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主题只有一个教会你「 如何只用一个思想模型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不管是打算投身自媒体创作的作者们,还是苦于人际交际的朋友们,或者对生活缺乏兴趣的朋友们,只要套用这个思想模型,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核心思想就一句话「 最大的利己主义一定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 」这句话又该如何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呢?请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仔细思考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乐意去和一个人说话?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想要点开别人的视频或者文章?
最大的懒散是思想上的盲目
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短视频最开始的初衷——记录美好生活,创作的门槛在短视频兴起的瞬间几乎到了几乎人人皆可的地步。可是近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会意识到绝大数创作的核心建立在利他行为上,人们只会去在意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只有对自己有用的视频或者文章才会点进去,只有让自己感到愉快的交谈才会想要进行下去。
而门槛的降低意味着什么?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盲目的创作,如果只看到了记录美好生活的「记录」两者, 那么短视频或者写作于你而言就只有记录的功能 ,而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美好」两字的真正意义,你才能达到了创作者的门槛。什么叫美好生活?每个人定义各有不同,但唯一不变的是让人感到美好,更直白的说法叫看了这个视频或者文章让你感到爽了,这里我将这种爽点具象分为了两步。
大脑背着你偷偷愚昧
既然看到这里,那么你应该清楚了起码两个原则,写作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构建?而这一步我将告诉如何将它运用到实践中, 看完你就能学会如何妥善的去与人提升好感度,从而追到心仪的对象,或者和你生命里的那个贵人搭上联系,又或者获得创作的本质的逻辑。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之所以活在中国的各位如此痛苦都离不开东亚社会中的儒家思想,在绝大数普通人的家庭里父母似乎代代相传着一个道理——「好好学习就行,只要本事够了到哪都行」。
这直接的导向是东南亚的青少年都迷信内卷,相信我读上了圣贤书就能纵享荣华富贵,往后无忧。以至于后来每遇失意都会想如果当时我内卷赢了我上面那个人会怎么样? 往上看永远都会有人在,而往下也一直会有人在看你。 太多自命清高的人以为自己手上有着无限的能力,却不愿做出一点小小的实践,终日浑浑噩噩,却不愿好好想想自己的能力到底对别人有什么用?
而放到人际交往中, 你越想结交的人,你就更应当去让他讲述自己,你越想追到的人,你就更应当让她去讲述过往 ,为什么呢?这还得借到我上篇文章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叫自我决定论。简单来说就是你需要将话题引导到他人感兴趣的地方。这和我们受到的教育似乎并不相符?倘若让人看到不觉得你是在拍人马屁,阿谀奉承?请容我给诸位设想一个场景。
你一个爱钓鱼的人,成天到晚有一个晚辈到你面前只讲他的数学学的多么出色,哪怕你认同他的能力了?可这又与你何干?一个你并不感兴趣的人整天在你面前讲了他今天采了一朵多么鲜艳的花,你又能产生多大的兴致?
倘若你真心想要与人结交, 需时刻谨记人际关系中最小的牺牲是言语,最大的牺牲也是言语 。你需要付出你的一部分精力去与人联系,如若没有这种觉悟,每次想与人联系之时,只想着显摆自己的二两学问,为他人慷慨你的激昂之言,假若有用,吵闹之余他人也不会上心,可如若没用,既吃力又不讨好。当然这只是一门教你如何与人建立联系的学问,抉择权只是在读者手中,这绝对称不上是在奉承他人,笔者认为这是每个人走向健全和成熟的必然之路。
讲完了如何在人际关系上的使用,再具体到创作之中,依旧是一个叩问, 你能给人带来什么?记录生活和记录美好生活虽然只有两字差距,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哪怕你满腹经纶学识,也请记住是为了读者服务,你的知识是很价值的,你的经验是异常宝贵的,但却没有将其被人所知,你不能只是告诉人家有这种东西存在,你需要告诉别人这得怎么用上。
写在最后,笔者见过太多分享干货的作者虽然每日坚持,但却没有反响,见过太多想要分享那份喜悦却不知道如何传递的人,却如春雨过境,无声无息。因此作此文章,仅希望诸位能学会去构建希望!下一次的文章将会告诉 如果你不想选这样的方式又该如何愉快的度过你的生活?关注我带你看见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