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为什么他对你既爱又恨,反复无常?边缘型人格能拥有美好爱情吗?

2024-10-27情感

你有没有见过这种人?

他们在亲密关系里看起来 喜怒无常 ,一会把自己的另一半捧成天使,一会又将对方看成导致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他们的行为举止毫无动机与缘由,一时对伴侣充满爱意一时又对爱人发怒乃至于施暴;他们说出的话前言不搭后语,刚才还对你称赞有加能讲出无数个优点,马上又把你贬低得一无是处,让你搞不清楚该怎么看待自己;他容易冲动,极端恐惧被抛弃……也许你就生活在这种人的身边,甚至成为对方的亲密伴侣,你感到自己在感情生活里如履薄冰,不知该如何是好;也许你自己正是这样的人,也对自己的混乱情绪感到困惑不已又控制不了。

其实,这种人有一个统一的名字: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他们的这些恶劣表现未必是出于有意,而是在病症的影响下不自觉的流露。

和BPD患者生活在一起的确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不过这不仅是家庭的灾难,对他们本人来说也是痛苦的折磨,他们自己也迫切地在寻求答案: 作为一名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应该怎样才能进入亲密关系而不发作,像其他普通人一样获得爱与关怀?

不必绝望,这件事并非无法做到。

最深刻的治愈是让自我成长。

也许你对改变不敢抱有希望,因为你完全想象不到一直在折磨你的紊乱情绪能够安定下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这种给自己「贴标签」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你向上探寻、变得更好的道路。如果你一直仅仅把自己定义为BPD,笃定自己一定会搞砸进入的每一段亲密关系,那么在最后通常这就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令你陷入绝望之中,让你更加相信人格障碍不会痊愈。

也许这是对的吧, 我们无法摆脱自己人格的底色,可是有效的「治愈」并不只有这一种标准 。你不必改变医院的诊断结果,也可以在生活中与其他人实际的相处里减少症状发生,降低边缘型人格障碍对你自己、对你的另一半的影响,最终让自己能够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行动和生活。

这个过程当然不容易,需要你付出努力与汗水,但只要你成长之后拥有了更多的力量,在与病症搏斗的过程里就能使自己长期占据上风,让那些负面影响远离你的人生。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总是在亲密关系中被暴露得彻底,因为爱情总是能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心中对被抛弃的极端恐惧。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解:害怕失恋被甩是人之常情吧,这怎么就成了引发边缘型人格障碍病症发作的导火索?因为虽然人人都害怕在亲密关系里被抛弃,但一般人不会把这件事时时放在心上,只会在感情真正面临危机时作出反应。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恐惧程度要极端得多,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 他们还会对自己想象中的「抛弃」给出强烈的情绪反应 ,在他们的伴侣看来就好像突然和空气打架一样莫名其妙,让人不知所措。

比如挂掉一个电话,吵架后走出门,没有抛下一切立刻来满足他的需求……这些在正常人看来可以理解的举动都足以让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从高处直冲谷底,感到自己要被抛弃、伤害,从而在一瞬间勃然大怒或歇斯底里。他们也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理性平静地处理两人在关系中的矛盾,而是一定会用猜忌、偏激乃至于自杀自残的方式来威胁另一半。

他们情绪多变,一会是晴朗艳阳天一会是电闪雷鸣阴云密布,让来不及应对的伴侣感到身心俱疲;他们的行为和情绪总是十分极端,夸你时连不存在的优点都要表扬大半天,恨你时之前你的好也一笔勾销当不存在,能拿着刀对你喊打喊杀。

现在发疯文学很流行,但真正控制不了自己发疯一点也不好受,发完脾气后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边缘型人格障碍又会因此感到更加自我厌恶和抑郁,也更害怕另一半因此离开自己。

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这一特征,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他们仿佛患有 「情感的凝血功能障碍」 :普通人在亲密关系里受到一点小刺激也不会怎么样,就像被划了一道小口子,很快就会自行愈合,释怀后放下。BPD的敏感心灵却缺乏这样的「凝血功能」,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会导致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大出血」,造成莫大的伤害,让他们反应过度。

