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为什么中国菜这么油腻,但是中国人口肥胖率没有美国那么高?

2024-02-12美食

这个问题其实要从中美两国的营养素摄入量、饮食结构和人体遗传基因等维度来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对比看下推荐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对比:

  • 从能量的摄入来说美国的推荐摄入量会略高于国内;

  • 国内还是米面饭等主食占比较高,所以碳水化合物占比均值会略高;

  • 而中国人普遍食盐较多,口味偏咸这也就导致了钠的摄入略高;

  • 糖的角度来说,那可是老美的最好,但凡一个东西做的齁甜就是他们喜欢的,江浙朋友来了都摇头;

  • 我们再来简单对比下中美两国的高中生吃什么:

    中国高中生的日常午餐结构:

  • 主食:通常包括米饭或面条,这些是中国饮食中的传统主食。

  • 蔬菜:至少一到两种蔬菜,如清炒或炖菜,重视蔬菜的多样性和新鲜度。

  • 肉类或蛋白质来源:可能包括瘦肉、鱼、鸡、豆腐或鸡蛋等,通常是炒或蒸的形式。

  • 汤:许多学校餐厅会提供清汤,如蔬菜汤、骨头汤等,以增加餐食的液体摄入。

  • 水果:午餐后可能包括时令水果作为甜点。

  • 美国高中生的日常午餐结构:

  • 主食:可能包括三明治、披萨、汉堡或意面等,这些食品易于大规模制备且受学生欢迎。

  • 蔬菜:常见的有生蔬菜条(如胡萝卜和芹菜)、沙拉或罐头蔬菜。

  • 肉类或蛋白质来源:午餐肉、烤鸡、鱼柳或豆类产品等,有时作为主菜的一部分提供。

  • 水果:鲜果或罐头水果,提供维生素和纤维。

  • 饮料:牛奶是学校午餐的常见饮料,此外也可能提供果汁或水。

  • 对比:

  • 营养均衡:两国的学校午餐都旨在提供均衡的营养,但具体的食物选择和烹饪方式不同。中国高中生的午餐更倾向于传统的中式烹饪,强调全谷物、蔬菜和适量的蛋白质。美国的学校午餐则可能包含更多的西式快餐选项,但近年来也在努力提供更多健康的选择,如全谷物产品、更多的蔬菜和水果。

  • 食物多样性:中国学校午餐的菜品种类通常每天都会有所变化,以保证学生可以摄入多样化的营养。美国学校午餐也提供多样化的菜单,但菜品的重复率可能较高。

  • 从整体看两国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对比:

    美国

  • 饮食习惯:美国人的饮食特征是高脂肪、高糖分、高热量。USDA的报告显示,从1983年到2000年,美国人的平均卡路里摄入量增加了近20%,其中肉类消费大幅上升,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摄入量也显著增加。快餐的销售增长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快餐食品约占美国人平均饮食的11%。

  • 身体活动:美国人的身体活动水平较低,与肥胖率高有直接关系。仅有20%的工作需要至少中等程度的体力活动,这一比例在1960年是50%。社区和工作场所可以通过提高食物和饮料的营养质量,以及创建或改善环境以促进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方式,来鼓励人们增加身体活动。

  • 社会和环境因素:美国不同地区的肥胖率存在差异,南部和中西部的肥胖率较高城市与乡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差异、食品可及性和质量、以及交通和步行的便利性等,都对肥胖率有着深远影响。此外,食品沙漠现象(即某些地区缺乏获取健康食品的渠道)加剧了肥胖问题。

  • 中国

  • 饮食习惯和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强调的是平衡和多样性,即使食物看似油腻,但整体饮食结构包括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这些食品含有丰富的纤维,有助于控制体重。

  • 饮食方式:中国饮食中大量使用烹饪方法如蒸、煮,即使炒菜也常常伴随着大量的蔬菜,这与西方烹饪中大量使用烤、炸的方法不同,后者往往导致更高的热量摄入。

  • 活动水平:相对较高的日常活动水平也是中国人口较低肥胖率的原因之一。尽管现代化进程中活动水平有所下降,但许多中国人仍然保持着较为活跃的生活方式。

  • 所谓的中国菜油腻其实只是料理手段的关系,而老美是真的吃的甜啊。要这么对比其实是油和糖之间的对比。糖和油在日常饮食中的不同作用对肥胖的影响是显著的。糖尤其是添加糖,很容易导致过量摄入能量,因为它们增加了食物的口感吸引力而不易产生饱腹感。油脂虽然也是高热量的食物,但其在饮食中的作用与糖不同,因为适量的健康脂肪是必需的,对维持身体功能和健康有益。不过,过量摄入油脂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也会增加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控制添加糖和不健康脂肪的摄入,是预防肥胖和促进健康饮食的重要策略。

    虽然糖本身并不是由美国「发明」或「创造」的。糖(蔗糖)的生产和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的印度就已经开始提炼糖。随后,糖的生产和消费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但美国在糖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加工食品的兴起:美国是加工食品产业的先驱,这些食品通常含有高量的添加糖,以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随着这些产品的全球普及,糖的消费量随之增加。

  • 软饮料和快餐文化:美国的软饮料和快餐文化对全球范围内糖的消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软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添加糖,而快餐则通常与甜品和含糖饮料一同销售,这些都促进了糖的消费。

  • 营销和广告:美国公司在营销和广告方面的创新,尤其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市场营销策略,极大地推广了高糖食品和饮料的消费。这些策略包括使用吸引儿童的包装、广告和与流行文化人物的联名,从而影响了全球的消费习惯。

  • 农业政策:美国的农业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糖的消费。政府对某些农产品的补贴(如玉米),导致高果糖玉米糖浆等糖替代品的成本降低,这些糖替代品广泛用于加工食品和饮料中,进一步推高了糖的消费量。

  • 中国菜就像是功夫电影里即便看起来「油光锃亮」,但其实是以蔬菜为主,搭配适量的运动,保持了「身材」。美国菜则像是好莱坞大片,特效全开,糖和油的大量使用就像是爆米花场面,让人欲罢不能,但长期下来,可能会发现「体重」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