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体制内过了35岁,要学会养心,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

2024-07-28情感

35岁俨然已经成为体制内的分水岭,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确实很让人揪心,尤其是35岁到45岁,这是一个非常难受的年纪。没有了儿童时期成为英雄的幻想,没有了年轻时期懵懂和冲动。到了这个年纪,越发看清楚了自己的人生。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但是大部分人在三十多岁就已经死去了。在这个年纪,一些人如果没了目标,仿佛行尸走肉般的在世界上漂。

这个年纪已经习惯了入职几年小白积极干活、参加各种比赛争相刷存在感;习惯了当初前辈为了一个处长的位置争得你死我活;习惯了个别人一直进步和大部分人一直原地不动;习惯了「铁打兵、流水的官」。

这个年纪,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感悟,在对事业、对生活的选择上,呈现出分水岭的态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没有例外。

这个年纪,不小心窥视到人心的贪婪与丑恶、争权夺利。但大部分人更多的是无奈的默默无闻的不厌其烦的干着同样的工作。

这个年纪人活得更丧、更现实、更通透。没用的事统统不做,空有的热情消散殆尽。大部分人像幽灵一般活着。

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35岁中年之丧呢?

我们生活在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能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因此要从自己内心入手,慎思、慎取,笃行,让自己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知行合一,切勿因噎废食。

王阳明说: 人生所有问题,都源于你的内心。 人心就是天理,世界没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

一、欲修身,先养心。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意思是,主宰人的最终是内心。

咱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神话传说【封神榜】中,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也就是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因此被妲己要求剖出来供纣王观赏。比干因姜子牙的法术保护,服食神符后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剖出心脏后仍然不死;但剖心后若在路上遇见人卖无心菜,比干问他「人若是无心如何?」,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还活」,则比干可保不死;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就会立即毙命。结果比干剖心后遇见卖菜妇人,询问后,妇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登时血流如注,大叫一声一命呜呼。

相传比干死后,天降大风,飞沙走石,卷土将比干尸骨埋于此处,故称其墓穴为天葬墓。又说天葬墓四周生出许多没心菜和空心柏树,比干宁愿剖心为了国家为人民,感动万物精灵为比干献心;牧野地区人民为了怀念爱国英雄, 并用比干心起名心乡即新乡。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事实上,我们好多事情源于内心,身体上的疾病常常发自于「心病」。比如,思虑伤脾,惊恐伤肾......除了这个负面情绪,喜悦也会损害身心。比如「范进中举」的故事:多年考取功名不得,本以为要过一辈子苦日子的范进终于得到了朝廷的功名,一时间心中所有的怨、愁、喜等全部翻涌出来,喜极而泣,乃至发疯。

总的来说,无论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只要过度了,都会对身体不好。所以孔老先生一直强调,做人要中庸,喜怒哀乐保持平衡,才能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买多少保养品,都不如保持一颗平和安乐的心。

所以说,已过35岁的体制内的人,要多修炼自己的内心,坦然面对人生的云起云落。越是过度的思考、攀比、争抢,就越容易焦虑越迷茫,陷入人生困境。 生活各自不易,个人所求不同, 各自立场不一。 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

二、克己才是真功夫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需要克己呢?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但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因为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道家的戒律,只要观念上不要跑偏成压抑欲望,而是明白这是为了修炼散乱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质,便正是心灵修养的功夫。

可以看看刘邦就知道了:

刘邦虽然最终成为了一位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名垂千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克己。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部队攻破咸阳,入咸阳后,立刻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公子婴;二是如何对待秦朝府库里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和后宫三千美女佳丽;三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去留问题。

当时,确实有部将向刘邦建议杀掉公子婴,以绝后患。不过,在这一点上,刘邦头脑异常清醒,立场异常坚定。他对提这一建议的部将们说,怀王之所以能够委我以西征暴秦的重任,关键是看中了我宽容的品性,不会随意杀戮,不会得了城池留下骂名,何况如今秦王已降,任性而为地杀他,恐会招致不祥。

楚军入咸阳后,很多将领乘刘邦入宫殿之机,跑去打开秦朝府库,大秤分金银。而刘邦去了哪呢?刘邦也是凡人,而且有点爱色,所以他去了香气袭人美女如云的后宫。欣赏着一排排、一群群美女,打算一入醉乡不复还。可是,这时谋臣张良见此情形进谏,说秦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这奢糜的享受,公若贪图享乐,恐会自取其咎,成为昨日之秦。

