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这个世界都有病

2024-01-04情感

我们都有了病

我初中的时候爱看心理学,学校图书馆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几乎都被我借个遍了。那个时候我比较喜欢研究抑郁症和自闭症,当时我的感觉是大家好像不把心理问题当做问题,并且污名化相关的精神疾病,最典型的就是把抑郁症当做矫情和心理承受压力低。

其实最初做这个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希望可以尽自己一份力量,温暖到更多的人。星星的意义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希望在黑夜中陪伴迷茫的人度过黑夜迎接属于他们的明天。

但后来我就不敢做治愈类的,因为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行,我害怕我的幼稚言论会给那些受伤的人再次伤害。

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痛苦的感受是不能共享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太过分了,明明拥有了那么多还在说难过,但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拥有更多就代表幸福更多。我觉得这是个很功利的想法,用表面上看得到的东西来衡量我们内心的感受。当然有些人「吃饭还要吧唧嘴」也确实让人讨厌,就好像那些在别人穿不暖的视频下评论自己的名牌衣服有多么不耐穿一样。

热梗映衬的内心

我觉对于时代的演变,评论会比新闻更具参考性,因为新闻往往只是结果的呈现,而评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亲身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网络热梗或者热门评论发现人的心理变化和内在需求。

我初高中很喜欢刷社会新闻,在评论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现代人压力的异化,这已经不是以前单纯个人经济能力问题所带来的了。

「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普遍不安宁的时代。——王德峰」

曾经我们更多忧虑温饱问题,那个时候我们有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赚钱,然后我们就会有更好的生活。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确实经济能力上来的,所以我们开始思考经济以外的东西,但当时的文化建设是明显不足以解决我们的精神需求的,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匮乏的,所以我们迷茫了。

就相当于在高中很累,但我们只需要把学习成绩提起来就行了,可是当我们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仍然很重要,不过已经不是唯一的目标了,我们还想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习、宿舍联谊,我们开始迷茫到底要干什么?可能这是经济发展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吧,短期内精神世界跟不上物质世界的发展。

「人没有吃饱前只有一个问题,但吃饱后有千万个问题。」

我最近看到一个帖子说为什么大家喜欢「没事,去玩吧」这个梗。是因为让自己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有一种‘没事不怪你,你不用担心也不用担责任,爱干啥干啥去吧’的释然和被包容。」好像我们哪怕没有那么完美也没关系。

我觉得社会的试错成本太低了,我们并没有那么多资源给我们去冒险,这导致我们特别害怕犯错。而且由于家庭的代际传递,父母辈对于犯错第一反应就是家庭内部资源的减少,他们就会反应过于夸张,导致小孩子更害怕犯错误,慢慢地我们变得没有那么勇敢,我们害怕犯错后父母责备的眼神。

很多时候我前怕虎后怕狼就是因为没有人给我托底,导致我对很多事情都害怕,其实打碎一个碗,弄坏一张椅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已经长大可以处理这种事情了,我有能力可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但我还是害怕。

被包容长大的孩子会更有勇气来面对世界。这两年很多「宝宝」梗的蹿火,我觉得是反映了其实很多人没有真正当过小孩子。

互联网带来的虚无

「看似四通八达、互相链接的网络社会实则被细化、断裂成有着不同趣味、取向、话语习惯乃至行为规范的小社会:彼此壁垒分明、界限森然。」

我大学专业是新闻与传播学类,发现互联网让我们在地理位置上更近,但心理距离更远。

「说到底,网络社交的工具化和去人格化使社交与情感剥离开来,在社交背后所依附的深层次情感沟通需求就难以实现。对于没有深层次情感交流需求的人而言,社交网络并不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反而觉得很热闹。必须承认,孤独与否更多是个体感受,与其内心的需求层次有关。但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没有情感的沟通和灵魂的交互,人始终是孤独的。」

视频碎片化导致情绪碎片化,我们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可能就会哭,短视频时代我们的情绪变得起起伏伏,屏幕背后除了一个个梗我们还留下了什么呢?

