐读|迢迢尼山路(大散文)

2024-10-09文化

重点荐读|迢迢尼山路(大散文)

作者 崔洪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观川亭前的望远台上,可以远眺颜母山和尼山水库,雨后可以看到云蒸霞蔚,天接云涛,青山如黛,气象万千的壮观景象。观川台,见证了太多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和明月清风。所有到尼山寻踪朝圣的,都会到观川台,看是否能看到不舍昼夜的逝者如斯夫。

——题记

(—)逝者如斯夫

在邹城尼山书院,有一座古朴的方亭,依山而建,木架结构,单檐灰瓦。方亭在尼山的一个高处,东临悬崖,下隔沂水相望。当年,孔子正是在此处观看五川汇流(五川包括智源溪、夫子河、张马河、颜母河、田黄河),并感叹时光如水,昼夜不停地流逝。那情景让人想起后人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概都受了孔子观川逝水的启示而生出的人生如白驹过隙之感。这个方亭就是得名于孔子观川汇流的「观川亭」。这件事记载在【论语 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座亭子始建年代有一说建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有一说建于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也是为了纪念孔子观川而建。

站在观川亭前的望远台上,可以远眺颜母山和尼山水库,雨后可以看到云蒸霞蔚,天接云涛,青山如黛,气象万千的壮观景象。如今的观川台,虽然名声很大,但并不是一个很显眼的建筑,默默地矗立在尼山一个角落里,匆遽的光阴和风雨的剥蚀在它身上留下斑驳沧桑的划痕。它见证了太多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和明月清风,也负载了太多的传奇传说和联翩浮想。所有到尼山寻踪朝圣的,都会到观川台,看是否能看到不舍昼夜的逝者如斯夫,是否能看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笑谈之中,古今有多少往事早已转眼成空,所以,在观川台上,更多看到的是山墙外面那密织的山林和如海的松涛,下面是怪石嶙峋错落的沟沟坎坎,也看不到河和水的痕迹,远处是青岭叠翠和群山起伏。孔子当年在观川台看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那一幕在哪里呢?他的感慨又如何超越了时空的阻隔,历数千年,厚积成为一种文化符合和历史记忆的同时,成为一种「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和「朝乾夕惕」的哲学理念厚植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中。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尼山文化寻根的漫漫征途中,百思不解。

好吧,暂且把这个不解存疑。从这观川台开启尼山朝圣之旅和思想涤尘的序曲。

(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那几天,正逢一场秋雨。我们入住的政德中心依山傍水,一侧是连绵起伏的护驾山,一侧是穿城而过的唐王河。报到的第一天晚上,我就一个人在护驾山的护驾路开始了我的思索。虽然离着省城济南很近,也一直受着孔孟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我一直没有追寻过至圣和亚圣行走的足迹。倒不是没有时间,是因为自己感觉没有准备好,没有想好面对那些历史陈迹和金声玉振的时候,如何跨越历史去和那些已经渐行渐远,又无处不在的思想和故人对话—心怀敬畏地对话。如果行色匆匆,走马观花,如同旅游观景一样,就有些肤浅了。孔孟之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找到碑拓,记录着历史的生动和鲜活,每一处山丘、村落、古树和古老的建筑都会发现痕迹,屏气凝神,都会聆听到山的远处,古村落的近处,那些参天的古树和气势恢宏的庙宇之间未改的乡音和时代的旋律碰撞出的深沉激越的交响。

护驾山与唐王河相依相偎,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那里来往行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点缀期间的阳山晓日、龙潭暮雨都是很有说道和故事的地方。在蒙蒙雨雾之中,我驻足看了一下那块木制牌子上关于龙潭暮雨的介绍:相传古邹县东五里山麓有潭,传说其中有神龙居之,能兴云雨,所有老百姓在干旱的时候会来此地祈雨,早上祈雨傍晚就能灵验,故云「龙潭暮雨」。邹城不缺故事,也不是一个缺雨的地方。顺着护驾山路夜行那会,云层就开始从四面八方堆积着。开始的时候,半圆的月亮还能在薄云中间穿过来穿过去,随着云层厚积,月亮逐渐就隐入深沉的云蔼和夜色中去了。龙潭的四周黑魆魆的,路灯橘黄的灯光把潭边那些竹子和松柏投影在潭中,随着一阵风来,灯光迷离,疏影婆娑。有一段山路行人很少,有两个路灯好像要出故障,灯光一明一暗闪着不定的光。路边的草丛和树丛里有秋虫在浅吟低唱着。那种秋雨来临之前暗夜的静寂会让心中有些惶恐和无着,但很适合展开我的联想和思考。所以,湿气渐浓,吹过的风中携着或大或小,或疏或密的雨滴滴落在我的头上、脸上的那一刻,我脑海中还在想着护驾山、唐王河、尼山,真得邂逅龙潭暮雨了,我才穿行过浸润了秋雨的山路迤逦归去。

