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中国令人尴尬的四大姓氏,取啥名都不好听,后人气得想改姓

2024-02-10文化

文|鲸探所

编辑|鲸探所

中国的姓氏源远流长,更是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传承。

姓氏作为家族的标识,代代相传。

然而在几万个姓氏中,也不乏一些比较冷僻的姓氏,甚至提起来就非常尴尬, 就连起名字都不好起。

令人尴尬的姓氏——操姓的起源

操姓看似让人尴尬,但它的起源却历史悠久。

关于操姓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它来自殷商时期君主赐予大夫的官职,成了那些大夫的姓氏, 另一种说法是操姓源自周武王的后代姬姓,是以某种职业技能为姓氏。

还有一种说法称,南北朝的萧氏后人为了躲避战乱改姓操,并称自己是曹操后人。

不管起源如何,操姓已经延续了很久,如今的操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湖北等多个省份,人口也有一万多。

据记载,明朝还有一位姓操的官员,他在临终时坚称自己是周武王后代,并且操姓始祖曾解读过孔子的【渝兰操】一书, 这表明操姓并不令当时的社会所鄙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操」这个字逐渐变成了脏话,许多女性都在生孩子时就会选择让孩子随母姓,以避免将来的尴尬。

作为操姓人士,面临的问题确实不小,历史上也有改姓的例子, 如南京作家「操新」后来改名「曹新」。

不过,操姓的拥有者们也在努力面对这一现实,他们会给子女取名字时避开敏感词,比如「操心」这样的名字就很妥当。

有意思的是,操姓人有一个古老的婚俗,就是不允许与曹姓通婚, 因为两姓本是一家,曹操后人分成两支,一支姓曹,一支改姓操。

这种习俗沿袭至今,可见操姓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避讳的姓氏:死姓

「死」这个姓氏,源自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的四字复姓音译转化而来。

当时为了同汉族融合,鲜卑族皇帝下令将部族名称改为汉字姓氏, 于是就出现了「死」这个姓氏。

要知道,鲜卑人对汉语文化不熟悉,他们习惯直接通过词语的发音来照搬汉字,而没有考虑汉字所代表的含义。

于是,一些比较尴尬的汉字姓氏就这样产生了,「死」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了,对于生活在北方草原的鲜卑人来说,死亡与战争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采用「死」为姓氏, 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当这些鲜卑人逐渐南迁,融入中原汉族社区后,这个姓氏的不吉利含义也就凸显了出来,许多人会避讳这个姓氏,导致「死」姓人口数大幅减少。

而且这一姓氏在取名上也很难,无论取什么名字放在「死」姓之前, 都会引人联想到死亡,让人感到不详。

也有人幽默以对,用「死聪明」、「死有钱」等字眼取名,颠覆传统看法。

如今,死姓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据考证,死姓族人大多居住在宁夏、甘肃一带,信奉佛教,以农业为生,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汉族。

不过死姓族人对自己的姓氏多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死亡是生命必经的过程,没有什么可避讳的,而且族里也流传着各种解读死字的传说,比如死者重生为善人,死而后已等,这些传说为他们的姓氏增加了正面意义。

在他们的族人中,也出现过一些杰出人才,清朝大臣死荣辉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深得皇帝赏识,这也让死姓之人自豪不已, 他们希望自己的姓氏不再与死亡扯上关系,而是代表吉祥和荣耀。

可以说,「死」姓的历史是中国民族融合进程的一个缩影,它记录了北方民族南迁时的种种特征,也展现了一个少数民族如何适应中原文化的故事。

令人尴尬的姓氏:苟姓的历史渊源

苟姓在我国存在已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记载,当时姬姓分支繁多,一些小姓氏为了避免灭族, 开始冠以父称为姓,苟姓就是其中之一。

到了秦汉时期,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姓氏逐渐固定下来,苟姓也成为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主流姓氏之一。

