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三国演义】中十句令人震惊和难忘的话

2024-04-29文化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令人震惊和难以忘怀的话语,现举十例,以先后为序如下:

第一:「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这句话是十常侍之首张让对大将军何进说的。东汉末年,张让、赵忠、封谞等十个太监朋比为奸,被称为「十常侍」。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把持政权,大肆敛财,大将军何进准备诛杀十常侍,但走漏了消息。一天,张让等假传太后诏书宣何进入宫,预先在长乐宫嘉德门内伏刀斧手50名把何进团团围住杀死,何进被杀前,张让用剑指着何进骂道:「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

张让剧照

这句话太让人震惊了,首先,张让承认自己不干净,也不以自己不干净为耻,他要问的是,谁是干净的?有干净的吗?你何进难道干净吗?

张让问得没错!大家都不干净,都在结党营私,这也是东汉末年王朝覆灭的一大原因。

第二句:「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这句话是董卓对自己的谋士也是女婿的李儒说的。原本在西凉的董卓进入长安以后拥兵自重,大权在握,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记」,将养女貂蝉先嫁给吕布,又借机送给吕布的义父董卓,以至吕布怀恨于董卓,李儒知道后大为惊讶,前往董卓处劝说董卓以天下为重,把貂蝉送给吕布,谁知劝说不成,反而被董卓骂道:「汝之妻,肯与吕布否?」

董卓和貂蝉剧照

董卓的话既令人震惊又令人发笑,震惊的是,天下第一猛将吕布的价值在董卓眼里还不如一个美人,发笑的是,貂蝉并不是董卓的妻子,最多算是一个小妾,而李儒的妻子是董卓的女儿,就算李儒愿意把妻子送给吕布,也要你董卓同意啊,再说了,吕布也不一定看得上李儒的妻子啊,听自己老丈人这么说,李儒明白再怎么劝都没用了,在离开董卓处时,李儒仰天长叹:「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李儒剧照

果然, 吕布和董卓因貂蝉而反目成仇,李儒和董卓后来都死于吕布之手。

第三句:「与公瑾交,如饮醇酒,不觉令人陶醉」,这句话十分值得回味。周瑜,字公瑾,年少成名,文武双全。这句话是东吴大将程普对周瑜的赞美,程普早年追随孙权父兄孙坚和孙策,资历很老,对年轻的东吴统帅周公瑾不是很尊重,周瑜却不以为意,反而对他十分敬重,周瑜的人格魅力令程普十分感动,他对周瑜的赞美充分展现了周瑜这位大都督的雅量、才华、人品和风度。一个人如果能够得到别人这样高的评价是非常难得的。

周瑜剧照

第四句:「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句话是东汉末年隐士司马徽说的,司马徽号水镜先生,精通奇门、经学。他在听说被称为「卧龙」的诸葛亮为刘备所用时,仰天长叹:「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剧照

司马徽所言完全正确,刘备对诸葛亮非常敬重,几乎言听计从,诸葛亮确实是得遇明主,但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得其时,他是一个和平年代的治国好手,但并非一代枭雄,诸葛亮出生于乱世,此时群雄并起,军阀混战,只有一代枭雄式的人物才能一统天下,和曹魏相比,蜀汉的实力也偏弱,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未能完成他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夙愿,正应司马徽所言生不逢时,确实非常可惜!

诸葛亮剧照

第五句:「将军别来无恙?」这句非常平常的话是曹操走投无路之时对关羽说的,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两家联手大败曹操,曹操在逃亡许昌时遇到关羽在华容道领兵拦截,此时曹操的队伍人困马乏,只有几百人,曹操面对关羽没有下马投降,也没有苦苦哀求放行,看着关羽的坐骑还是自己当年送给他的赤兔马,曹操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了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这么多年来,你一直还好吧?

曹操剧照

曹操这句话对关羽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关羽是一个受过曹操大恩的人,曹操这句亲切的问候让他内心彻底破防,最终把他放了。

关羽放曹操剧照

第六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是关羽对前来做媒的诸葛瑾说的一句非常狂妄的话。关羽当时镇守荆州,诸葛瑾在东吴做高官,是诸葛亮的哥哥,孙权有一个儿子和关羽女儿年龄相仿,所以派出重量级人物诸葛瑾做媒,关羽不愿意就算了,还回了这么一句无礼至极的话,按理,孙权是一方诸侯,关羽是皇叔刘备的义弟,也算般配,关羽不同意也就算了,但他把孙权的儿子说成犬子,不仅仅是无礼,而且违背了诸葛亮当时制定的外交政策:联合东吴的孙权抵抗实力强大的曹魏。孙权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前来求亲。不想求亲不成,反招羞辱,后来关羽被东吴所杀,也没啥好奇怪的了。

第七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句话是刘备临死之前对丞相诸葛亮说的话,简直是石破天惊,太让人震惊和意外了,把诸葛亮吓得手足无措,全身冷汗。按理,皇帝驾崩自有太子继位,丞相如有非分之想,那是篡位。刘备这句话实际上就是一种警告,诸葛亮听了磕头至流血,表态要鞠躬尽瘁,辅佐太子。接着,刘备又把赵云叫到床边说:「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意思是你要帮我看顾好我的儿子啊!赵云追随刘备多年,为人精细,刘备的意思,他当然是懂的,诸葛亮也是明白的。