到尼山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棒子是秋天齐鲁大地的主角,在广袤的田园里欢乐地舞动着。叶子都开始由绿变黄了,那些饱满的垂实一个一个地在棒子棵上坠着,车慢了清晰可见,车快了影影绰绰。路旁的树上和草中缀满了晶莹的雨露。浅灰色的雨云还在田园深处的天空厚积着。秋天的雨不像夏天那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活泼灵性,而是缠缠绵绵,来了就不想走,你去尼山,它们也跟着去尼山。这行云流水,情思缱绻的感性和韧性正合了一边走,一边驻足,一边凝思的心性。到尼山的时候,还赶上了那么一阵雨。又没有带伞,很有些东坡当年遇雨,不仅不狼狈,反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和洒脱。东坡一生虽然一直在「入仕」与「出仕」之间经历着风雨和坎坷,但他有着和孔子一样的坚韧、执着,深悟入仕就肩负使命,兼济天下,教化苍生,出仕就诗酒年华,风轻云淡的进退取舍。他不仅是儒家思想,而且是儒释道几种哲学思想最佳的践行者,他身上有着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中国知识优秀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清流、风骨、使命和崇高。所以,到尼山寻踪,而且还是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很自然地会从孔子、孟子想起东坡,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精神传承。

(三)夫子洞,从这里出发

尼山院落里的那些石路、台阶、古建筑和古树一样都很有些年岁了。雨后的侧柏苍翠,路面湿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几位负责给我们讲解尼山政德文化的讲解员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每位对孔子、孟子,对尼山的每一个传说传奇、历史趣闻、儒家经典语录,乃至其间的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出口成章,热情洋溢,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情感。能够听得出,孔孟之学已经深深植根在她们的内心和言行之中,不仅喜欢,不仅崇尚,而且是真得奉为了至高的理念和信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聆听的同时,我一边记录着她们珠玑般的连珠妙语,一边深深地思考着。她们不同于那些来了去了的行客,她们把青春的年华和思想的根系深深植根在尼山这片文化厚重的沃土,是儒家思想,是历史文脉,是时序光阴忠实的坚守者和参与者。

到尼山去的,都会去看一下夫子洞。雨后的夫子洞依傍着山石,岩石上还有水珠向下滴着。滴水石穿,这么一个逼仄狭小的山洞,数千年要经历多少这样的滴水,依然那么坚守着,没有被风雨和岁月剥蚀,这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据传,当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曾在尼山祈祷后生下孔子。孔子出生后因相貌不佳被父亲遗弃,后被一只老虎叼入洞中抚养,还有一只老鹰为其扇风纳凉,就有了后来「龙生虎养龙打扇」的传说。中国民间向来是这样,既然成了圣人,就应当与众不同,须附会不少的天神下凡、天降龙子等的传说,才好与身份匹配。传着传着也就信以为真了。其实孔子出生的时代,文字的记载和留痕已经能够真实地记录真相和辨伪真假了,所以那些穿凿附会并不足信。不过孔子在夫子洞驻足过,停留过,甚至住过一段倒可能是真的。其实这些并不重要,文化寻根最重的目的还是要溯源,夫子洞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孔子从夫子洞出发开始了他坚韧不拔,周游列国的跋涉,最后成为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生民未有的万事师表就足够了。

尼山和孔庙到处都是苍松翠柏。特别是那些侧柏,根据年岁都标注了不同的红、黄、绿的标识牌。年轻的有500多岁,最年长的有2000多岁了。在自然的长河中,这可能是转瞬即逝,算不了什么。但放在人类的历史中,放在一个人身上,这可不是朝花夕拾,不是朝晖夕阴,今天和明天,是跨越了很多朝代和文明形态的计数。中间又经历了多少的天灾和人祸,经历了多少的战火和硝烟,有时一场天灾就零落成泥了,有时一场战火就成齑粉了,更别说那些大旱或者大涝了。所以,那些侧柏能够存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多少风烟成云烟,多少人事成往事,多少历史成古今,她们依然初心不泯,坚如磐石地坚守在尼山和孔子身边。我在仰慕孔子的同时,不得不对那些苍松翠柏肃然起敬,它们是活的化石和历史的见证。看到它们,我更加感悟到了人生的苦短和相比宏阔自然与宇宙的渺小。如此,我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了更加丰富质感的认知。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几天,在行走和听课中,很多相关联的话题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和盘桓着。有时一个话题让我如醍醐灌顶,有时一片雨后的天空让我茅塞顿开,有时一句解说让我如沐春风。「刚、毅、木、讷」近仁。」刚强、果敢、朴实、谨慎就近乎仁了。「克己复礼而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中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庄重,就缺乏威严。君子好学,就不会固执。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亲近缺乏仁德之人。发现自己的过错,就要勇于纠正。「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教诲和典故我们耳熟能详。修身是儒家治国安邦思想的逻辑起点。所以,信手拈来的那些教诲和信条是作为人的个体内修、内省、内敛、内净不可能绕过去的捷径。跋涉千山万水,内修这个山水也要跋涉。否则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无根之木。古往今来那些名垂青史的文人士大夫,苏东坡、文天祥、林则徐、曾国藩,首先在私德上是高山,是天空,是海洋,是江河湖泊,始终给人一种山高为峰的伟岸。

