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论语】名句,学习古代圣贤的为人处世,有大用

2024-03-05文化

大家好,我是一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今天带大家来欣赏一下【论语】中的名句。

小编也是许多年没有接触【论语】的语句了,还是上学那会才背了一些。

现如今依稀记得几句,再多就没有了。

所以,今天带大家来再欣赏下这些名句道理,同时小编自己也重新学习一下。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自【论语·子罕篇】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赏析:此句阐明了深刻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生活中凡事不能只凭主观想象,要就事说事,就人论人。

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自【论语·季氏篇】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听的时要思考听清楚了没,待人接物时,要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要想想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得的要想想是否合于义。」

赏析:孔子提出的这九个方面,无论人际交往还是修身养性,或者成功立业,都是极为实用的警句。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摘自【论语·八佾篇】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赏析:此句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或者痛苦中,更不要过度纠结于已经完成的事情,而应该放眼未来,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事情,开创美好的明天。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自【论语·微子篇】

译文: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赏析:此句蕴含哲理,劝诫人们不要沉溺于对以往过错的追悔,而要向前看,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生活。且多为后世名人所引用,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自【论语·子路篇】

译文: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赏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应该努力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同时尊重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6、君子不器。——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赏析:此句说明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道」是智慧,知识是工具,道是君子所追求的,不拘泥执著于追求知识,不拘泥执著于术语,才能使「道」通达清澈。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自【论语·雍也篇】

译文:一个人过于质朴,缺乏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过多,不够质朴,就显得轻浮。质朴和文采两方面结合得好,才称得上君子。

赏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内应该有深厚的修为品质,在外应该讲礼貌、懂学问,两方面完美结合,才具有君子之风。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译文:俊俏的脸嫣然一笑真美啊,眼波流转令人销魂,洁白的脂粉更把她扮得楚楚动人啊!

赏析:此句用绚丽的描写手法,将女性的美貌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对女性美丽的赞美。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摘自【论语·卫灵公篇】

译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赏析:此句强调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原则,君子必须增强自身内在的源动力,自我奋斗,自我完善,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充分表明了孔子不断自我创新的精神诉求。

10、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赏析:此句说明有智慧且德行高尚的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宣扬自己的名声,而是担心自己知识是否渊博,学识是否充足,启示人们潜心修习。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赏析:此句是儒家修身齐家的教诲之一,教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自【论语·述而篇】

译文: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赏析:此句是儒家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应当拥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胸怀广阔,心地坦荡。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赏析:此句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总结,此句可以视为描绘人生成长、成熟六个阶段的标志。

14、未知生,焉知死?——摘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

赏析:此句强调了人们对生死之谜的不可知性,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强调了人们对生死之谜的不可知性,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疑问。

1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摘自【论语·季氏篇】

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赏析:孔子根据道德修养和节操作风,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端正自己的交友目的,分清善恶,亲近益友,远离损友。

1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自【论语·泰伯篇】

译文:鸟要死时,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要死时,说出的话都是善意的。

赏析:此句见解精辟,当生命之光熄灭时,一切「利害」都失去了约束力,人就会抛弃顾忌、流露真情,表现出超越利害、名利的人性的光辉。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君子在言语上可以表现得木讷、迟钝,但是在行动上一定要敏捷、勤快。

赏析:此句说明君子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而并非口头表达,启示人们在做事情时要脚踏实地、实践出真知。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自【论语·雍也篇】

译文:智者的性格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活泼灵动,反应敏捷,思想跃进,性情好动。有仁德的人像山一样稳健安静,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性情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智慧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健康长寿。

赏析:此句从审美情趣的角度,以山和水为喻,谈论智者与仁者的区别和统一,反映出儒家对伦理道德的崇高追求,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合一、美善统一的见解。

1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摘自【论语·子路篇】

译文:名义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赏析:此句强调了正确的名声和言辞对于行为和结果的重要影响,鼓励人们为人处世保持诚实、合理的态度。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自【论语·子路篇】

译文: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赏析:此句强调统治者在道德上的教化示范作用,作为统治者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达到「上行下效」,使社会风气和谐、国家稳定繁荣。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赏析:此句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二者都必不可少的道理,只有做到学思并重,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22、德不孤,必有邻。——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他为伴。

赏析:此句展示了孔子对道德观念的信念感,他认为真正有道德的人具有「所过者化」的道德感化力和人格魅力,所以一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

2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摘自【论语·述而篇】

译文: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赏析:此句传达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人们要积极学习,不断追求、探索,只有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才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

2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自【论语·卫灵公篇】

译文:应该与之言谈的人却不与他谈,是错过了对象;不应该与之言谈的人却与他谈,是说错了话。明智的人既不错过对象也不说错话。

赏析:应该谈而不谈、不应该谈而谈,都是缺乏见识的表现。

2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只顾眼前的安逸生活;君子思刑法而治国,小人贪小利而为家。

赏析:此句展现了君子和小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强调了君子注重道德和公正,而小人则关注私利和自身利益。

2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自【论语·子罕篇】

译文: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赏析:此句寥寥数字,语言简约精粹,蕴藉深厚,圣人临川而发感慨,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不分白天黑夜运行不息,犹如江湖河流之水,一去不返,所以人们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去拼搏奋斗。

2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一个品德行为高尚的人,是以正道来广泛结交朋友,但不会互相勾结;而品德卑鄙的人则互相勾结,但却不会顾忌道义。

赏析:此句充分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和人格要求,孔子认为只有那些胸怀广阔、有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宽以待人,与大家和谐相处,所以配称为君子。

2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必须要出门远游,就必须安排好照顾好父母的方法,以尽孝道。

赏析:此句传达了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的特点。

2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在心上。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日益衰老而恐惧。

赏析:此句传递了子女们应该尊重和关爱长辈的理念,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更好地陪伴和照顾家人,使家庭和睦。

30、朝闻道,夕死可矣。——摘自【论语·里仁篇】

译文:早上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不觉得遗憾了。

赏析:此句阐明了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不惜用生命去换取真理,这是一种伟大的探索精神,更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后常用来表示人应当坚持不懈地学习,或用于反映求知的迫切心情。

了解伦理道德这些道理,也许短时间根本看不出来有大用。

但是,良药还需看时效,何况是这些道理。

遇事别钻牛角尖,也许古之圣贤就已经为之总结出理论。

有些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千万不要以为千百年前的伦理道德就赶上现今的时髦了。

下期咱们再继续。

感谢大家的阅读。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读书多的人可以多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