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技术不断更新,其临床应用与时俱进,在脑卒中领域的诊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常用脑影像技术在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指南】主要针对脑血管病常用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1)对临床考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首先完成急诊头颅CT,排除脑出血(A级证据,Ⅰ级推荐);
(2)平扫 CT(NCCT)是监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恶性脑水肿以及出血转化常规选择的影像检查方式(A 级证据,Ⅰ级推荐);
(3)对发病24 h以内的AIS患者,急诊多模式CT成像对血管再通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发病4.5 h以后的,建议进行该检查(A级证据,Ⅰ级推荐);
(4)对临床考虑TIA 诊断的患者建议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检查排除脑梗死;对AIS患者, MRI/DWI检查在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方面优于NCCT(A 级证据,Ⅰ级推荐);
(5)CT灌注成像(CTP)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可评估缺血低灌注区域,帮助区分永久性的梗死和可逆转的缺血半暗带(A级证据,Ⅱ级推荐);
(6)对于超时间窗(>4.5 h)及醒后脑卒中患者,可应用CT或MRI评估是否存在灌注成像不匹配,选择适用于溶栓治疗的患者(A级证据,Ⅱ级推荐)。
脑出血
(1)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首选CT检查(A级证据,Ⅰ级推荐);
(2)脑出血24 h建议进行CT复查,明确血肿是否扩大(B级证据,Ⅰ级推荐);
(3)CT 平扫(密度不均匀、漩涡征、低密度征、黑洞征和液平面征)或)CT 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上的点征,可预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B级证据,Ⅱb级推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对临床怀疑SAH的患者,推荐尽快应用CT检查明确诊断(A级证据,Ⅰ级推荐)。
脑动脉狭窄
(1)对AIS应根据临床诊疗需要和医院条件,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颅内外血管情况(A级证据,Ⅰ级推荐);
(2)建议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 MR VWI)检查,帮助分析头颈动脉狭窄的病因(A级证据,Ⅰ级推荐)。
动脉夹层和脑动脉炎
(1)对疑诊头颈动脉夹层的患者,头颈CTA、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HR MR VWI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A级证据,Ⅰ级推荐);
(2)对疑诊脑动脉炎的患者,三维时间飞跃法MRA (3D‑TOF‑MRA)和 CE‑MRA 具有一定帮助,建议有条件的医院,进行HR MR VWI检查(A级证据,Ⅰ级推荐)。
侧支循环血管评估
侧支循环评估,根据医院条件,可以采用CTA(单相、多相、4D‑CTA)、灌注影像(CTP、PWI)、DSA方法来评估(A级证据,Ⅰ级推荐)。
动静脉畸形及其他血管畸形病变
(1)有条件的医院,对脑出血患者,建议行CTA检查除外可能引起继发性出血的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B 级证据,Ⅱ级推荐);
(2)对确诊SAH的患者,推荐行CTA或DSA检查,以确认潜在的动脉瘤或其他血管病变(B级证据,Ⅰ级推荐);
(3)包括SWI和磁共振增强检查在内的MRI有助于静脉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B级证据,Ⅰ级推荐)
以上内容来源: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常用脑影像技术在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4, 57(3): 20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