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有的学佛人总闷闷不乐,那是修学不得力的表现!

2023-12-09情感

最近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道理,就是人世间的事情,绝大部分都是看上去是有福气的事情,但不一定真就是有福气的事;看起来是不吉利的事,却不一定就真的是不吉利。好事不一定就是好事,坏事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这正如【老子】中言道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的旁边依倚着祸,祸的里面潜伏着福,说明祸与福是互相依存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也就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却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但是世间的普遍人,往往很难能够体悟到这个道理,一味地只是在表象上,去追求好与坏。当表象上呈现出好的时候,就满心欢喜,而不知这个好事呈现的同时,便已经在酝酿着不好的事了。当酝酿到一定程度时,表象上也就从好变到坏了,当好事消退坏事呈现的时候,又郁郁寡欢。人便在这患得患失当中,辛苦的度过这一生。

而对于修学想要解脱的人,如果你不能够懂得这个道理。那你恐怕更加难以体会到,民国时期的弘一大师,他在临终的时候,为什么会写到「悲欣交集,见观经」的话?

世间的子女若长久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离散,当有一天他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真的见面时,那一刹那就是悲欣交集的心境,是既流泪又开心。

修学的人因为想到自己还没有得到解脱,所以感到生而为人的苦,这也是正常的想法。但如果生而为人,只是一味感受苦,而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那恐怕也是修学有些偏了。

明朝袁宏道居士在【李子髯】中便说到:「古之达人,高人一层,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虚度光景。 每见无寄之人,终日忙忙,如有所失,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 更说甚么铁床铜柱刀山剑树也。」

修学之人如果总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在修学中感受不到喜悦,那恐怕这是一个修学无寄的人,也就是他在修学上没有法的真实依止。如果能在法上有真正的依止,那你必定就会感受到法喜,纵然不能法喜充满,那至少也是有法喜的味道,而不是一味的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就像一个结婚了的人,如果他没有儿子,恐怕有的人家就会为此而闷闷不乐,甚至夸张的人家,还会觉得没有儿子,那活在这个世间就没有动力了。但对于修学得力的人,因为他有法水的滋润,有法力的依靠,他不但不会对此闷闷不乐,反而觉得这是人间第一快乐。正如袁宏道先生【解脱集之四-王百谷】中言:「 此翁无子,身后得无他虑,是人间第一快活事。

在经典【遗教经】中也说到︰「汝等比丘,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因为我少欲知足,所以知足常乐。修学之人正因为有法水的滋养,自然会与法喜现前相应,乃至是法喜充满。这个法上的喜悦,和世俗人五欲上满足的喜悦,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五欲上得到满足的喜悦,是和外在物质利益挂钩的,一旦五欲消除了,他也就会患得患失,变得郁郁寡欢。这和修学上的法喜完全不是同一概念,修学的喜悦和外在物质无关,完全是来自于内心的体悟。当然修学人,在生活上也会有悲欣交集之感,悲欣交集的心境,绝不是等到临终才会出现。
民国时期的印光大师,在【诫初发心学佛者书】中也说到:「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凡有适意时, 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 」可见修学之人,内心应该不要过于偏悲痛,也不要过于偏欢喜,尽量要懂得处于中道,不要偏于一边。

印光大师在【复刘慧焯居士书】还指出:「念佛极愿寂静,颇不合宜。 有此厌喧之病,现已发现病相。 若仍如此,久后则无可救药矣。当静闹一如。在静亦不怕有闹来,在闹时我心仍静,而不生憎恶,则无惊厌魔事发生。若不速改,后当发狂。 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 若常令如是,必着悲魔。悲魔既着,终日悲痛,或至痛死。 此种皆由不善用心所致。



同样,修学人太过于喜欢安静,这也是不应该的。有这样过于厌恶喧闹的心,就说明已经出现了不好的状态,如果仍然这样下去,时间久了之后就怕难以解决。修学的人应当努力平等对待安静和喧闹,在安静的时候也不怕有喧闹来,在喧闹的时候内心也觉得无所谓,而不产生憎恶,那就不会有惊厌的魔事发生。修学时如果内心感到悲痛,虽然也是善相,但不可以常常这样,如果经常这样的话,也就容易会着悲魔,悲魔一旦着了之后,那整天悲痛,人生可能就要痛苦死了,而这些都是由于不善用心所导致的。

总之,修学的人在心境上,应该尽量处于中道,既不过于欢喜,也不过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