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不少父母都说孩子之前很乖,很爱学习,突然有一天就不想去学校了,又给不出来什么理由,让父母很是着急和头疼。
其实啊,父母看到的「之前一直很乖」,只是父母自以为这样。
但凡厌学的孩子,都是经历着一个「冰冻三尺」的过程。
父母看到的只是孩子没有彻底爆发,只是表面上维持的「还好」。或者说父母没有及时捕捉到孩子「情绪反常」信号。
像孩子厌学前的情绪低落,不想说话,烦躁,跟父母一开口就冲突等这些都是孩子有情绪,这是孩子早期情绪的一个应激状态。
觉醒的父母,会及早介入,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弄清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他有什么样的压力?此时遇到了什么困惑?有哪些冲突让他迷茫和不解?
父母要有一定的察觉能力,即便没有察觉能力,也要及时求助更专业的人来助力察觉,这时就能读懂孩子情绪背后的一些原因,帮助孩子及时释放情绪。
这样孩子就不会将自己逼到一个无法释怀的冲突中。可现实中的大多数父母,比孩子还情绪不稳定,不仅没有察觉能力和帮助孩子走出情绪的能力,甚至只会说教和讲一些自以为很「营养」的鸡汤。
这样的「疏导」不仅没有什么用,反而让孩子会更加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也不会再对父母敞开心扉。
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储备量比父母还丰富,接触的外界比父母更多元和立体,要是跟父母沟通时,父母压根get不到他们的意图,就会让孩子丧失沟通和倾诉的欲望。
会给孩子们一种「我不用猜,就知道父母下一句会说什么」。
如果父母只是重复着自己习惯性的家庭教育模板,一开口就是: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慢慢来,会好的,要努力适应一下,不被外界所打扰等等此类的话。
我相信,经过这样沟通后,孩子一定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并不是三两句不痛不痒的关心,和风马牛不相及的开导。
说实话,现在养孩子跟之前的模式根本不一样了,不是父母给足吃的、喝的、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就是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父母给予孩子的爱物质条件只是基础,还要有共情和同理心,还要提供情绪价值,在孩子遇到坎时,及时能伸出援助之手。
这就要求父母摒弃之前养育模式,要持续学习,要学会放下大人的权威,还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共情他们的不容易,理解孩子偶然的摆烂、贪玩和厌学。
我倒觉得,孩子的厌学或摆烂,不想去学习,恰恰是在变相告诉父母:孩子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出了一点问题,他遇到了一些困难自己无法解决,需要援兵。
父母能正视孩子的问题,接纳孩子出现的状况,并且保持情绪平和,专注去帮助孩子,孩子就能很快走出情绪的低谷。
千万别把孩子休学、厌学、摆烂,不去学校,当成天塌的大事,各种威逼利诱,各种愤愤不平:玩游戏不挺正常的嘛。
父母能读懂孩子摆烂的深层原因,就知道孩子很早之前就开始有情绪,很早之前就向父母求助过,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心理问题,只是父母不知道而已。
父母不知道的事,不代表问题不存在,父母觉得不会发生的事,不代表它不会发生。
所以就有了很多「突然的意外」,这些意外都不是无中生中,都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积累了很久之后的集中爆发,是压死最后一根稻草的根本诱因。
父母想要真正地帮助孩子走出情绪,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开启觉醒:
首先,接纳孩子的现状。
如果孩子真的已经出现摆烂,休学和厌学的情况,就不要再算旧账,后悔这后悔那了,这些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内耗。
这么想,现状是不可逆转的,但从此刻改变父母自己,是可挽回的一切。
但是,父母改变是真的不容易,改变的过程也没那么快,孩子也不会那么快恢复。
冰冻三尺想要被焐热,也需要时间的一点点唤醒,需要父母的呵护与理解,需要耐心静待花开。
其次,别着急,对孩子得有耐心。
有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嘴上说:我不急,我有耐心。
可是每天心里都想着孩子什么时候会去学习?孩子总这样怎么办?孩子下半辈子是不是毁掉了?
嘴上说的不急,却幻化成了更加焦虑和恐惧,这是自欺欺人的「耐心」。
最后,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在遇到坎的时候,他们心里的防线最脆弱。一句难听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否认,可能就会让孩子崩溃了。
父母这时真可以读读书,跑跑步,写写情绪日记,能缓解很多焦虑。
当父母情绪稳定时,保持理性思考时,跟孩子的语气、表情、动作自然就会柔和很多。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头肉,但觉醒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福气,父母也要保持成长,才能给孩子更好的陪伴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