据说苟姓起源于远古时期,始于黄帝十四子苟极氏一脉。

或许正是这不甚起眼的小字「苟」,成就了这姓氏没落的开端。

而苟姓的名人也不少,如战国名将苟变,他用兵如神,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西晋大将军苟晞,出生山阳苟氏士族,深谙兵法,担任重要军事职务。

然而,由于「苟」与「狗」谐音,苟姓也因此饱受歧视。

「狗」一词在我国文化中往往与卑下和肮脏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也对苟姓产生了偏见,使用苟字的词汇大多带有贬义,例如「苟且」「苟合」等, 这更加深了人们对这个姓氏的负面印象。

一些苟姓人为此感到痛苦和焦虑,比如苟姓儿童上学,常被同学嘲笑,情绪受创,成年人社交时,也担心别人因姓氏起疑,这种偏见给许多苟姓家庭的生活带来不便。

难以启齿的姓氏:屎姓

屎姓的起源不详,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现存一个传说称,明朝时期,江西省瑶族中有一人名叫牛嘉军,他因不明原因极度厌恶自己的姓氏,发誓今生即便要改姓屎或姓尿,也决不再姓牛。

于是,他果真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屎」。

牛嘉军的这一决定,使他的后代子孙都承继了这个怪异的姓氏。

不过这一姓氏的数量极少,据1985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 当时全国仅有湖南省的祁东县有16人和汉寿县有2人姓屎,合计仅18人。

然而屎姓却给后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这个姓氏本身就不雅观,每逢报上自己的姓氏时都会引来他人侧目或打趣。

更麻烦的是,这个姓字给子女取名字造成了巨大难题。

有网友为一位姓屎的朋友出谋划策,想为其孩子找一个好听的名字,但由于要避讳姓氏,网友所想出的名字无一不与「屎」谐音, 比如屎陆飞(谐音「绿肥」)、屎芸芸、屎兰州等,显得颇为别扭。

据说,一些年轻人宁可付出昂贵的代价改姓,也不再传承这个令人难堪的姓氏。

独特中国姓氏的由来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最初,姓氏是指母系氏族,用来区分不同的氏族集团。

当时人们生活在原始氏族部落中,崇拜某种动物作为图腾, 并用它的名称作为全体成员的统一「姓」。

比如有人崇拜熊,就自称「熊氏」,这就是姓氏的起源,同一「姓」不可以通婚,这就是姓氏最初的社会功能。

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氏」的概念,表示一个姓的不同分支,用来区分子孙关系,避免混淆,比如「熊氏」里分出多个「氏」, 比如「张氏」、「李氏」等等。

到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出现了复姓,比如「上官」、「司徒」,更多元化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联系和等级区分。

随着历史的变迁,姓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战国时期,姓氏曾一度成为识别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皇帝和贵族都拥有独特的「贵姓」,许多平民为了提高地位,想方设法沾着这些贵姓的光。

在东汉的士族门阀盛行时期,情况更加明显, 许多门阀士族因拥有某些姓氏而备受追捧。

历史演变中,一些姓氏的含义也在变化,从最初的区分氏族,到战国时代反映身份地位,后来又回到区分个人的作用,这种功能的转换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变迁。

如今,中国现有的姓氏将近6000个,一些少见或有特殊含义的姓氏令人非常感兴趣, 比如「神」「鬼」等姓氏,常让人大吃一惊。

据说神姓源自古代巫师,而鬼姓则是古代南蛮百越语中的一个词,这些姓氏常常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色彩。

还有一些姓氏会因字形或读音让人尴尬,如「黑齿」「秃发」,这些姓氏基本上已经很少见了,但是依然给少数人的生活带来一定困扰。

有些人甚至选择改姓或更名,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淡定地将其仅作为姓氏看待。

这些独特姓氏人数较少,有些已濒临消失,它们是古老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象征。

当我们提起一个古老的姓氏时,也在回溯历史长河中那些已逝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