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哈佛大学推荐的20个快乐习惯

2024-10-17情感

美国心理学之父、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好习惯不但可以决定我们的性格,甚至能改变命运。

1.

要学会感恩

Be grateful.

感恩是灵魂里的健康,是精神生活的阳光。

感恩不单纯是对已经得到的报答,更是对即将来临的美好事物的欢迎。

每天花几分钟时间静思,默默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提醒自己珍惜拥有的一切。

2.

理智交友

Choose your friends wisely.

好的朋友应当是你的伙伴,你们可以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多个层面上共同进步,相互扶持,相互尊重。

朋友应该能够给你带来积极的影响,鼓励你追求目标,克服困难,而不是消耗你的能量或引导你走向消极。

选择那些与你有着相似价值观和人生理念的朋友,这样的友情更有可能持久稳定,也能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理智地选择那些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朋友。在你需要建议和帮助时,他们会给予真实而不带偏见的看法。

明智地选择朋友意味着要寻找那些可以与你共享欢乐、共度困苦、互相启迪、共同成长的人,而不是简单地围绕在你身边的熟人。

3.

培养同情心

Cultivate compassion.

同情心就是在他人的身上找寻自己的回声。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对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谁满怀这种同情,谁就肯定不会伤害人、损害人、使人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够用同情之心对待他人,帮助他人,那么他的行动将会带有公正和博爱的印证。」

4.

不断学习

Keep learning.

学习是一种充实内心的过程,不断提升自我,使我们在精神上感到富足和满足。

持续学习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保持思维活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5.

解决问题能力

Become a problem solver.

有人说:「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你人生最终的高度。」

学会有效解决问题,能增强应对生活挑战的信心。愿你学会不断学习和调整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6.

做你感兴趣的事情

Do what you love.

请把自己的兴趣当作自己人生的向导。我们的兴趣会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守护神。

遇到障碍时,只要有兴趣,你的兴趣就会为你开路。你的兴趣会让你不厌其烦地学习和发现新的东西。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会感到无比快乐和满足,你对这件事情的喜欢也会加深你对它的理解。

7.

活在当下

Live in the present.

过去无法改变,但你完全有能力在你人生接下来的几段时光里吸纳其中的正能量。

8.

要经常笑

Laugh often.

研究表明,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经常笑的人可能拥有更强的免疫系统。

经常笑不仅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还有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紧张和压力,释放愉悦荷尔蒙(如内啡肽),有助于提升情绪,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9.

学会宽恕

Practice forgiveness.

长期怀恨在心可能导致慢性压力和负面情绪,学会宽恕可以降低患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

宽恕可以使人更加乐观积极,聚焦于现在和未来,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0.

说声感谢

Say thanks.

经常表达感谢的人往往心理更加健康,因为他们懂得珍惜现有的一切,不纠结于得不到的事物,更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无论是对生活中的大事还是小事,都应该学会欣赏并心存感激,真诚地向那些为你付出的人说一声「谢谢」,这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心灵的滋养和升华。

11.

学会沟通

Create deeper connections.

高情商的人知道如何监控自己的情绪表达,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他人的反应。他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自己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实现更有效地的沟通。

学会有效沟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学会沟通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能够使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建立更和谐、高效的人际关系。

12.

信守承诺

Keep your agreement.

提升自尊和幸福感的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个承诺,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坚持说到做到,这样既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13.

冥想

Meditate.

研究发现,冥想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专注力、降低压力水平、增强情绪调节能力,长期冥想者的大脑结构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包括海马体灰质体积的增加,海马体在大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包括学习、记忆和情绪调控。冥想也被发现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厚度,特别是与注意力、同情心和自我意识相关的区域,这可能是通过增强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来实现的。

此外,冥想还可以增强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DMN)的功能,这个网络与自我反思、同情心和理解他人状态密切相关。这意味着,通过冥想训练,个体不仅在主观上感到更加快乐,而且在生理和心理层面上,大脑也朝着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和人际互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14.

专注你在做的事情

Focus on what you’re doing.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弗劳德曾说过:「一棵树只有在土壤里深深地扎下根,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同样,一个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指望他人的帮助,不等待命运的施舍。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有所成就。」

15.

乐观

Be optimistic.

研究表明,乐观的情绪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心脏病发病率,提高疼痛耐受力,并有助于更快地从疾病中康复。

快乐的人更有创造力,对新信息总能抱持开放的态度,思维灵活而高效。此外,快乐能够鼓励人们挑战自身极限,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快乐能让人冲破原有的思维框架,积极探索、发明创造,而且还能变得幽默风趣。成年人的娱乐方式通常是智力或文艺活动,而未成年人的娱乐则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和社交沟通,这类活动确实可以帮助他们达成目标。

16.

接受不完美

Love unconditionally.

如果你接受了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而且只关注自己能做什么,并以积极的方式应对,你就能减少很多情绪上的痛苦。如此一来,情绪带给你的便是激励和力量,而不会将你摧毁。

17.

永不放弃

Never give up.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说过:「人生实在是奇妙,如果你一直坚持只要最好的,往往都能如愿。」每一种思想产生之后,只要能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加以贯彻执行,迟早会梦想成真。

18.

尽最大努力

Do your best and then let go.

当我们倾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时,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够坦然接受,因为我们知道已经做到了最好。

19.

好好照顾自己

Take care of yourself.

人的一生都在成长。因此,我们要像呵护植物一样对待人生,时而给予水和养分,时而为它遮阳,时而修剪掉多余的枝叶。如果完全放任它们生长而不加照顾,它们最后只会荒芜并枯萎。

如果拥有这样的心态,当一个人失误时,我们就不会气愤地觉得「为什么他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呢」,而会亲近地对他说「如果你这样做,就肯定能做到的」;我们也不会愤慨地抱怨「为什么会有这么不方便的机制呢」,而会去思考「如果进行这样的改善,机制肯定会变得更好」。

20.

学会给予

Give back.

哈佛大学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社区、家庭或职场中积极付出、关心他人并参与公益活动的人,其生活满意度更高,心理健康状况更好,甚至寿命也相对较长。

另外,神经科学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发现,当人们做出慷慨或慈善行为时,大脑的「奖赏中枢」——纹状体会被激活,分泌出诸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与快乐和满足感密切相关。这表明,做好事就如同获得奖赏一样,可以触发大脑的愉悦反馈机制。

此外,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将钱赠予他人,而不是留给自己时,他们的大脑中与快乐相关的区域活动增强,显示出同样的金钱花费在帮助他人上比用于自我消费更能带来幸福感。

综上所述,多项科学研究均证实了,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微小善举,还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重大投入,都能通过生理和心理机制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版权声明】本图文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