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近日连降小雨,这雨如思愁一样惹人烦。
昨天下午天气放晴,心情也豁然开朗,我们打算去水库钓鱼「进货」。谁知道经常走的一条路,汽车走到上面就打滑,这有点邪乎,差点就回不来了。
水库有个30度斜坡,平时车子都能安全抵达湖边。 连日降雨,湖边的水泥路面腐草附着稀泥、青苔让车轮抓地没有力,车子直接就溜下坡,刹都刹不住,幸亏下面的路面有缓冲带,这才没有冲到湖里。
海口不仅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淡水资源也容易让钓友倍感幸福。湖里的罗非鱼总是在疯涨,四小时就可以钓到20斤。就当我们满载而归的时候,担心的事情来了。
车辆下去容易上去难。车子行驶在腐草淤泥堆积处不停空转,不管怎么踩油门都上不去。幸亏偶遇几个村民帮忙推车,他们吸了几口汽车尾气,稍稍使了一把劲,车子就驶出了烂路。于是,我们赶紧散出一包华子。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包华子没有在过年期间散给我村的村民,结果散给外地帮忙的村民,关键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开豪车来钓鱼啊。当然,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功路上,离不开三两个人相助。否则,你还会在烂泥里面打滚,关键是你得舍得华子。
海边对家具的侵蚀比较大
问题根源在于海口这些天连续降雨。冷空气过琼州海峡,海口天气骤冷,水雾遮蔽整个城市,有时候感觉这雾气太重了,城市兜不住了,就变成了小雨。我的一个本地朋友跟我说,烦死了,天天这种天气,都不好散步。
潮湿的天气也会侵蚀到每一个家庭,「灾难」触手可及,我家的墙壁就有明显几处「鼓包」,用手轻松一拨水泥涂层,里面都是白色结晶体。我放了一把在嘴里尝了下,比盐还要咸。 谁装修的时候把盐填充在墙壁了?
墙壁遭不住,更不用说家具家电。在保质期里面,海口人的家电更容易损坏。我有台电视每年播放不到两次,其中一次是春晚的时候开机,三年之后画面就模糊不清,我一怒之下就扔了这台电视机。我还有一个有钱的朋友,全屋卡萨拉蒂的家电,配置齐全就回北京,几年都没有住过,我现在真担心这些家电会坏。
回南天,墙壁被侵蚀,里面都是结晶体
雨水过度饱和之下,沥青铺设的路面会被车辆碾压之后出现大大小小的坑。如果市政修补来不及,司机车速太快通过这些路面就有可能损伤轮胎。昨天我钓鱼回来的路上就发现秀英大道及海榆中线就有不少坑,好在坑不算太大。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湿冷天气不是海口冬天的主题,这样的天气最多持续一周左右就会升温。升温太猛也麻烦,从20度一天升到30度,室外热浪往家里一吹,冰冷的地板,墙壁立马挂上水。 整个家里就会湿漉漉的,像一条落水狗从水里爬上来一样,身上一抖都是水,很快地上也会有一摊水 。不管你怎么拖地,只要有热风进来,都会连绵不绝的水珠。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关紧门窗,据说有条件的家庭不断抽湿,或者开空调制冷模式,这样情况会好转一点。
这天气叫「回南天」。反正我觉得海口的小孩应该在物理方面要比大陆的小孩学的好,这里面知识点太多了。
海口早茶及下午茶很丰富
这样的日子,你穿的衣服都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不见太阳的时候,海口人是非常想念阳光的味道。一旦阳光来的太猛,海口人又接受不了。相反,这样的天气温差变化,却给了很多海口媒体无穷想象空间,他们在标题上一惊一乍,语不惊人死不休,恨不得道出海口人所有的心酸。
所以,很多人来海口发展或者买房,第一顾虑就是,海口的天气太潮了,不如三亚好。湿冷天气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我给出的建议很明确,如果是求学或者工作,你还是来海口吧, 至少这里有冷暖,让你感知周围环境在发生变化,这是生活的细节。
我还有一个朋友,作为人才引进在海口有一个不错的岗位。她最后拒绝的理由,海口太潮了,担心水土不服。
我差点就点破,当初我们在武汉上学,冬天盖两床被子垫两床被子,一个晚上都捂不住热气了,早晨起床掀开棉絮,床板上面一层水,这还不是湿冷天气造成的?武汉天气的湿冷是真的冷,雨夹雪天气,雨点打在手上,类似一把刀扎进骨头。等到天气放晴了,家家户户珍惜来之不易的太阳,纷纷把被子拿出去晒。晚上睡觉闻着被子焦糊的味道,品出幸福的滋味。这样的天气都过了几十年,害怕海口一年十几天的湿冷天气?
好天气坏天气都是相对而言,一地风物养着一地人。广州也有同样的湿冷天气,甚至梅雨天气一连几个月,外地人去广州还真不适应,这妨碍广州的房价下降了么,妨碍广州人才引进了么?广州吸引外地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城市机遇,他们在这个城市打拼的获得感,探寻到了自身价值。
作为人才引进,同样的政策给到海口或者广州,估计大部分应该选择是广州,因为广州更成熟,选择带来的风险更低一些。所以湿冷天气只是一个伪命题。
海口要想吸引更多人来发展,最大的保障应该是营商环境的提升。外地人投资有保障,买房没有陷阱,工程没有拖欠等等。再比如,湿冷天气造成路面破损,市政就应该及时修补,这些都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
前几日我还看到有人在地下车库跑步,室外跑步不方便,那就改变锻炼策略,这有什么难?坏天气不是偷懒的借口,更不是求上进求发展的绊脚石。
( 作者简介:网红经济研究者,自媒体撰稿人,区域经济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