短视频的价值观把我们的情感量化为一个个可视化但又「廉价」的物质,夏天第一只西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日里第一个草莓塔。我们渐渐在失去表达自己的能力,表情包和网络用语成为了我们的「嘴替」,我们已经好像不大会如何真诚地表达我们的喜悦和感受。我们在慢慢失去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力,短视频驯化了我们对感情的衡量标准,我们忘记了人是多样化的,尝试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和彼此的观点统一化。

「网络社交最明显的缺点是浅层化、碎片化和低效率。所谓浅层化是指网络社交很少会有深入的思考和沟通。特别是在一个微信群或者QQ群里,几乎没有人会花费足够的文字来表达自己深邃的思考,相对简单化、固定化、仪式化的社交群内互动模式让大家的交流愈加浅层化。碎片化主要是指在网络社交中传递的信息受到手机屏幕的局限往往只是寥寥数语,百字以上已属长文,能够传达的信息相当有限,在反反复复的你一言我一语过程中信息更加支离破碎。」

我们渐渐丢失掉我们自己,互联网上太多人告诉我们是谁,我们迷失在各种各样的角色中,最终丢掉真实的自己,带上面具成为社会希望我们的样子。以前稀里糊涂过日子就行了,但互联网出现打破难得的糊涂,我们有了对比,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好东西我们没有拥有的。

互联网给我们树立太多标准了,必须要到什么程度才是成功,必须要拥有才是幸福,这让我们忘了怎么去快乐,或者说快乐渐渐变得虚无,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随大流去做一件模式化的事情,打完卡拍完照发完朋友圈,觉得自己应该是快乐的,因为网上大家都是这样子的,但做完后又开始觉得空虚。

「如果消费是衡量成功人生的标准,衡量幸福的标准,甚至是衡量尊严的标准,那么人类欲望的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再多的购买和刺激的感觉,都不能唤回过去‘达到标准’带来的满足感:现在根本没有标准可言。——【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本身爱是个很私有的事情,每个人爱的方式和接受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但互联网的影响下,尝试把爱物质化和统一化,现在爱是草莓的尖尖、是节日的蛋糕、是不动产的名字。

大家把爱定义下来了,我们就很难感受爱。爱本来是个抽象化的事物,但人们偏偏要把它具体化,并把规则外的爱否认掉。

「艺术品最初是一种宣言,宣示了一种浓烈、富足、华美的生命形式。如今,生命的强度逐渐弱化。生命转变成消费和社交。爱让位于色情产业。一切都被抹平,成为一种极端的弱化形式。——【倦怠社会】」

我们变成了我你他

很奇怪,现在我们过于强调个人主义,亲缘关系不再重要,他们仅仅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同事关系也不重要,我们仅仅是工作关系;邻居关系不重要,就晚上回来住一下没必要维系关系。但又很明显我们害怕脱离集体,想起之前上海「city walk」,有些人亦步亦趋跟着前面人的动作「松弛」。我们不敢轻易发出与大部分人不同的观点。我们之间的关系太脆弱了,只能一起吃喝玩乐。

现代亲密关系的稀缺,大家成了阶段性的陪伴,我们无法在身边人中获取足够的情感支持。没有投入感和归属感,只是在找一个一起玩乐和提供情绪价值的工具人,上一秒还在「我真的好爱你」,下一秒就「那就好好道个别吧」,这也是为什么我判断未来虚拟陪伴会盛行的原因。

在这个快餐时代,我们很少有机会慢慢去培养感情,就连在家庭中纯粹的陪伴也成了稀有品,小孩忙着上学补课,大人忙着上赚钱。而普通感情就更「快餐化」了,头一天加微信聊得欢天喜地,第二周就不知道谁和谁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段长久且满意的关系,但我们又有陪伴的需求,谁让我们是人类呢?

在这个时代,深情变成了舔狗,承诺变成了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