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小小鱼刺也能引发「血案」!吃鱼时警惕被鱼刺「牵肠挂肚」

2024-03-30健康
近日,新晃县中医医院外二科83岁高龄患者杨爷爷病愈出院,该患者因右侧腹股沟区疼痛7天入院,于2024年02月27日在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右侧嵌顿疝松解复位+双侧疝囊高位结扎+乙状结肠穿孔修补术,术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区一长约5cm鱼刺,其周围存在脓苔。
经仔细寻找,于直肠膀胱陷凹上方乙状结肠上发现一直径约1-2mm大小的穿孔,穿孔处未见粪便流出,穿孔处周围肠壁组织水肿,考虑患者腹腔未见肠内容物外漏,腹腔感染不重且局限,穿孔点微小,故行乙状结肠穿孔修补术。
结合患者术前描述情况,且仔细询问病史,得知其之前吃过鱼肉,考虑异物(鱼刺)引起肠道穿孔。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若不及时处理,则有弥漫性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风险,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外二科医生团队与麻醉科及手术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历时2小时55分钟,终于完成了手术。
术后经确认,罪魁祸首就是鱼刺!
(术中腹腔内情况)
术后第十天,患者康复出院,术后随访,患者食纳正常,大便通畅,已恢复正常生活。
新晃县中医医院温馨提示:
鱼刺从口经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到肛门排出,需在人体内「长途跋涉」,在此游走过程中可谓危险重重,步步惊心。
鱼刺如果卡在咽喉部可能引起反射性喉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如果穿透食管壁刺破胸主动脉则会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导致死亡;如果侥幸到达胃肠内,刺破胃肠壁可能诱发胃肠穿孔,严重者感染性休克会危及生命。
鱼肉虽然美味,建议大家用餐时需细嚼慢咽,特别是老人及小孩,在吃鱼时一定要注意分辨鱼刺。
若一旦误吞「鱼刺」、「枣核」等尖锐物后,切勿用民同士方法如大口吞饭、喝醋、用手抠喉催吐等应对,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消化内镜、CT等检查以确定异物存在的位置及拔除难度,从而决定下一步专科治疗方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新晃县中医医院 外二科 杨大领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