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这样一个提问:
人到中年,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不少人纷纷点赞了那条「钱不够花」的评论。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处处都在提醒自己躺不得。
有人选择听天由命,心甘情愿让精神荒芜,让生活返贫。
有人早已扭转内里,主动消化吸收,让心力丰盈。
正如那句话所言:
「中年人的崩溃猝不及防,却又有迹可循。」
人生后半程,想要通往上坡路,一步步彻底摆脱困境,可以从这三处细节入手。
来源: 视觉中国
把花钱当回事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日常消费,都在吐槽自己。
明明下定决心要好好存钱,还学了许多存钱方式,可刷到一条好看的裙子,还是忍不住下了单。
月底一盘算,该存的钱一分没进,小金库里的余额却哐哐往外流。
本打算控制消费,谁知道还是没躲开消费陷阱。
没有节制,没有规划,得过且过,抵不住眼前的小诱惑,挡不住计划被打破。
渐渐地,在日常花费中丧失判断力,甚至做人生关键选择时,也混混沌沌。
透支很简单,动动手指就能体验一刻欢喜,却需要消耗我们更大的精力来偿还。
【小狗钱钱】里有句话:
「你的思维方式铸就了你今天的样子,这样的思维方式却并不能让你变成你想成为的样子。」
不把花钱当回事,钱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很多时候,不是花钱如流水才穷,而是穷才会花钱如流水。
把钱花对,才能安稳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
蔡澜曾说:「赚钱是本事,花钱是艺术,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怎样省钱,而是怎样花钱。」
很多人之所以在花钱上犯糊涂,归根到底就是搞错了顺序,该怎么正确「花钱」,企业家冯仑这么说:
第一点,找到花钱与幸福之间的平衡;
第二点,要管理好欲望,解决花钱与欲望之间的平衡;
第三点,必须在私利与公益之间找到平衡。
会花钱并非意味着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而是在满足个人愿望的同时,不过度放纵,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积累,以应对危机或拥抱机遇。
来源: 视觉中国
分得清轻重缓急
【大学】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上万物,终其一生,都有自己的开头和结尾,我们需要遵循其规律。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总是想到哪件就做哪件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早上列了今日清单,下定决心今日事今日毕,同事的闲聊八卦,就能打乱原有计划。
正在准备重要项目的报告,却被一个又一个的弹窗信息吸引,最终错过提交时间。
原本打算假期好好精进自己,朋友却突然邀约旅行,结果学习进度为零。
分不清主次地生活,还时不时冒出其他事情,不知道何时该全力以赴,何时该适当放手, 只 能 被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牵着鼻子走 。
看过一句话: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人生海海,杂事甚多,如果每件事都要被放在心上,那我们得多累。
问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先吃哪个?
最明智的答案是,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
因为,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慢慢变坏,这样就永远也吃不到甘甜的好苹果了。
这个苹果定律告诉我们: 人必须善于取舍,永远先做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事有轻重缓急,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处理时,抓住要领,考虑好关键,心中自然会有应对之策。
如果选择了舍本逐末,偏离了本质,就无法在杂乱中找出最正确的路。
中年人最大的清醒,便是遇到事情,不急不躁,能够分清主次,让生活有序。
来源: 视觉中国
持有利他心
前一阵子「某月饼虚假宣传事件」,让「家人们」纷纷破防。
博主在直播间说月饼里面有黑松露,馅料是米其林大师调的。
这个东西非常好,「家人们」要多买。
粉丝因为对博主的信任,都去购买了这款产品。
谁知道这款产品却存在虚假宣传。
网上闹得纷纷扬扬,博主依旧躲在镜头之外。
名义上打着「为你好」,实则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结果只能一败涂地。
一位知名企业商业顾问就分享过一个观点:利他就是极致的利己。
很多人夸赞他道德高尚。
他却坦言:「我不是道德高尚,我只是认清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已。」
的确如此。
大格局背后支撑的永远是利他心态。
适度无私,不委曲求全,不消耗自己,你努力成就别人,别人也会成就你。
看似在顾全别人,其实也在成全自己。
善于利他的人,多是心胸宽广、有度量的人,他们大多已经成功或者正在成功的路上。
那些只关注自己利益的人,缺乏高度,人生道路往往布满荆棘。
所以凡事要让他人「先赢」,自己跟着「后赢」,最终实现所有人「都赢」。
想要得到,先学会付出,拿自己有的东西,去换自己想要的,命运的走向自然向好。
来源: 视觉中国
很认同一句话:人到中年,富相尽显,是因为他具有认知差。
因为他明白,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来源于认知层面。
把花钱当回事,让付出的每一份辛劳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分得清轻重缓急,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冷静、提高效率;
持有利他之心,才能在生活中清晰地认识自己并找回内心的安定。
富相,从来都不是金银的堆砌,而是生活智慧的结晶。
有时候,世俗的定义并不能成为我们的唯一标准。
只要清楚自己内心最需要的东西,就不枉人间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