刘备驾崩前见诸葛亮剧照

第八句:「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这是曹爽的谋士桓范哭着说的一句话。曹子丹即大将军曹真,字子丹,曹操的养子,曹爽的父亲。魏明帝曹睿驾崩后,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继位,因曹芳年幼,曹爽和司马懿按曹睿遗言共同辅政,后来曹爽听取谋士何晏等人的建议,奏请曹芳封司马懿为太傅,司马懿明升暗降,空有太傅之名而无实权,就装病不出,暗地等待机会,有一天,曹爽兄弟三人和皇帝曹芳一起到城外高平陵祭祀先祖,百官都随驾出行,曹爽的谋士桓范提醒曹爽,兄弟三人不宜同时出城,以防城内有变,但曹爽反而骂桓范:「谁敢有变,再勿乱言。

司马懿剧照

曹爽一出城,司马懿立即发动政变,入宫禀告太后说曹爽谋反了,自己已有除奸之策,太后又惊又怕,只能同意司马懿写表申奏天子说曹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诛。申奏表文令人送到半路上的曹爽那里,曹爽惊的几乎从马上跌落,问他的两个兄弟该怎么办?曹爽弟弟曹羲说:「司马懿奸诈无比,诸葛亮都不能胜他,何况我们,不如把自己绑了,回去请罪,以免一死」。话刚说完,司马懿派的使者又到了,对曹爽说,司马懿别无他意,只为削去他的兵权,并以洛水为誓,必不加害,请他回城。曹爽犹豫不决。

曹爽兄弟三人剧照

桓范对曹爽说,万万不可回去,回去就是自投死路,现在皇帝在我们手里,我们可以请天子先去许都,然后以天子名义发诏调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谁敢不应。曹爽听了默默无语,想了一夜说对桓范说:「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桓范听了,走到帐外大哭道「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想想当年的曹子丹有智有谋,怎么生下这三个和猪、牛一样笨的儿子呢?

桓范大哭剧照

结局果然不出桓范所料,曹爽兄弟三人回去以后,全部被斩,并被灭三族。

第九句:「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这是司马昭的心腹宠臣贾充对成济说的话。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权,司马师死后,权力全部被掌控在司马昭手里,皇帝曹髦和当年曹操手里的汉献帝一样几乎就是一个摆设。不同的是,曹髦是血性之人,竟然率领几百个护卫去杀司马昭,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领着成济等数千铁甲兵拦住,贾充对成济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成济听了,脑袋发热,直接上去就把曹髦杀了。

司马昭(右)剧照

杀了皇帝那还得了,成济被满门灭族,细细想想贾充的话,毫无道理,成济是朝廷的军官,是朝廷养的,怎么是司马昭养的呢?再说了,用「养」这个字,成济和一只狗又有什么两样呢?不幸的是,成济却甘愿去当有权又有势的司马昭的狗,他没有弄明白的是,同样当狗,他成济只是一只用完就被扔掉的狗,贾充也是狗,但贾充是那只命好的狗,或者说是可以为主人不断办成「好事」的狗,这种狗深得主人信赖,不是成济这种走狗可以比的。

贾充(右)成济(左)剧照

第十句:「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这是司马昭的一句名言。魏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钟会统兵十万伐蜀,司马昭一直送出城外十里,送行的人员中,有个叫邵悌的文官提醒司马昭,钟会这人不可以独掌大权。司马昭听了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钟会(右)剧照

钟会伐蜀成功,蜀主刘禅出城投降,钟会来到了他人生中的巅峰时刻。蜀地道路崎岖,历来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钟会进入成都以后果然心生异志,不出邵悌所料,钟会决心谋反,他说:「事成则得天下,不成则退西蜀,仍不失为做刘备也」,按他的想法,就是谋反不成,还可以在西蜀做个刘备,真的可以吗?司马昭就认为不一定。

司马昭剧照

司马昭认为,「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蜀军兵败将亡,必定是心惊胆颤,短时间不可能恢复士气,对于蜀国的士大夫们而言,为什么要帮让他们做了亡国奴的钟会谋反呢?再说了,就是帮钟会谋反,面对实力强大的魏军也没有胜算,蜀国易守难攻的神话已经打破了,现在虽说国破,原先蜀国的官员们还可以照样做官,帮钟会谋反,要是败了,就是反贼,是要被灭族的,何必呢?

钟会出征之时,旌旗遮日,盔甲森然,兵强马壮,威风凛凛,和司马昭一起为他送行的官员中有一个叫刘寔的参军却不住地冷笑,太尉王祥见他冷笑,握住他手问:「钟会此去会成功吗?」,刘寔回答说,钟会必定可以破蜀,只是不一定能回得来啊!

刘寔一语中的,钟会攻下蜀国后决意谋反的消息不慎在自己的军中走漏,结果被军中不愿随他谋反的胡烈等军官杀死。

钟会出身世家,父亲钟繇位列三公,做过太傅,也是和王羲之一样齐名的书法家,钟会年少成名,晓畅军事,聪慧过人,司马师说他有王佐之才。司马昭、邵悌、刘寔等可以预料的事,为什么钟会就看不明白?有的时候,可能是形势逼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钟会而言,更大的可能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钟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