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无声的「刺客」—如何早期洞察糖尿病肾病?三药联合治糖肾是上策

2023-12-09健康

糖尿病相关肾病,简称「 糖肾 」(CKD)是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个并发症。

它是高血糖、血糖波动与超重肥胖联合作用的结果。

一、早筛查早发现

蛋白尿作为CKD早期临床表现之一,常常没有症状,但它是识别早期肾脏病变的敏感性指标和CKD快速进展的预测因子。

T2DM患者处于早期蛋白尿阶段时,通过积极干预可以控制、甚至逆转肾功能损害。

有研究发现,64%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从微量白蛋白尿逆转为正常白蛋白尿,其中,T2DM合并CKD患者逆转至正常的 6 年累计发生率为51%。

此前,医生运用降糖、降脂药,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普利/沙坦类药物)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列净类药物),可抑制肾脏纤维化,但治疗效果仍不太理想。

近日,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可让中国患者肾脏复合结局风险显著降低52%。

二、了解CKD风险与分期

糖尿病相关肾病分为5期 ,第1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第2期为间断的微量白蛋白尿期,第3期为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期,第4期为大量白蛋白尿期,第5期是肾功能衰竭期。

在第3期和之前,肾脏功能都可逆转,第4期时只有一部分患者可逆转,到第5期发生尿毒症完全不可逆转。

据统计, 我国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肾 ;在尿毒症患者中,有52%的人由糖尿病相关肾病引起,患者必须透析,且5年生存率较低,糖肾可以缩短寿命16年,对生命健康威胁很大。

近20年来,临床上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进行治疗。

二者联合用药可使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发生率降低近50%,但残余风险仍然较高。

比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以降低血压、控制蛋白尿,抑制肾脏纤维化,但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短暂下降、血压偏低的症状。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减少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少蛋白尿,但有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的风险。

三、三联组合治糖肾是上策

在近期召开的2023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研究: 非奈利酮可让中国糖尿病相关肾病患者的肾脏复合结局风险降低52%,较全球人群可实现更大的肾脏获益。

这项研究是国际大型Ⅲ期临床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共纳入全球47个国家7437例2型糖尿病相关肾病患者,中国亚组共纳入325例患者。

FIGARO-DKD中国亚组患者基线特征

与安慰剂相比,非奈利酮让中国患者和全球总人群在治疗第4个月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分别下降39%和32%。

此外,同期另一项Ⅲ期临床研究也显示, 非奈利酮使主要肾脏复合结局 (肾衰竭或死亡)风险下降41%;使心血管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衰住院)风险降低25%。

非奈利酮是第3代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与其他药物的治疗机制不同,能够更精准地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激活, 具有更好的保护心肾作用

目前,非奈利酮已被列入【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同时还获2023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等的推荐,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治疗。

有研究人员提出, 这三种药物是管理糖肾的「金三角」 联合应用能使糖尿病相关肾脏病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四、糖肾预防才是硬道理

肾脏发生病变一般没有症状,糖友需每半年检测尿蛋白水平,若发现有微量蛋白尿,要积极治疗,尽早干预逆转。

一般在第3期或之前,糖肾患者均可正常饮食,每天摄入优质蛋白,以每公斤体重摄入8克蛋白为换算标准,盐的摄入量低于6克,水的摄入量在1200毫升~1500毫升。

如果糖肾发展到第4期、第5期,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遵医嘱调整蛋白质、盐和水的摄入。

此外,要坚持适度运动,并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染、避免感冒发烧,控制好体重、血糖、血压、血脂。

我国T2DM患者CKD的防治迫在眉睫,早筛查早干预对延缓CKD进展、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三联治疗可改善多重危险因素,延缓、逆转蛋白尿进展,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为T2DM合并CKD/蛋白尿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支柱」。

期待「三联」药物治疗,能够惠及我国更多T2DM合并CKD/蛋白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