刘邦听取了他的意见,严格约束自己和手下,并召集诸县父老和豪杰集会,慨然陈词道:「父老们苦于秦的严刑峻法已经够久了,诽谤者灭族,偶语也弃市,简直暗无天日。诸侯相约,谁先入秦关谁为秦王,如今我已入关,当为关中王。在此与众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及抢劫者抵罪。除此以外的秦朝严刑峻法,一律革除。我来是为父老除害,救大家于水火,所以不必惊慌。我将马上还军灞上,等待诸侯到来,共定约束。」

随后,刘邦派专人和秦朝旧吏一起巡行各县乡,广泛宣传楚军的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稳定民心。老百姓听后十分欣喜,争相以牛、羊和酒食来犒劳楚军。刘邦坚决推辞,还说仓库中粮食多的是,不想破费大家。老百姓更加欣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于是,刘邦封好府库,关闭宫门,干干净净地还军灞上,等待诸侯军的到来。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造反者进京的姿态常常可以直接决定他们在历史上的最后姿态。比如刘邦,比如项羽,还比如李自成。刘邦也并非高尚之人,他在金钱美色面前也曾动摇过,但他最后还是从谏如流地放弃了自己内心的狂躁和冲动,冷静地决定了自己进京的姿态,而且这个姿态很不一般,这也是他最后能成就大业的关键之一。项羽进京的姿态如何?李自成进京的姿态如何?一个暴狂,另一个狂暴。所以,对比项羽和李自成的进京姿态,可看到刘邦真正与众不同的一面。

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活得轻松呢?只不过那些聪明的人,都学会了在自律中成长。以诚挚之心,感受人生百态,以虔诚之态,应对世事无常。总之,学会在自律中走向美好,不惧世间凉薄,依然选择热爱生活,选择属于自己的路,任凭岁月沧桑,依旧面向阳光,走向未来的美好。一个人真正值得炫耀的是内心的善良,是教养,是包容,是见过世面的涵养,是向阳而生的热情,是做一个温暖的人,做一个宽容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干净的活着,而不是仇视这个世界。

三、泰然面对荣辱毁誉

王阳明说: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大概意思是: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即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要利用草时,又以草为善了。这些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而产生的,所以从形体上着眼看善恶是错误的。

我们的是非善恶,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动。一切功名利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状况都是经常发生的。能看到这一层,就能把那些缭乱自心的东西,看淡些。

历史中不乏泰然面对荣辱的典范,这些人物在面对生活的起伏和社会的变迁时,展现出了超凡的心态和坚韧的精神。

朱德在面对历史的是非评价时,展现出了大海般的胸怀。在「文革」中,当「井冈山会师」被篡改和「朱德的扁担」被错误归功于他人时,朱德以高尚的情操和大海的胸怀,泰然处之,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和人们对他的敬仰。

苏轼在遭遇政治迫害和个人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宠辱不惊的态度。他的【定风波】一词中表达了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和打击,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苏轼的人生态度是任何打击都不能动摇其信念,他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风雨,展现了真正的英雄本色。

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三次被打倒,但他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屈服,三上三下,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裕之路,功绩载入史册。

王阳明说:「欲简泊,先意诚。」意思就是,不要怀揣着「私心」,所谓私心,就是欲望导致的过分修饰,画地为牢。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如此。人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初心」。想太多,要求太多会让人变得不幸福,不满足。许多人追求一辈子快乐,也不找不到在哪里。其实,快乐就在你心里,只不过是被你自己藏起来了而已。

所谓「大道至简」,工作也是一样。以前的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了十年、二十年,等到了五六十年,不是专家也至少是个匠人。那个时候的人不会想太多,只是一心要把事情做好。而这才是成功之道,成功没有那么多捷径,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也是一样。至诚胜于至巧,态度诚恳,简单纯粹,你想要的都会有的。

必须承认,生活并不美好,上帝对众生也不那么公平。但是,古之圣人,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你战胜了自己,你就战胜了全世界。「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而沉重的心则会令人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晓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对于身处纷繁世界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便知道理应如此,要真正做到也并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