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上巳节,独属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浪漫

2024-04-12文化

三月三, 古代时称「上巳节」,据说是纪念黄帝的节目。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日,所以在古时又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在古时,每年三月三,是每个朝代最为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家出门,去河边春浴消疾、驱邪修禊,更重要的是男女约会、春游踏青、临水宴饮等,以各种方式喜迎春天的到来。

中国人骨子里的风雅与浪漫,在上巳节这一天,尽显无疑。这也是中国闲情文化的精髓部分。

三月三,春和景明祈消灾疾

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一个节目。一岁寒尽,春和景明,那时的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就已流行,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孔子曾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里面所说的,就是孔子所向往的闲情雅趣的生活,在暮春时节与友去河边吟咏沐浴,期盼的是对于现实社会安定、平静和美好的向往。

【后汉书】也有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这里所说的春浴修禊,就是以流水洁净身体、让灾厄与疾病随水同去的一种风俗。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现在的仪式感没有古人那么隆重,但在我们心底依然留存那种心怀美好的朴素情感。

三月三,春日共赴一场爱情之约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这在杜甫的诗下,就有了浪漫的表达:「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均。」

现在,中国人习惯将七夕节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但其实三月三才是真正的古时人所过的「情人节「。自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其风兴盛,达到高峰。但到宋代以后,国为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的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虽然这种爱情仪式到今天的三月三,已经消失不见。但对于爱情向往,美好祈盼,从古至今却是亘古不变。

无论是【诗经】中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或是【白头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无论是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或是纳兰容纳」人生若只如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这种深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柔情深重,绵延千载春秋,始终不曾远离,历久弥新。

三月三,踏青赏春的最高境界

三月三,惠风和畅,曲水流觞;上巳节,群贤毕至,翰墨文章。魏晋风流,玩出境界。兰亭集序,风流天下。

信步茂林秀竹,闲赏曲水流觞, 仿似感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会之景,又恰似身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中,书中意境,飘逸思海,如幻似真,相会古贤。王右军醉笔行书,真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神韵,更有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方物不可妙言。文人雅士,兰亭集会,踏青赏春,传承至今。

这便是中国传统闲情文化之美, 这便是魏晋风流体现的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

清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曾说过:「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正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深藏的浪漫情怀,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盛和推动历史的发展,他们以琴棋书画、诗酒风流、清淡雅集、田园隐逸以及亲近自然等闲情雅趣,为我们现代人创造了充满无限意象的美好的精神家园。

这正是:「三月送春万物醒,万里江山景清明。踏青赏春平常事,曲水流觞有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