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时尚

奢侈品扎堆办展,哪家最值得关注?

2022-07-18时尚

今年有一个以植物为主题的展,以其视角之独特,内容之多元,时间跨度之广,而备受赞誉,是一场奢侈品牌策划和发起,却超越了商业性的展览,非常值得一看,这就是Chaumet今年筹办的「植艺万千」艺术大展。

有朋友到巴黎参观 「植艺万千」大展之后,认为这次大展珠宝展品太少,不像是印象里的珠宝展,其实这正是此次大展定位与常见品牌珠宝展最不一样的地方——「植艺万千」大展并不是商业珠宝展,而是一个学术含金量十足的艺术展,珠宝展品只是作为体现植物之美的艺术载体之一,与各个时代下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交相辉映,相互对话。

策展人以其独特的植物学家视角,从植物与人类,植物与科学,植物与艺术三重角度去审视植物对我们的深刻影响,在不同媒介、不同年代的艺术品相互对话中,带领观众纵览植物与人类交相辉映的演化史。展品来自卢浮宫、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V&A等著名博物馆与各大知名奢侈品牌,体现出Chaumet的号召力与气魄。

我们不妨也沿着时间的线索来聊一聊这个展,聊一聊植物在艺术中的表现史。

跨越亿万年的植物艺术

从30亿年前自原始海洋诞生开始,植物就不断改造着地球的空气与土壤,在亿万年间,伴随动物一起演进,为人类出现铺平道路。从人类看到第一缕阳光至今,300万年间所踏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植物的支持。

我们的意识是对客观自然的反映,艺术则反映着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植物,作为自然界中的第一性生产者,对人类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样伴随着人类艺术的诞生,渗透进了艺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鉴于这是一个过于宏大的议题,难以一言蔽之,在有限的篇幅里我们暂且采用沧海撷珠的方式来进行梳理。

作为最主要艺术形式之一的绘画,几乎伴随人类文明一同诞生。早期的绘画以洞穴壁画的形式流传至今,让我们有机会一睹祖先对自然的描摹和认知。

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最古老动物壁画,距今约44000

最古老的洞穴壁画可以追溯到64000年前,原始人类使用赭石、赤铁矿、氧化锰、木炭等矿物在居住的洞穴中描绘当时的生活图景。壁画的主体从人手、人体到动物、植物,越来越具象的表现方式展现着人类对自然认知的进步。

比较有代表性的植物壁画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乌德·贾雷特,绘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0-9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壁画上绘有棕榈树和类似马的形象。这幅壁画非常清晰的展示了原始人类对植物特征的捕捉和表达能力,不但在绘画艺术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植物分类学层面的历史研究也非常有指导性。

安德烈·维拉,阿尔及利亚植物壁画描摹作品

为了更好的保存和研究这副壁画, 安德烈·维拉对这幅壁画进行了描摹 ,这副描摹稿现在被收藏在巴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植艺万千」艺术大展就从这幅颇具历史意义与考古价值的描摹画稿揭开了序幕,将观众引入到植物与人类的故事之中。

在大约1万年前,人类祖先们开始驯化植物,这是文明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人类文明迈过了襁褓期,生产力开始大跨步发展,人类与植物的关系也愈加紧密。

埃及阿玛尔纳时期的麦子石板画

小麦就是在这时期的被古巴比伦人成功驯化,并逐渐在埃及和欧洲流传开来,成为当地的主要作物。如此重要的植物自然也会反映到艺术创作之中,公元前13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石板画的形式描绘麦子的形态。

小麦长久的陪伴与供养,最终让它成为人们寄物喻情的绝佳目标,饱满成熟的麦穗被视作希望的象征,这种象征跨越数千年岁月一直延续至今,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众多艺术家与品牌以麦穗、麦田为主题进行过大量创作。Chaumet使用麦穗元素为玛丽-路易斯皇后创作了麦穗冠冕,寓意希望、丰沃与富足。

Chaumet麦穗冠冕

人们很早就开始意识到植物不仅提供食物和工具,它们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对聚居的人们来说同样重要,随着人们不断精进的建筑技术,城市开始出现,与其一同出现的还有园林学。被誉为古代世界其他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就是古代园林中的典范。

出于建筑与植物之间的环境关系,自然而然地,植物形态开始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在建筑上。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中的科林斯柱式,就是以毛莨叶的形态作为装饰,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能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惟妙惟肖的展现植物花叶的形态。

科林斯柱式

植物叶子作为装饰元素不仅出现在建筑部件上,同样在珠宝创作中有着非常充分的体现。

Chaumet蕨类植物珠宝画稿
Chaumet冬青叶胸针

由于绘画载体的易损性,大量纸面/布面的植物绘图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无法确切考据人类从什么年代开始在纸面/布面上手绘植物画作。但现存最古老的植物插图手稿可追溯到512年左右的古抄本【Codex Vindebonensis】中。

