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重视精神卫生 ,强化服务网络,点亮精神障碍患者希望之光

2024-09-23健康

作者:武金玉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

现如今,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已高达1亿,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超过640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数达110万。与此同时,精神疾病的疾病负担也随之水涨船高。世界卫生组织推算,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2012年到2030年期间,精神疾病将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缩水超过9万亿美元。这表明,精神疾病不仅对患者个人构成严重威胁,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作为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的重要「基石」,当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提高思想站位和防范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着力推动形成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发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中,具体提出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提高群众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和措施,包括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干预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落实重点精神疾病防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等,这就要求我们对标最高、聚焦最好,早谋划、早落实、扎实推进。

在深化精神卫生专科体系建设、构筑全方位服务网络中,需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服务的全面覆盖与高效运行。 具体而言,应强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核心地位,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要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上引领行业发展;还要推动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使其成为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补充,特别是在急诊、重症及共病管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要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精神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提供初步筛查、干预及转诊服务,确保精神卫生问题得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此外,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这些机构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给予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如心理咨询、心理诊疗、危机干预等,有效缓解社会心理压力,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通过构建这些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网络,有助于实现精神卫生服务的城乡全覆盖,提升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性。

在促进跨学科融合创新上,精神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提升。 因此,加大对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精神卫生专业教育,提高入学门槛,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跨学科合作亦是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积极促进精神科与神经科、心理科、社会科等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诊治、康复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跨学科融合创新,不仅可以提升精神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优化服务模式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精神卫生」已演进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地域限制,才能真正实现优质精神卫生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通过建设在线咨询平台、心理测评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服务。同时,必须加强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不受侵犯。

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互联网+精神卫生」的多种应用场景,如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心理健康状态、AI辅助诊断与治疗等。这些新业态、新创举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新体验。

在强化社会支持与保障、构建和谐共融的社会环境上,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精神卫生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齐抓共管。 因此,只有加大政策引导与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精神卫生工作的地位、职责和任务,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增强公众意识则是构建和谐共融社会环境的关键。通过广泛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运用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传播正能量信息,消除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和歧视,方能实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营造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各界还要着眼于「弱有所扶」,全面打造和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以有效地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通过建立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患者给予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支持;同时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和重新融入社会及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