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元宵节习俗知多少?

2024-02-26文化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宵节的起源传说

1

民间开灯祈福

古俗有一种说法认为元宵节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开始「试灯」,十五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

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灯戏图】(局部)

描绘南宋时期杭州元宵庙会时的场景

2

火把节

这种说法认为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达数万人。直到今天,在中国西南一些地区,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3

「三元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

节,合称「三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到了隋朝,元宵节已经成为重大节日。到了唐代,元宵节已

经盛况空前。

元宵节的习俗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才出现了灯谜。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

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五天。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

1

元宵节为何要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期待阖家团圆的美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元宵节为何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汉明帝永平年间,由于汉明帝大力推崇佛法,所以,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佛」,他要求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这其实也是元宵节点灯或者观灯的起源。随着时间流逝,这

种形式传入民间,就有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当然在很多地区还有元宵节放灯的习俗。

唐朝元宵节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各种观灯活动让都城「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有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在宋代出现了专门的灯市,灯市从正月十五持续到正月十九,灯品也琳琅满目。明朝,元宵节的花灯式样也一直在翻新。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3

元宵节猜灯谜的由来

灯谜的基础是谜语,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当时叫作「隐语」或「瘦词」;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以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到宋代兴起了猜灯谜,至今不衰。宋代名人王安石、苏轼等都是制谜语的能手。在南宋,猜灯谜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每逢元宵节,都城临安的一些好事者会把谜语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玩。饶有兴趣又可启迪智慧的灯谜,深受人们的欢迎。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元宵节为何要舞狮子

舞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说,舞狮子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传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舞狮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唐代时舞狮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舞狮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南派舞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本文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