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数学天才姜萍的成功证明要把「学海无涯苦作舟」改成「乐作舟」

2024-06-19文化

有一次,有个记者问杨振宁教授:「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教授说,坏就坏在一副对联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一次杨振宁回母校,看到校门口挂着这幅横幅,坚持把它拿下来,并重新题了一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将「苦」改成了「乐」。

杨振宁先生为什么把「学海无涯苦作舟」改成「乐作舟」呢?这是因为他在读书和研究时已经达到了刘玮需要24层次理论中的第14层——可利他童我游戏需要。

可利他童我游戏需要是指人的生存、安全、健康、身体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等需要都有了一定的满足,且已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需要就会开始显现。这种人追求生活有趣,活动的动机不是功利性的,而是游戏性的。

其行为同时能对地球、或人类、或国家、或社会、或他人产生实际的利益,但是他更看重的是活动过程中可以给他自己带来快乐。其之所以会去「利他」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快乐,而不是超我的良心在起主要作用(超我的良心可能也起了一点点作用)。比如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以超越的、打麻将的、游戏的心态追求可利他的目标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富豪企业家,以及从小一直没有失去童心和好奇心的富二代,他们不仅能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获得心流体验,并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游戏」目标,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快乐。而且他们的童我游戏、他们的成功还可以为他人带来有用的发明、作品、商品、服务。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工作对他们来说就像游戏那样好玩、那样吸引人,奋斗的当下、奋斗的过程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欢乐。

他们活在当下,工作(劳动)已逐渐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第一需要和最大快乐之一。马斯洛曾说过:「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人并获得报酬。」寻找如此「理想」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更幸福的工作。可利他童我游戏者就是找到了自己理想工作的幸运儿。

一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里写下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陈省身先生也曾经说过,当我做数学时,我是在享受它。还有最近很火的涟水中专数学天才姜萍的成功也证明,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她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数学时乐在其中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从小我们就是被「苦学」激励大的,好像只有苦兮兮的才能求得真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无一不告诉我们,学习是苦的,努力是苦的。我们总是在吃苦,而好日子,永远在后面。

但是杨振宁先生却告诉我们学习、读书、研究不一定是苦的,而是可以很快乐的。纵观历史大部分科学上的名家都是乐在其中才做出巨大成就的。「苦」是外人看到的表面,「乐」是沉溺在其中的人。做科研、搞创新的事业一定要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才更有可能做出巨大的成就。因为人的大脑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才能发挥出它的全部潜能。认为吃苦才能出成就的人最多只能做一些小成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