【Codex Vindebonensis】

在这本植物学古籍中可以看到,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系统的分辨、记录各种植物,使用各种颜料与笔法生动地在纸面上重现植物的根茎叶特征,这种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绘图发展成了一种叫做Botanical Illustration(植物学绘图)的专业技法。

在摄影代替植物学绘图科研功能的现在,植物学绘图依然作为一种优美的植物装饰插画而广受欢迎。

现代植物学插图

十五世纪早期,受到北欧影响,很多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家开始热衷于绘制各式各样的花朵和植物景观,植物第一次作为主角大规模出现在绘画中。

马丁·施恩高尔,【牡丹】

这种高写实的植物表现方法同样也出现在后世珠宝创作中,作为珠宝艺术家的Chaumet就非常擅长使用这种方法,结合贵金属和宝石材料,将植物之美展示的纤毫毕现。

CHAUMET绣球花胸针

伴随东罗马帝国的覆灭,自然主义兴起。趁着文艺复兴的东风,油画技法蓬勃发展,植物绘画的表现性也得到了空前提升。

文艺复兴时期的植物绘制局部

植物绘画不再局限于描线和平铺颜色,而是通过色彩和明暗的变化体现出丰富的肌理和光影效果,从而达到高度写实的画面表现。

写实花卉植物不仅以其原本的自然形态被呈现在画面上,艺术家们还将其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相结合,利用视错觉创作出精彩绝伦的意象,比如朱塞佩·阿尔钦博托著名的【四季】组画。

【春】、【夏】
【秋】、【冬】

在这组由植物花卉、枝干和果实组成的人像组画中, 【春】与【夏】 同样是此次展览的重头作品。

在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早期之间,除了各种化作之外,植物、花卉也在另一种媒介上大放异彩,那就是在欧洲红极一时的 千花挂毯(Millefleurs tapestry)。

千花挂毯

这种挂毯最早在十五世纪中期,由法国卢瓦尔地区的匠人制造,后来迅速在欧洲范围内流行开来,到16世纪晚期时制毯工坊已经遍布全法国,成为法国特色。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 【春】和【夏】 【千花挂毯】 跨越数百年时间,在同在一个展厅内交相辉映,形成了不同年代、不同媒介之间的艺术对话。

这种使用重复使用花卉元素作为装饰的手法,也是珠宝设计中的重要装饰方法,在冠冕、项链等大件珠宝作品中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比如著名的三色堇冠冕,就是使用紧密镶嵌的钻石构成三色堇花朵的形象,重复堆叠形成丰富的层次以达到装饰效果。

CHAUMET三色堇冠冕

上边图中的千花挂毯也是本次「植艺万千」大展的压轴展品,这件诞生于16世纪的珍贵挂毯须经梵蒂冈批准才能借出,为了能够使这件展品以最完美的姿态参展,Chuamet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挂毯损坏的部分进行了修缮,如此大费周章,可见Chaumet对此次展览的重视以及对传统传承的珍视。

到了巴洛克时期,植物再次迎来与建筑、装饰结合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欧洲整体的艺术风格都开展现出一种绚丽、豪华、浮夸的气质。建筑装饰、在繁复嵌套的几何化造型中使用大量卷曲弯转的植物造型进行填充,科林斯柱式又重回建筑当中并被大量使用,肃穆的白色中以金色进行装饰。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巴洛克绘画则大多强调光影变化,色彩丰富。在众多的绘画题材之中 巴托洛梅奥·宾比 独钟情于植物静物写生。他笔下的 巨型康乃馨 色彩细腻,细节丰富,植茎自然,每一片花叶都不尽相同。

巴托洛梅奥·宾比,巨型康乃馨
Chaumet康乃馨胸针

Chaumet同样以康乃馨的神姿为灵感,金属和宝石为媒介进行珠宝创作,两件作品在展览中隔空对话,体现出Chaumet贯穿始终的「自然主义」内核。

紧随其后的洛可可风格同样大量使用树枝、藤蔓和花叶造型,但相较巴洛克更加工整,这一时期也正是Chuamet诞生的时代,Chaumet创始人马利-艾虔·尼铎的自述「我是一名自然主义珠宝匠」也同样出自这一阶段,这句自述成为之后Chaumet大量珠宝创作的核心思想,同样也是本次展览的灵感来源。

Chaumet【饰有玛瑙凹雕的橡树叶主题珠宝套件】与【葡萄串主题珠宝套件】

这一时期也是照相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与早期画家一样,摄影师们同样从植物之中寻找拍摄灵感,照相也从这个时期开始逐步取代植物学绘图的作用。本次展览同样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借出了 安娜·阿特金斯 在1841-1853年间拍摄的 墨角藻照片 作为展览多元化艺术表达形式的代表进行展出。

