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阻碍行动的根源是什么?

2023-06-06情感

文:王智远| ID:Z201440

身边有些朋友,经常这样:

想很多事情,一直拖着不动手。你问他,为什么不行动?他告诉你「还没准备好,万一行动后,搞砸怎么办」?

要么,他也去行动,可总三分热度,等几天再问他「那件事咋样了」?他却告诉你,不行,好多人都在做,市场没机会了,就放弃了。

为什么会这样?

不是他们不愿意行动,是思维方式带来了「行动阻力」。

心理学中,这是一种「防御性思维」(Prevention Goals),尽管计划是你设定的,但是,为履行某些责任,避免错误,就会因为害怕而停滞不前,要么,尽可能让自己避免失败。

此类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你对晋升有强烈欲望,每当有机会晋升时,总质疑自己的能力;你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但很少向别人展示你的作品。

甚至,你有一个非常不错的idea,每当有机会与潜在投资者分享想法时,你总是担心项目想法不成熟。等等。

深刻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是调整行动最重要的一步。那么,这种思维,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童年时期已经形成。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往往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

有些父母采取防御性的育儿方式。记得,我小时候,每次犯错,他们就会对我进行惩罚,只有行为端正,惩罚才会停止。

那时,我领悟到一个道理——「不哭不闹,只要按照父母规则行事,生活就能安稳,无需面对麻烦」。

长大后我发现,当你试图做一件新事情,父母会用所谓的「经验之谈」来阻止你,告诉你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失败。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尝试过,只是看到别人行动后,没有得到满意结果,然而,他们的一句话可能对你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我形成了一种避免损失的方式,就是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随着时间推移,现在我处理事务,依然会习惯性地从「安全」的角度审视世界。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上述情况?

除了这些以外,内向的人可能更偏向于防御性思维,但这并非必然。

我发现团队中,特别是设计、运营岗,一些个性内向、个头矮小、喜欢保持安静的女性同事,他们的工作方式往往试图避免过多社交互动,通常更喜欢宁静、舒适且独立的工作环境,决策时,更注重细。

这种倾向让其促使着他们深思熟虑,全面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潜在的负面影响。

然而,重要一点是,内向并不等同于,总是过于恐惧、过于谨慎。许多内向的人,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并且具备做出积极决策的能力,他们只是在处理事情上,更为细致和慎重罢了。

但是,防御性思维的人,很容易陷入悲观。

他们需要应对工作中的各种要求和别人的期望,因此经常担心不能达到标准,可能引发的问题让他们疲于应对;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预防不良结果上,往往无暇深思自己真正热爱什么。

这样的思维模式,在心中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遇到困难时,就会开始怀疑自己,逐渐相信自己无法成功。这种消极的信念会削弱动力,使他们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更易选择放弃,一旦放弃,失败就变成了必然。

因此,他们可能会转而选择一个新的目标,但当再次遇到困难时,又很可能会选择放弃。

这就是,为什么防御性思维的人,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坚持完成一项自我设定,且充满挑战的任务。

话说回来,也未必全是坏事。

拿我来说:

当我不得不执行某些任务,或进行更细致的工作时,防御性目标思维反倒能帮我一把。这种悲观的倾向会激发我的努力,因为我对失败感到焦虑。

以我之前的主持经验为例,每次登台对我都至关重要。为确保一切尽善尽美,我会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我会在演出前一天,查明串词中嘉宾名字,以及可能出现的多音字,防在演出中出现口误。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我相较于,那些总是持乐观态度的人,能够做得更出色。而且,由于做足准备,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立刻应对。

这使我,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他们觉得我做事靠谱,更愿意将有挑战性的任务交给我。

这就展现了,防御型目标思维在某些情况下的优势,但是,也需要注意保持平衡,避免过度防御。总是怀着防错的心态,可能会让人过于紧张,从而忽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存在多面性,同样,与」防御性思维「相对应的是进取型(Promotion Goals)思维。

它是一种什么状态?

"进取"一词,顾名思义,描述那些关注理想的我,与期望成果,主动追求积极结果,期盼成功带来自豪感的人。

具有进取型思维的人,倾向于重视希望和愿景,寻求新机会,更加关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