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五岁孩童腹痛呕吐之谜:幕后竟是凶险脑肿瘤

2024-07-12健康

五岁的小迅(化名),近期频繁出现腹痛与呕吐的症状,起初,家人误以为这是由不良卫生习惯引发的肠胃炎,但经过长达两个月的针对性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非但未改善,反而日益加剧,持续的病痛让全家笼罩在忧虑的阴影中。

在地方医院辗转治疗后,小迅的病情仍未见起色。此时,一位神经外科医生意识到问题非同小可,果断建议进行头颅 CT 检查。这一决定,揭开了真相的一角 —— 小迅脑内竟藏着一个体积庞大的肿瘤。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小迅的父母难以置信这个一向充满活力与笑容的孩子竟会罹患如此严重的疾病。他们带着最后的希望,找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张茂营主任医师。

脑肿瘤深居要害 手术团队面临巨大挑战

张茂营在仔细研究小迅的影像资料后,面色凝重地指出,该肿瘤位置极为凶险,隐匿于后颅窝脑干背侧,自四脑室导水管开口蔓延至颅颈交界处的颈 1 位置,且通过侧隐窝向两侧扩展,侵入桥小脑区,体积巨大且位置关键,与脑干、血管及神经紧密交织,手术难度空前。

经精确测量,小迅后脑深处的肿瘤尺寸巨大,达到 6.4x5.4x5.1 厘米,对于年仅五岁的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面对挑战,张茂营主任以坚定的态度向家属传递希望:「尽管肿瘤巨大复杂且风险极高,但凭借我们的先进设备和精湛技术,我们有能力将其彻底清除,为小迅的生命开启新的篇章。」这番话极大地鼓舞了小迅的父母,他们决心与肿瘤抗争到底。

鉴于肿瘤位于大脑的核心区域 —— 脑干,这一生命中枢控制着呼吸、心跳、意识等关键功能,且周围布满颅神经和复杂结构,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尤其对于体重不足 20 公斤、血容量有限的小迅来说,这更是对医疗团队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极限考验。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精心准备,医疗团队为小迅制定了个性化的精细微创手术方案,并辅以先进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为手术提供了精准的「导航」。经过六小时紧张而精细的操作,肿瘤被成功切除,小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术后,小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迅速康复,腹痛与呕吐的症状彻底消失。病理结果显示为室管膜瘤,通过手术的彻底切除以及后续的标准化放疗或联合化疗,小迅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 83% ,十年生存率也有 64% 。对于特定类型的肿瘤,五年无进展生存率更是达到了 79% ,总生存率接近 95% 。即便是在全切后未接受放疗的情况下,其十年无进展生存率也能达到 45.1% ,十年总生存率依然高达 82.3%

张茂营强调,针对室管膜瘤的肿瘤基因检测与分子分型,对于预测预后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无故呕吐 警惕室管膜瘤

儿童室管膜瘤,作为儿童脑肿瘤中的一类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占据了整体儿童脑肿瘤的显著比例,约为十分之一,特别青睐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且男孩的发病风险略高于女孩。尽管目前关于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尚未完全揭示其全貌,但医学界普遍认为,遗传基因与外部环境因素在室管膜瘤的发生与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室管膜瘤的生长过程往往较为隐匿,初期可能悄无声息,缺乏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张茂营主任医师特别指出,由于儿童室管膜瘤的早期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呕吐、步态不稳、嗜睡等,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难以直接指向特定的疾病,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孩子难以准确表达自身感受,使得早期发现变得尤为困难。

因此,家长们应成为孩子健康的守护者,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觉性,细心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持续性精神状态不佳、语言障碍、斜视、夜间异常哭闹并伴有头部拍打动作(可能是疼痛不适的表现)、头围异常增大、频繁且难以缓解的呕吐,或是日常活动中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等警示信号,应立即提高警惕,并尽快带孩子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及时的专业评估与检查是早期发现儿童室管膜瘤并启动有效治疗的关键步骤。张茂营强调,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生能够为孩子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机,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讯员:张灿城)

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