英国藻类照片:墨角藻
英国藻类照片:墨角藻

在1880年代~1905年的新艺术运动时期,可以说是20世纪通俗文化的高峰。大量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人们开始对艺术和工业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流畅的波浪线、植物藤蔓和植物花叶的形态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造型一改之前的繁复,以更加简洁抽象却充满活力的形态为主,就像植物一样生长出来。

这一时期诞生了诸多影响深渊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比如新艺术风格珠宝大师Rene Lalique。

Rene Lalique发梳

为了本次大展的多元展示,Chaumet特地展出两件 Rene Lalique的新艺术风格发梳装饰 ,展现新艺术风格下植物元素的优雅造型。

Chuamet内部对新艺术运动也多有探索,在Chaumet的绘画工作室依然存有Joseph Chaumet在1900年左右绘制的 新艺术风格设计手稿

Chaumet白色睡莲手镯设计图

经过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近500年的发展,艺术家们通过雕塑和绘画将自然世界的形体、透视甚至人体解剖关系推向了巅峰,再加上照相技术的诞生使绘画遇到了前有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探索色彩感受为主的印象主义成了艺术发展的必然,从此开启了现代艺术的篇章,印象主义也是19世纪末法国艺术界对世界艺术发展的一大贡献。

聊到印象主义,就不得不提莫奈著名的 【睡莲】

莫奈,睡莲

在这一系列油画中,莫奈用灵活的笔触,大胆的色彩描绘出了静谧的池塘,漂浮的荷叶以及如同星火般绽开的莲花。跃动的笔触没有描绘任何细节,似乎一切都回到了万年前的壁画之上,但恰到好处的色彩却敏锐地捕捉到了景物映入脑海第一瞬间的印象让观者身临其境,艺术的发展好像是一个轮回,从抽象走向具象,再从具象走回抽象,但在这一轮一回之间是千万年来人对自然的探索和反映。

白色睡莲手镯

一直对自然植物保持着巨大创作热情的Chaumet也对睡莲这一主题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并创作出了 白色睡莲手镯 ,这件手镯使用金、银、钻石、珐琅等贵重材料和工艺惟妙惟肖的的还原了睡莲优雅的自然姿态。

【睡莲】 一同参展的还有莫奈的 【鸢尾】

莫奈,鸢尾

视角独特的多元艺术展

透过时间纵览历史总给人一种奇妙的穿越感,而这也正是本次「植艺万千」大展想要观众感受到的体验之一。身处这样的展览,不由让人们驻足思考自然与文明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本次展览的初衷——通过展现出的自然崇高之美与曼妙奇趣,启迪观众思考他们当下对自然的看法。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课题,在这个展览中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奇妙的结合来自策展人马克·让森的独特视角。

策展人马克·让森

马克·让森是知名植物学家,也是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馆的前负责人,现任马拉喀什(Marrakech)马若雷勒花园(Jardin Majorelle)植物学主任。常年沉浸在植物学研究的马克·让森深知植物的优雅之处,因而能够将植物学家视角与Chaumet历来所坚持的自然主义创作思路完美结合,策划出这次意义非凡的宏大展览。

「植艺万千」艺术大展现场
「植艺万千」艺术大展现场

历时4年时间,Chaumet为本次大展筹措了创作跨度近7000余年的400多件珍贵展品,这些展品由不同时代的大师们创作,来自包括卢浮宫等逾70余家展览组织和个人,如此大规模的筹备,Chaume的号召力之强可见一斑。「植艺万千」艺术大展可以说是珠宝界目前独一无二的艺术大展了。此次大展于2022年6月16日至9月4日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 de Paris)举办。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本次「植艺万千」艺术大展还邀请到了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蒋志进行植物与创作的对话。蒋志先生一直处于当代艺术创作一线,非常关注当代社会与文化下的各种议题,擅长在人们熟知的要素中提取灵感完成创作。植物一直是他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持续关注与「植艺万千」大展的主题高度契合。

本次展览也展出了与蒋志对话的短片,也体现了Chuamet一贯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中国艺术的持续关注。

艺术对话Chaumet X 蒋志 https://www.zhihu.com/video/1537570311909842945

尾声

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植物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基石,它们将太阳能量固定为我们所能利用的形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艺术中的植物则是人类对自然的反映,通过意识的加工,将自然植物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以不同的方式展现自然之美。

我在设计中一直就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思考习惯,就像探案一般抽丝剥茧,在设计调研与创作分析的阶段喜欢寻找灵感之间底层规律、内在联系,每每把握到一条线索都会兴奋不已,对我来说这也是设计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

科学、自然、艺术与人本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次展览将这种联系以艺术品对话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顺着展览、沿着时间纵览文明长河中对植物的描绘,以一种更宏大的视角去感受自然、植物在文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我们的意识对它们的回响。这种天人对话的展览形式,光是想着都让人激动不已。在众多奢侈品展览中,实在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