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我国哪种文化第一个入选非遗

2024-03-26文化

我国哪种文化第一个入选非遗?这个问题,涉及到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它们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非遗,然后回顾我国非遗的历史和发展,最后指出哪种文化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入选非遗的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以活态形式传承下来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多个方面。非遗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开始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此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果。


那么,哪种文化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入选非遗的项目呢?答案是: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获得全票通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荣誉不仅肯定了昆曲的艺术价值,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非遗保护领域的影响力。
昆曲作为我国第一个入选非遗的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展现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和决心。同时,昆曲的成功申报也激励了更多地区和民族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昆曲之外,我国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非遗项目也相继入选了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名录。例如,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等。这些非遗项目各具特色,代表了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国际友谊的重要桥梁。


昆曲作为我国第一个入选非遗的文化项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展示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和决心,也激发了更多地区和民族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非遗项目得到认可和传承,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