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江流夜:汉字的「龙」从何而来?

2024-03-29文化

神龙初现——最早的「龙」?

众所周知,现存最早的汉字资料是出土的甲骨文。「龙」作为中国人日常随处可见的一个字,也已经常出现在甲骨文当中。甚至还有被「追击」的记录,比如下面这一片:

【甲骨文合集】6593

释文如下:「癸丑卜,贞:灷(zhuàn)往追龙,从条西,及。」翻译一下就是:在癸丑这一天贞卜,说:灷前去追击「龙」,从条这个地方出发往西去,最终能够追上吧。

甲骨文的「龙」

其中的这个字,极其形象,很明显是一种动物,虬屈盘旋,张着血盆大口,头上还有高高的冠类物体,这就是甲骨文的「龙」字。

「灷」是商代武丁时期的一员大将,在诸多战争卜辞中都出现过,可以说为商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这条卜辞难道记录的是「灷」曾经在野外追击过活生生的龙吗?这是否能作为古人曾经真实见到过龙的证明?

很遗憾,虽然这个字确确实实是「龙」字,但是甲骨文中暂还没有记录过「龙」这种动物,而主要记录一个部族:「龙方」。学术界认为与文献中的「共」「龚」等地关系密切。这片甲骨实际记录的是商王与龙方发生的一次战争,殷商大将灷正在追击龙方的军队。

商王与龙方时战时和,比如下面这一片:

【甲骨文合集】9076

「贞:龙来以」。「以」就是致送的意思。这是在询问龙方进贡的情况。大概灷对龙方的征讨非常成功,龙方很快就臣服在商王的麾下。

这个「龙」方的家族除了在甲骨当中留下了踪迹,还留下了一方殷商时期的重器:子龙鼎。

圆鼎之最: 子龙鼎

说起商代青铜鼎,很多人第一时间便会想到所谓的「㚸戊鼎」(旧称「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裘锡圭先生早已纠正)。其实,还有一件可与「㚸戊方鼎」齐名的商代晚期圆鼎:「子龙鼎」。业内也将两者形象地合称为「方圆重宝」。

子龙鼎及其纹饰

子龙鼎最著名的是其铭文中「龙」字非常象形。尽管甲骨文在年代上比很多金文要早,但是甲骨文仅仅是占卜行业内部使用的一种「简体字」。当时正式场合,比如铸造青铜器,则需要使用更加保守更加形象的「正体字」。因此我们得以清楚地看到更早、更象形的「龙」字怎么写:一条盘曲的巨蛇状动物,头顶有一个高高的冠。

铭文:「子龙」

当然,这个「子龙」虽然和常山赵子龙刚好同名,但是内涵完全不同。在商代,「子某」或为私名,或为氏名。私名「子某」一般是青年贵族,也就是商王王子或商王小宗的族长之子;氏名「子某」则是与以「某」为氏的贵族。

子龙鼎通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是典型的高级贵族用器。古文字、青铜器专家朱凤瀚先生曾结合殷墟卜辞中出现过的商王配偶「龚后」,推测龚地贵族与商王有联姻关系。「子龙」很有可能就是「子龚」,是「龙(龚)方」当地的一个高级贵族,与商王联姻后获赐了殷商王族的子姓。换句话说,「子龙鼎」是某位商王的「小舅子」铸造的重器。

龙从天上来: 「龙」字与天象的巧合

甲骨文当中的动物很多,但几乎全是真实存在的生物。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字书【说文解字】中解释龙字说:「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熟悉天文学的人很容易联想到「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是典型地描述东方苍龙七宿的运行轨迹。

民间所谓的「二月二,龙抬头」,本来是指到了二月初,东方苍龙七宿中起首的角宿(室女座α和室女座ζ)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能够在夜晚被观测到。到春分时节,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全部出现在星空之中。所谓「春分而登天」。随着天象的运转,夏至时苍龙七宿会出现在正天之中,到秋分时节,苍龙七宿又会逐渐消失在西方地平线下,所谓「秋分而潜渊」。

可以说,古代人对「龙」这种习性的描述,与天象中的「苍龙七宿」关系极其密切。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天文考古学家冯时就推测,「龙」最早就是作为星象存在的。他还举出了一个颇为奇特的巧合:甲骨文中常见的「龙」字,其形象正好与苍龙七宿吻合:

他进一步推测,【周易•乾卦】对于所谓龙的诸多描述:「潜龙」「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或跃在渊」,都是古人对天象「苍龙七宿」的描述。

这确实是一个颇为大胆的猜测,只不过暂时还无法找到决定性的证据。龙真正的起源,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探索。但每次仰望星空的时候,或许都可以试试在天空中,勾勒出甲骨「龙」字的形象。

龙的异体写法从何而来?

