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道德经】第八十章:讲述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稳定百姓生活

2024-06-18文化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ǐ)。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使国家变小,使百姓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使百姓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百姓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使百姓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逸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们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解析:本章主要讲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不要想着不断扩张成为荣耀的大国,而是坚持分封的诸侯国,在这个基础上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大家相安无事。本章分两部分来讲述:


第一部分,「小国寡民」有点闭关锁国的味道,在贸易全球化、技术交流国际化的今天看起来不合时宜,但是在战国时代没有这么多的贸易和交流,连农耕工具都不发达的时代,做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来往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交流的只是一些为了利益而来来往往争权夺利的人。结果带给百姓的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当时有了很多烧制的器皿,一方面用于吃饭、其次用于祭祀。在老子的话中,不用器皿,就是不用跑很远去祭祀,因百姓长期在一个地方生存就有了故土之情,不愿意到处迁徙。在国家稳定,老百姓可以解决生存的基础上,就是有车船,也没有乘坐的必要,因为我没必要迁徙。交通工具的发达虽然增加了人流动的方便性,但如果在他的故乡可以得到和其他地方相同的生活,那他乘坐交通工具去干什么?当然,老子没有大众旅游的概念,所以是不主张大家远行的,甚至觉得远行是生活由于所迫,是流浪。虽然当时的各种武器很多,长矛、云梯都有,但不希望用到他们,因为战争带给百姓的是伤害,会使百姓流离失所,会使百姓失去耕种的土地、会使主要劳动力在战争中伤亡,所以战争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希望没有战争,百姓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耕作,不断地了解和适应自然规律,得到好的收成,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因为当时的主要工具的进步是用于战争,带给百姓的是苦难,所以不希望这些进步的东西再给百姓带来苦难,甚至希望百姓过结绳记事的生活。当然,这个时期与结绳记事的时代基本是相同的,生活与结绳记事时代没有太大的进步,这也是老子对和平的向往。让百姓过怎么样的生活呢?老子进行了描述:使百姓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逸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们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这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应当是非常美好的,人们每天有饭吃,同时有衣服穿不至冻死,都有茅草屋住,传承者祖先留下来的风俗习惯。这是一种渴望,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是难以达到的,但将这副画面描述出来给与了人们一种想象,这幅画面不次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只是缺少了商业味道。这幅美好的生活图,就是对战国之后两千年时代的人都是一副美好的画面,这幅美好的画面无形中让百姓产生渴望,这么美好的生活谁不向往?虽然战国时代百姓过的怎么样我们不清楚,但这幅画面中的生活我们达到也是没有多长时间,就在上世纪初期人们的生活也没有这么好,何况在战乱的战国时代。家家种好自己的地,就那么简单的农耕工具,也大多是自己制造,耕牛是自己喂养,实际上也就没必要去很远的地方找到更好的生产工具,因为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相互和平,那么到其他国去干什么?可能只有游学的孔子需要远游,大多数人、尤其是老百姓根本就不需要乘坐交通工具;粮食的交换在本地就可以完成,同样没有必要做多大的交流。所以老子提出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一副美好的愿景,这样做也就不会发生战争。百姓之间虽然不往来,不做太多贸易,但和平的社会使百姓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人们的舒适度就会增加,相应幸福感就多了。老子版的清明上河图给诸侯和贵族们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努力使他们管理的国家达到这种状况,使百姓的生活稳定、幸福感增加。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各国相争、战争不断的年代,这个状况是难以达到的。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