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斗茶盛行的宋朝,第一篇专论的作者,让你出乎意料

2024-01-28文化

宋代盛行斗茶,逐本溯源,我们可能会想知道,最早描写斗茶的诗是哪首呢,北宋早年的梅尧臣、欧阳修、蔡襄等人都曾有斗茶的诗作,但第一篇专论斗茶的诗作,却是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number one吧。

先看一下这个题目,这是一首唱和的诗,就是章岷先送了范仲淹一首自己写的【斗茶歌】请范大人点评,范仲淹即兴和了一首。

章岷是谁呢,是范仲淹被贬为睦州知州时的副官,睦州地处现浙江建德市,距离武夷山不远。副官章岷是福建浦城人,进士出身,他的祖辈曾管理过北苑贡茶,熟知北苑斗茶的风俗。章岷将从家乡捎来的武夷茶赠送给范仲淹品尝,同时将自己创作的【斗茶歌】附上,请他评点。

范仲淹品味着上等的武夷茶,看着章岷绘声绘色地描绘北苑斗茶场景的「斗茶歌」,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茶文化中的著名诗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这首诗成了千古名作,而章岷的斗茶歌却已失传,令人颇感遗憾。

在这首茶歌里,仿佛感受到了武夷山云雾缭绕的茶田、清冽甘甜的山泉、悠悠袭来的茶叶芬芳,以及古人对斗茶文化的津津乐道。这一切,都在范仲淹的笔下栩栩如生、一一展现。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茶的生长环境、建安茶的悠久历史、采制季节及制作成茶的过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首四句描写当时建安早春时节温暖的气候及茶树的生长环境、建安茶超群的品质和种茶的悠久历史。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此四句描写早春时节,春雷刚起,茶园中茶芽开始次第萌发,初展的新芽如珠玉,使茶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茶农们一路嬉笑着,到云雾缭绕的山中采茶。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茶农们精挑细采,一个早晨只能采到很少的一点芽叶,以致连衣襟都未兜满,可见贡茶采摘之精细。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宋代制作团茶尤其讲究,茶叶经过蒸青之后,要经入榨、研磨、过黄等程序,去除茶叶草青气和茶膏,惟留馨香甘淡。然后用人型模拍压成型,饰以花纹,涂以膏油饰面,再烘焙干燥。压茶模具压制出的茶品精美绝伦,方者如玉圭,圆者如皓月。

第二部分着重写斗茶所用之器具、水、茶滋味及胜负者的表现;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点明了此次斗茶活动的目的,即选送贡茶,同时也道出斗茶活动的内涵,斗茶不仅是评比茶质的优劣,更是一个斗美的过程。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斗茶所用茶具极为讲究,「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茶炉用首山铜磨制,足见其珍贵。煮茶所用之中泠水,也称中泠泉,被唐代刘伯刍评为天下煎茶的第一泉。中泠泉由南泠、中泠、北泠三眼泉水组成,而以中泠涌水最多,三眼泉水总称为中泠泉,汇聚于扬子江中的金山寺旁,又称扬子江心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的技艺为 细碾精罗、候汤爝盏、调和茶膏 点茶击拂、起落倾旋。 斗茶过程中,茶盏中汤花显现、变幻聚散,「绿尘飞」、「雪涛起」,技法精美,精妙绝伦。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味轻醍醐,香薄兰芷」,茶汤的鲜美及茶香,带给茶人无上的美感。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这四句描写斗茶的热烈场面和斗茶胜败者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斗茶技艺精绝,妙趣横生、扣人心弦,且在众目睽睽之下,较量茶叶品质好坏、调茶技艺的高低,评价公正,因此得胜者仿佛登临仙界、得意洋洋,而落败者犹如战败投降的将领,感到羞耻。

第三部分以用典的手法,夸张的将茶的神奇功效与典籍故事相结合,衬托出茶的珍贵。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囊。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诗人认为,茶乃天赐的石上灵草,其功效不下于阶前的仙草灵芝。茶可清心神、涤荡世间凡尘,解除酒之宿醉。甚至能召回屈原的魂魄,唤醒沉睡中的刘伶。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卢仝为茶吟诵一首千古绝传唱的诗歌,陆羽为茶著述流传百世的【茶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广袤的苍穹中,怎知没有茶中的伟人呢?商山四皓不再采食灵芝,首阳先生不再采薇而食,长安城的酒价降了百万,成都府的药市失掉了光辉。这些都不如啜一口茶汁,清凉之间飘飘欲仙。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出茶的神奇疗效。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斗茶也能像女子们斗草(当时的一种女子娱乐活动)一样赢得满斗珠玑而归,可见当时人们对斗茶活动的热衷与推崇。


范仲淹的这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生动的将宋代斗茶的场景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并对茶的功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讴歌,是宋代斗茶之风普及全国的艺术写照。

范仲淹的政绩以及文学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熟知,然而,他也喜品茗试泉,是北宋「斗茶」论者的先声,却鲜为人知。以范仲淹的俭朴儒者风范,尚如此歌颂斗茶,感叹茶的魅力,实是因为斗茶风靡一世,无与伦比。以斗茶为诗题的【斗茶歌】,不仅早于同时代的梅尧臣、欧阳修、蔡襄等人有关斗茶的诗作,而且还是可列为第一篇专论斗茶的诗作。虽然范仲淹的【斗茶歌】是赞扬斗茶的先论,但却不是意在鼓励斗茶风气,而是崇尚以儒家积极入世、养廉励志思想来作茶事。由此可见其儒家俭朴、清白而有德义的精神,以及体恤农民之苦并为国谋福的睿智。

自元明以来,随着异族頻繁入侵和專制統治,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出现断裂,诸如唐代煎茶、宋代点茶这样的传统艺能早已湮没无闻,稍稍有几分恢复者,观者往往惊怪不已,以爲是「日本茶道」、或「韩国茶礼」,正所谓「数典忘祖」者也,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其实是唐宋时期「四般雅事」之一,后来东传至日韩,并得到保留,在大陆却渐次式微甚至淹没了。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了传统艺能的优雅和深奥,认识到了蕴藏其中的传统文化底蕴。仅就茶文化而言,如果要复兴中华茶道文化,就应该从唐代煎茶、宋代点茶开始,从煎茶、斗茶、分茶开始,这样才能找到中华茶道文化的源头。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一诗所吟诵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本清源,反朴归根,这样中华茶道文化才真正有了「根本」,有了生命力,才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这大概是范仲淹【斗茶歌】带给我们今人的一些啓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