这是因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思维过程是 分裂(splitting) 的,一般普通人能够把对他人的正面感受和负面感受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印象,既能看到对方的优点,也可以接受另一半的缺点。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却无法这样做,他们像还没有长大的小朋友那样只能非黑即白地看待整个世界,一个人不是好就是坏,没有缓冲地带,所以他心情好时就会觉得对方哪里都好,用极致的理想化把对方塑造成拯救自己的神明,但他们最终又一定会感到失望,这时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又会彻底重构自己那死板的概念化认知,把对方贬值为邪恶的加害者。

当他们处在某一种情绪中时,完全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另外一种感觉,也没办法把自己的感受统合起来。

这样的分离心理是BPD主要采用的防御机制,他们会把对自身和对其他人的积极与消极想法生硬隔离开,在两种情绪状态之间来回切换,而不是从整体上进行认知。遗憾的是,他们越是想要逃离自身相互矛盾的感受,就越是会被内心的焦虑与空虚所缠住,最终只会让病症发作得更加频繁。

导致这些特征的根本原因,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内心不存在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

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早上从床上醒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世界上有谁能跟自己联系在一起……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来说,这就是他们空虚的每一天。为了逃离自己心中模糊且往往是负面的自我形象认知,他们总是狂热地寻求某种亲密关系来帮助自己获得一个可以扮演的角色,比如男女朋友,某人的丈夫/妻子,父亲或母亲等等,他们像影帝一样改变自己的形象来适应情境和角色,很多和BPD进入亲密关系的人会感觉他们在起初表现得很有魅力,后面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BPD实际上是在根据身边人的情况来转换自己的身份和个性。

只是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来说,戴上的角色面具很快就会被撕破,亲密关系通常也迅速瓦解。 他们发现自己没办法找到合适的心理距离,和别人靠得太近会让理想化滤镜脱落,离得太远又会让他们想起幼时被遗弃的感受,在不断的推拉和激烈情绪中,BPD迷失在自己的混乱世界里。

其实你能够问出「我该怎么办」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征兆,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且确定自己想要投入精力做出改变。

可能你会沮丧地想,这不是你第一次想要改变了,可每次都没能坚持多久就故态复萌,这样是不是没有真正变好的希望了?不要过分忧虑,退步和重新开始都是改变的一部分。毕竟你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影响下生活了这么久, 改变本就不会轻松,而是如同海水那样会有涨潮和退潮的规律。

很多想要改变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正是倒在了这一步,不仅是对别人,他们也倾向于对自己进行极端评价,如果做不到完美,就谴责自己是完全失败的。一般人可以从自己的失败中学到经验教训,BPD却更容易以此为理由来惩罚、伤害自己,最终他们一次又一次犯同样的错误,却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浑然不觉。

所以,做出改变的前提就是你需要认识到只要找对了方法,失败过的人也可以在抗争中取胜,不要对自己的失败太过苛刻,想象你站在一个通往无数方向的路口,就算某一些走不通,你也能找到继续下去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里,你将慢慢学会统合自己矛盾的感受,让你的世界从非黑即白变为丰富多彩。

你可以请另一半或者身边亲近的人和你一起注意,沟通交流时避免冲动的反应,不要照单全收或者全盘否定某个人的想法,审视一下自己说出口的话有没有过分笼统(「你一直……」、「你都是……」)的倾向,或者有没有不合现实的无理指控(「你不接我电话,是因为不在乎我!」)。你将学会用新的行为取代旧的习惯,逐渐将思维的「肌肉记忆」重置成更有效、更舒适的模式。

最终,当你能以统合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你也就能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来,形成稳定的自我认同。 无论你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是否存在,你都能认清自己是什么样子,而不需要随着其他人的变化来转换自己的角色。

因此,你不再需要某个人掏心掏肺对你好才能过得幸福,不再每时每刻考察另一半的忠心与爱意,即便他们暂时离开你,你们之间的联结也不会突然消失。

也许在某些时刻,那些困扰你的情绪依然在阴影中露出獠牙,不过你已经不再被它们所控制,也不再需要害怕。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一度迷失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但只要你做出改变,真实的自我迟早有一日会现身,让你能看清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