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钓鱼

想钓花鲢却总上白鲢?并非花鲢难钓,是很多人没说到点子上

2024-10-10钓鱼

导语

鳙鱼又有着一个非常亲切的名字花鲢,和鲢鱼经常生活在同一片水域中并且经常会同鲢鱼混合,并不影响彼此生存状态。

因此有时候钓鲢鱼会钓到鳙鱼,甚至在一些水域中滋生得很厉害的鳙鱼会让钓鲢鱼的人钓到更多的鳙鱼。

但是并不会因为有很多鲢鱼就会和花鲢混淆,而导致人们在钓鲢鱼的时候效果不好。

所以现在有很多钓友会尝试钓花鲢,甚至很多人都非常希望能够见到几条花鲢的身影,但是往往会有很多人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钓到过一条花鲢。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疑惑,有的人甚至认为这就是一种倒霉气,在大家都想钓花鲢的时候,照样能把自己手里的杆子给钓到白鲢手里。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钩到花鲢呢?

白鲢和花鲢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们要去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大家在垂钓的时候,为什么总会上白鲢。

其实这个问题和我们想要钓什么鱼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在我国咱们身边的水域中大多数都是白鲢。

而且白鲢和花鲢都属于同一个科,同一个属,都是属于梁子鱼科,梁子鱼属的一种。

所以两者之间更是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而且还可以通过物种之间的基因关系进行交配,并且培育出杂交种,这就说明它们两者之间有着很高的一致性。

并且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其实在我国很多水域中所养殖的鱼类大部分也是杂交种,像是什么俄罗斯鲟、阔嘴鳄龟等。

所以这些杂交种在我国大量繁殖并不是偶然的现象。

两种鱼之间之所以会有很大的区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自身的特性上。

首先从食性上来看的话,两者之间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白鲢主要是以微小有机物体为食,比如说一些浮游植物、藻类等。

而且白鲢的消化系统非常特殊,它的肠道非常长,而且食道内还有腮耙,可以起到对食物的搅拌作用,让鱼能够更好地进行消化吸收。

而且这样的特性对于它的食物选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白鲢大量觅食的时候,它们的嘴巴往往都是处于闭合状态,在水面上不停地上下起伏,以此来提高摄食效率,仅靠水流的冲击力将浮游物带入体内进行消化吸收。

而且这种方式还能够节省能量消耗,提高摄食效率。

但是对于鳙鱼来说,它们所摄食的对象相当于一些体积比较大的生物,比如说一些昆虫、虫卵、以及一些小型的动物等。

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交叉性的,虽然它们各自都有一些偏好的食物,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可以用相似的饵料钓到两者之间的。

这就导致我们在钓鱼的时候无论是用什么样的饵料,都可能会被捕上白鲢或者是花鲢。

其次从游泳习性上来看,由于两者之间的体型大小和生理结构不同,虽然生活习性上会有所重合,但是往往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一般情况下,花鲢由于体型较大,所以它们主要分布在水域比较深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我们常常发现它们会在水面上下浮动,以此来摄取水中的浮游物,这时候它们大多会选择一些温度较高,水流较缓的位置。

并且当我们用拉饵时,常常会看见它们那庞大的身躯冲出水面,并且发出很大的声响,这时候它们才会策动翅膀下沉,同时也会将口中的饵料一并带入身边,不久后就会看到浮漂动一下。

而白鲢普遍较小,它们通常在水面下层进行活动,一般是在水层比较淺的位置,主要是由于它们体型较小,所以需要通过快速游动来提高摄食效率,同时也比较擅长利用环境中的障碍物来提高隐蔽性。

由于我们在钓鱼的时候,会经常改变施钩深度,其实这是不太准确的。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准确地了解白鲢和花鲢如今正在处于怎样的位置,所以很难去判断到底何时应该用多大的深度施钩。

怎么才能成功钓取花鲢?

1、饵料。

一方面,由于花鲢和白鲢都属于同一物种,所以在饵料方面也可以使用相同的饵料进行垂钓,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实际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种类鱼类口味的不同,使用一些专门针对性较强的饵料,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的钓获成功率。

像是鳙鱼方面,可以选择使用一些粉状饵料,其中包括玉米面、麦麸、豌豆粉、螺蛳粉、大米粉等物质,这些粉状饵料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可以吸引鳙鱼前来觅食,增加上钩概率。

同时,还可以搭配一些颗粒状饵料,如小米、玉米粒等,可以增加饵料体积,模仿浮游生物,诱惑鳙鱼前来捕食,提高钓获成功率。

而对于白鲢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使用一些较为绵软的饵料,如蚯蚓、蚂蝗等活饵或者潮虫、蛤蜊等鲜活海鲜作饵,这些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白鲢前来觅食。

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小颗粒状饵料,如小米、小麦粒等,可以通过下沉到水底后慢慢被吞咽,提高钉获成功率。

2、撒窝料。

撒窝料是垂钓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目的就是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材料和不同状态的撒窝方式,让鱼儿更好、更快地沉降到底部,从而提高我们的钓获成功率。

撒窝料可以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静态撒窝,即是在水面上撒下一层薄薄的撒窝料,让鱼儿逐渐沉降并被吸引过来,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浅水区或者缓流区域。

另一种状态则是动态撒窝,即是通过抛投、游动或者其他方式将撒窝料推进水中,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扰动,使得鱼儿更加主动地游过来觅食,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深水区或者流水区域。

具体需要用什么样的撒窝方式,以及撒窝多少,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比如说天气情况、水温、水流速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鱼儿的活跃程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调整水深。

现实中,没有一个标准能够清晰地告诉我们应该钓多深才能成功钓取目标鱼类,因为不同种类鱼类对水深的需求是不同的,而这个需求常常受到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因此会有所波动。

比如说气温变化可能导致鱼儿活动更深或者更浅,而季节变化则可能使鱼儿偏好不同深度的位置,因此想要保证我们的钓获成功率,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施钩深度。

结语

在垂钓过程中,无论是饵料、撒窝和钩水深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化和调整,否则可能会导致我们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