中国人喜欢龙,也喜欢写「龙」字。书法作品中往往会见到各式各样「龙」的异体写法:「龍」「㡣」「竜」。这些写法都是从何而来的呢?

首先从「龙」字的演变轨迹来看,最正统的写法就是繁体字的「龍」,非常完整地继承了甲骨文中弯曲的身体(右半部分),庞大的嘴巴(「月」形),华丽的头冠(「立」形)。

「龙」字的演变

进入秦汉,帝制建立之后,龙逐渐成为了皇帝专属的重要象征。加上龙字左半边与「帝」字还比较接近,汉印中很早就出现了将左边改造成「帝」的字形:「㡣」,来强调龙的帝王属性。

另一个颇为常见的异体是「竜」。这个字在日本还直接作为「龍」的简化字使用。一般日本人说到东方龙的时候会写「龍」,而说到西方龙或者恐龙的时候则会使用「竜」,以示区别。

然而,「竜」很有可能是一个认岔了的错字。

「竜」字最早见于宋代郭忠恕编写的传抄古文字书【汗简】之中。所谓的「传抄古文」,就是在古代出土的战国竹简上的字,当时人根据当时的知识水平,整理认字,经过后世反复的传抄。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抄写的过程当中容易抄走样。比如下面这个字: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汉字。但是根据古人的考释,这个字就是「龙」——显然字形在传抄过程中严重失真。

「竜」字在【汗简】当中的字形如下:

今天,得益于大量新的出土文献,这个字形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比如郭店简【缁衣】中有一句对应今本【诗经•小雅•小旻】的「我龟既厌」。显然这个字是楚文字的「龟」。

【汗简】中还有一个字形,古人以爲是「龗」字。

这个字我们今天同样在楚文字中大量见到,记录的是一种占卜用的灵龟——更可以确定:「竜」就是后人对楚文字的「龟」的误读:

很显然,秦汉之后的人在整理战国文字的时候,已经对当时的文字感到隔膜。尤其是因为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使用的文字差别很大。整体来看分为两大系统:东方六国的文字比较接近,而秦国的文字最为保守、独特。

秦始皇在同一文字的时候,直接废弃了东方六国的文字,所有人都学秦国文字。因此,汉人只熟悉秦国文字,不熟悉六国文字,第一次接触到东方六国的文字时,都以为是仓颉时候的古文字,闹了不少笑话。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复旦大学陈剑教授考证的「离骚」二字,很有可能就是秦汉时期的人对于楚国文字转写的错误。

秦国文字中的「蚤」写作:

而楚国文字中的「 」,可以记录忧愁的「忧」,写作

汉人正是在看到楚国文字的「忧」时,误以为是自己熟悉的秦国文字的「蚤」,所以「离忧」就变成了「离骚」。

「竜」很大可能也是当时人误认的一个「龙」字,后来将错就错,成为了「龙」字的一个重要「分身」。

至于今天我们最常见的简体「龙」字,一般认为是来自「龍」的行书、草书的右半部分:

在【宋元以来俗字谱】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用「尨」代替「龍」,「厖」代替「龐」,「䏵」代替「朧」的例子。然而,「尨」(máng)字本身的意思是杂毛狗。民间俗字使用的时候当然不必避讳讲究这么多。但在制定官方的简化字时用杂毛狗代替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显然不大合适,于是最后选定了折中的「龙」作为「龍」的简化字形。

陈寅恪曾经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中的每种「龙」都有深厚的文化传承。龙年一到,书写龙的同时,不妨再去了解了解「龙」背后的故事。

参考资料

陈剑:【据楚简文字说「离骚」】,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裘锡圭:【说「㚸」】,【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徐在国:【隶定古文疏证】,安徽大学出版社。

朱凤瀚:【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