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美好生活在云南|土陶罐中茶飘香,会泽小罐炕茶再「回归」

2024-05-21美食

一方宁静雅致的小院、一个温暖的火炉、一小撮纯正清香的茶叶、一壶滚烫的开水、一个小巧的土陶罐、几盘精致的点心零食、三五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围坐炉边,品炕茶、尝小吃、聊人生、享受小城慢时光,这是每个忙碌的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在曲靖市会泽县风景秀美的以濯水乡,这里的会泽小罐炕茶体验馆,给人精神和舌尖上的享受。

来到马开黎的会泽小罐炕茶体验馆,小院的古风装饰、灶上的炉火和悬挂的「黑茶壶」相映成趣。炉火正旺,马开黎娴熟地拿起一个陶制小罐,在火上烤三四分钟,待陶罐充分受热后,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小钳子往陶罐里放一小撮茶叶,在火上继续烤。不到一分钟,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马开黎摇晃陶罐,直到茶叶泛黄,倒入滚烫的开水,「滋滋」的声音从陶罐里冒出,茶叶浓郁的香味瞬间充满整个屋子。

本就滚烫的开水遇到陶罐里已经炕得泛黄的茶叶,瞬间翻滚沸腾。大约又过了一分钟,马开黎把陶罐从火塘里拿起,把罐里的茶水倒进茶杯,请客人们品尝。

「今天又尝到了久违的炕茶了,这个茶炕出来黄澄澄的、香喷喷的,与泡茶直接是两回事。」前来品茶的唐吉刚抿一口茶,十分享受地说。

马开黎告诉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他从小就看着爷爷在火塘边炕茶,到父亲这一辈,仍然喜欢用土陶罐炕茶饮茶,饮一口在嘴里,持久留香。长大后,小罐炕茶的香味让他时时惦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家已经没有了火塘,小罐炕茶濒临失传,一项民间传统茶道文化即将消失。

为了把小罐炕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2009年,马开黎在者海镇创建了小罐炕茶厂,研发了一种灯笼形的大型土陶罐。这种土陶罐用会泽本地的耐火泥烧制而成,陶罐的中间装有一根可以转动的轴,把陶罐架在煤气灶上,转动陶罐,烧到合适的温度,放入茶叶,像烤爆米花一样边转动边烤,炕至茶叶微黄后出炉,再包装密封。客人拿到后,直接用开水冲泡就可以饮用了。这样炕出来的茶既方便冲饮,又保留了古老的小罐炕茶的清香,深得顾客青睐。

「炕茶用的土陶罐必须是会泽本地的耐火土陶,是我们专门设计的,大小刚好能满足加工需求。每罐茶控制在一斤到两斤之间,茶叶在罐里面均匀翻滚,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非常均匀,可以达到类似用手工烤出来的效果。在罐子预热的情况下,一罐茶一般要烤三到五分钟,消费者在喝这个茶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炕茶特有的茶香。」马开黎说。

有了土陶罐和茶叶的「双向奔赴」,马开黎的小罐炕茶赢得了顾客的广泛认可。2011年,马开黎为自己研发的炕茶土陶罐申请了国家专利。如今,他的小罐炕茶厂生产的炕茶有高、中、低档十多个品种,小罐炕茶不仅在会泽的土特产店里售卖,还销售到上海、深圳、甘肃、贵州等地,每年能实现销售收入600万余元。

2019年4月,会泽小罐炕茶制作技艺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记者了解到,马开黎的小罐炕茶厂为周边群众提供了15个长期用工岗位,100余个临时用工岗位。「我负责的工作是摇罐子、炕茶叶,已经在这里工作15年了,现在工作熟练了,也能准确掌握炕茶的火候,一个月工资有2000多元,手上活计不累。」小罐炕茶厂务工群众朱焕英说。

为了做出更高品质的茶叶,马开黎租下了会泽县五星乡茶花箐2000多亩的高山茶园,作为小罐炕茶高端茶叶的原材料基地。「这一片茶园远离城市,品质非常好。这片茶园生产的茶都是用来做高端茶叶,主要销往上海、北京、深圳,有利于我们走高端路线。」马开黎说。

在会泽县五星乡的茶叶制作基地,群众采来的新鲜茶叶经过简单的晾晒后,要用特制的大锅进行手工翻炒、反复揉搓、晾晒、压制,制作成高端的「会泽荒野茶」。「这是制作出来的晒青茶,还可以制作成白茶、红茶,都是高端茶叶,每市斤可以卖到700至800元。」马开黎说。

据了解,马开黎租下的茶园每年付给村里6万元的租金,用来充实村集体经济。每到采茶季,附近的群众上山采茶,他按照每斤20元的工钱支付,群众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的工钱。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代玉春 秦本林 摄影报道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