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身

跑步20年,发现一个跑步新方法,轻松跑完10公里

2024-02-13健身

好几个对我说,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其实只瘦了一点点,而这一点点的功劳,除了饮食上的调整,更多还是跑步所带来。

近年跑步,算是能基本坚持。 之所以是基本,原因是惰性的力量和身体偷懒的能力超过了想象。 有时候是真不愿意跑,只要能找到理由,就放弃了跑步。

后来想,或许这是身体本身需要这个理由,那就成全了吧。

但这事很容易形成惯性,进而变成滑坡,弃跑多了,打断了趋势,增强了懒惰的拉扯力,人就颓了。

当意识到要颓,于是又一次奋发。人就在这样一个螺旋里循环,正反两股力量反复角逐,各有胜负。

为什么会产生惰性,或者说有畏难情绪?我想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这一阵调整了跑步的方式,收获不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惰性,而且提高了跑步的愉悦感。

就拿跑10公里来说,不算难,但绝非那么容易。尤其对于跑步不久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不仅仅是身体上,还有精神上。

以前跑10公里,我的方法是尽可能保持匀速,一公里一公里推进,这样也能完成,也谈不上多累。前段时间左膝盖隐隐作疼,自己判断是肌累伤,需要休息。休息几天又开始跑,在跑的过程中,膝盖又开始疼痛,只有停下来走,走一走不疼了,又跑一阵。 就这样采用「跑、走、跑、走」的方式完成了10公里。

结束之后,去医院检查,没有问题。

但这种跑走结合的方式却让这个10公里变得更轻松,再用这个办法跑半马,也不累。

我想找到科学依据,把这个事情弄清楚。

长期的长跑对身体有益有害,而潜在最大的伤害是人在跑步时,抬脚再触地,加上速度冲击,力量可以达到体重的2.5到3倍,而且速度越快,膝盖要承受的重量和磨损越大。这样跑10公里,基本上有两万多次膝盖冲击,就算是铁打的膝盖也会受伤。

膝盖会受伤一方面是因为冲击和磨损,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

对于跑步的人来说,大多数时候还是有配速和成绩的执念,这个执念甚至是不知不觉的。为了提高配速,只有加速跑,这样在跑的过程中, 心肺其实无法给腿部的肌肉、关节和肌腱输送足够的血液和养料让它们及时恢复,这样累积冲击的损害就会很大。 而大多数时候,长期跑者内心的执念、习惯的保持、跑友的影响等等,会让他们在享受内啡肽带来的短暂愉悦中,忽视或忍住疼痛的伤害,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

采取「跑、走、跑、走」的方法,跑两公里,走路半分钟,再跑两公里,再走路半分钟 ,在这种节奏下,膝盖的承重得到了充分的缓冲,走路时心肺功能可以充分给腿部输送血液和养分,同时也帮助肌肉放松,这样跑10公里的难度下降了,也起到了锻炼的效果。

跑步,不是能跑多快、成绩有多好,而是如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受伤,这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