孔子理想的终极还是要把修身推己及人、及家、及国、及天下。但作为个体的人,毕竟有着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诉求,有时这些诉求还是自我、自私、自己的,也拿不上台面,而且也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得道成圣人,更多的是凡夫俗子。所以克己的同时要复礼。礼是什么?礼就是共同遵守的规范,说白了就是私德的公德化,就是共同的倡议和公约,就是法度和规矩。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又是最早的规矩倡导和践行者。但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又有多少人愿意遵从孔子的教诲呢?又有多少人相信礼花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呢?所以,孔子传经布道的路漫长又漫长,周游列国,虽然他坚信他的说教终将在时代的天空绽放出璀璨光芒,但他始终没有摆脱颠沛流离,四处碰壁,甚至饥肠辘辘的命运。这不是命运的诡异,是他心中理想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到来,虽然已见黎明的曙光,但好像还是云山之隔,毕竟离那个大一统的汉朝还有二三百年的时间呢!如今,修身立德,先立后破,立规矩,立法度,遵规守纪,中规中矩已然成为常态,谁能怀疑是「克己复礼」结出的硕果呢?

这让我想起了耳畔经常回响的几个词,传承赓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我在这里再解读一下。文化是最好的桥梁,历史是最好的传承,未来是对历史最好的赓续。对历史最好的传承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简单的事件、时间和数字冷冰冰的记忆。我们听过关于中国和日本孩子历史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讲解甲午海战的故事。我们的老师问孩子的是甲午海战发生在哪一年,损失了多少战舰,签订了什么割地赔款的条约。日本老师问孩子的是甲午战争中中日胜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将来是否还会发生类似战争,胜算几何。记忆和复述只是对待历史的一种很简单的思维惯性,汲取、传承和赓续才是避免历史逻辑和悲剧重演的最好方式。

这就是上面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儒家思想是活学活用的信条,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条。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信念和行为范式。当然了,这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中坚韧执着地笃行。在尼山,在三孔,几位政德教员饱含深情地把那些信条融汇到了解说中,栩栩如生,有我中无我,小我中大我,精修中精进,实在是深得孔老夫子「金声玉振」之精美和精妙。

(五)生民未有的万世师表

还是回到孔子和尼山。孔子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七岁丧母。从此开始其坚韧跋涉的漫漫征程。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著名的子贡对中,子贡问孔子「孔文字何以谓之问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智慧有趣,在「三季人之说」的趣闻中,他语重心长地跟子贡说:「绿衣人一生只经历春、夏、秋三季,所以在他们概念中根本没有冬季的概念。你跟这样的人争论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所以他对绿衣人关于季节的争论就用三季盖棺论定。看似荒谬的回答,实则是因材施教,讲道理也要区分对象,因人而已。所以,孔子在杏坛讲学,不拘出身,因人而异,从者云集,弟子三千。周游列国,虽步履维艰但心之所善,皓首未悔,尼山夫子洞出发,就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后来,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易经】,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从此,二者惺惺相惜,相互成就,【易经】从占卜之书上升为哲学;孔子从尼山的源头,从【易经】的源泉孜孜不倦汲取着营养,一骑绝尘,成为生民未有的万世师表。

孔子临终前七日的那天早晨,他背着手,拖着拐杖,悠闲地在门口散步。他口里念念有词:「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完了,他回头走进屋里,安静地坐下来。「作为一位迟暮的老人,孔子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将不得不撒手许许多多的牵挂,他似乎再也没有机会,更没有能力去关注苍生,他终于不用再游说,再奔波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想当初,孔子周游列国走到陈、蔡两国之间断粮七日。在困厄之中,他不畏艰难,仍保持乐观态度,继续讲学,弦歌不断。颜回理解孔子,他说:「老师的学说博大精深,致使天下人都不能接受您。虽然这样,您还是推广并实践它。世人不认同,是各国统治者们的耻辱。学说不被接受仍然坚定信念,这才是君子的本色」。颜回的话让孔子感动,让孔子欣慰。他从来没有怀疑自己坚守的一切总有一天会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道、王道、正道和大道。

如今,孔子在尼山和孔庙安详地端坐着,眼光向着未来和远方,宁静慈祥,欲言又止中是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大道。尼山路迢迢,那种敬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尼山寻根跋涉的路途还很遥远漫长。行文结束的时候,思想和修行刚刚开始。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风过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