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介立-士之节操,独立于世

2024-03-24文化

自古,同富贵者易,同贫贱者难。无论夫妻还是兄弟。古之士,能与主公相伴贫贱,却去之富贵者,首当属介子推也。

重耳出亡,周流天下,共有五位贤臣辅佐。当时人们更看重气节、忠孝礼仪,并非有人提出的「政治赌博」。等十九年后晋文公回到晋国,掌握政权后,那四位贤臣受到极大封赏,只有介子推对此嗤之以鼻:「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承辅。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为躲避赏赐,他毅然带老母逃离家园,进到一座大山里以满足自己纯粹的士的气节。读过不同版本对他的表述,有说晋文公 到介山寻介子推不见,命人火烧介山想逼出娘俩,不想竟双双被烧死,才有了寒食节的传说。也有说介子推成了樵夫,文公派人寻而不见,恰遇介子推背柴路过,便询问介子所在,答:他不想让人找到,我又怎能知晓……总之,深守士之高洁志气、曾为晋文公割股献肉的介子推,就这样消失于人们视线外,终老介山,也在历史上刻铸下一笔可歌可泣的篇章。

古人对气节的尊重,现代人很难再有理解。想当初朱自清先生宁可饿死,不食美国救济粮;老舍先生为保文人气节投河自尽。他们是中国有志文人的脊梁,也是古时士的延续:「东方有个士叫爰旌目,一天要去某地,因未带食物半路竟被饿晕。正好狐父有个盗贼叫丘的路过,发现了爰旌目,用水泡饭灌下几口便醒过来。爰旌目颤巍巍询问恩人名姓,答狐父人丘。爰旌目听说过这个盗贼的名号,很是气愤:‘我怎能吃盗贼的食粮!’用手指卡喉咙将吃进去的泡饭吐出,直到气结而死。」不饮盗泉之水,不吃嗟来之食应该同此典故吧。

总之,士属于古代一类特殊群体,有很多节气和品质,他们把气节和人品看得比生命还重,所以才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成语。他们宁可不侍奉国君,也要忠于赏识自己的主人:荆轲、豫让、专诸等死士即是他们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