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普通话是如何诞生的?粤语和陕西话争了半天,河北一小县城胜出

2024-03-05文化

方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烙印,不管离家多远,不管在哪里,只要听到了乡音就感觉特亲切。中国人口众多,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种方言,谁也说不清,在温州和江浙一带更是如此,甚至还有村头和村尾的方言都不一样的情况出现,有些地方的方言,晦涩难懂,没有人解释翻译,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言语的不通,这就给交流造成了极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普通话便孕育而生,1911年的时候,民国政府成立,便开始着手准备统一读音,幸好中国早在千年前就统一了汉字,不然更加麻烦。中国的方言虽然多,但是有几种方言的覆盖人口占据领先地位,比如粤语、陕西话、四川话。岭南地区曾流传了这样一个说法,说是当年粤语以一票之差落选国语,此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乍一看以为是真的,其实是讹传。

事实上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说法,作家王蒙就曾去各地考察过,陕西人说陕西话差一点就成为国语了,只是当年有位议员在投票的时候,正好上厕所了,导致陕西话差了一票,王蒙到了洛阳,洛阳人也说洛阳话差点就成国语了,大家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大家当然都拥护自己方言,但是确立国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各省议员在一起投个票就完事了。

至于到底挑选哪一个方言作为国语的发音基础,要从多个方面考察研究。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利于传播,当时北京话作为明清两朝的官话,各级官员大多都要知道了解一点北京话,而且经过百年时间的沉淀,北京官话在全国各地都有传播基础,并且北京还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很大的人口基数,故此将明清官话作为国语基础是一个合理且明确的选择。

作为国语光要有传播基础不行,还要方便学习,读音要求直接、清晰、明确,当时的北京官话并不符合这一点,有些字的读音也很模糊,还有儿化音,并不利于传播。1911年,中国读音统一会成立后,确立了「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国语系统,而且制定了注音字母第一式,这些举措都为后来普通话的面世打下了牢固基石。

1918年的时候民国教育部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牵合古今」为原则,结合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创造了这一套读音标准。然而这套读音标准却遭到了北平当地人的反对,北京读音和国语读音爆发了严重的矛盾,后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的张士一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读音标准和注音标准都要大改,主张以北京音为国语读音标准,不应该南北互相糅合。

1921年的时候,上海商务印书馆制作发行了由赵元任发音录制的国语留声机片,到了这时,国语系统的读音标准才正式确定下来,而【国音常用字汇】一直等到1932年才出版,读音和注音都统一了,国语系统才算真正成型,1932年之后的广播都按照【国音常用字汇】的规范来发音。1932年的这套国语系统是现代汉语第一套标准,后面的普通话系统和话语系统都源于国语系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继续完善中国通用语言规范,相关专家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研讨,最后决定以滦平县(河北滦平)的方言作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普通话的要求更高,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这是基本要求,此外还要求新标准普通话的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要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

滦平县的方言就非常符合这些标准,滦平方言没有北京方言那么多的儿化音和尾音,干净利落,而且字正腔圆,故此现今汉字的读音大多来自滦平,粤语和陕西话争了这么久,没想到最后胜出的是河北一个小县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会议上一致同意将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 。

普通话经过了几十年的研讨改善才最终确立,每个字的读音和注音都要一一表决通过,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才有了今天的普通话。

参考资料:【话说推普】、【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