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对话宣武医院神外首席专家凌锋:与病人共情,共同对抗疾病

2023-12-05健康

开栏的话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真正的医生不仅具备高超的医术和深厚的医学知识,更要有诚信、真诚、无私、慈悲的医德。

截至2021年底,我国医师数量已达428.7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医生自踏上行医之路,便始终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用丰富的经验、知难而上的精神,帮无数患者解除病痛、延续生命。

【生命时报】开设 「对话良医」 栏目,记录他们的故事,以及对「从医」和「治病」的思考与感悟。

她当过兵,曾为祖国站过岗、放过哨;是一名医生,为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介入神经放射学奠基人之一;是众多公益项目的发起人,一千多名孤儿的凌妈妈……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入冬后的一个傍晚,凌锋做客【生命时报】,向我们讲述了她几十年当兵、从医、做公益的经历。

【生命时报】第1756期二版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牛雨蕾

本文编辑 | 卞磊

从勤务兵到医学生

1951年,凌锋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她自律、坚毅、吃苦耐劳的品格,「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也流淌在血液中,为她此后的人生选择埋下伏笔。1968年,凌锋应召入伍,开启23年的部队生活。「我最初特别想去读哈军工、当科学家,为国家造原子弹、造飞机。」凌锋笑着说。但机缘巧合下,她被分配到医院后勤,担任勤务兵。就这样,站岗、放哨成了日常工作。每到休班时,她都会到外科病房帮忙,给病人洗脸、打饭、打扫卫生。

当时在病房里,不少病人刚经历开胸手术,需要咳嗽排痰。「他们的伤口在咳嗽时容易裂开,需要有人帮忙捂住胸口。」凌锋解释说。虽然只是个小动作,但分寸很难拿捏。捂得重,伤口会疼;捂轻了,又不管用。正因如此,即使有病人请凌锋帮忙,她还是会请护士操作。有一次,一位病人央求她将病床摇起来,她赶忙照做,病人在换了姿势后感叹「舒服多了!」这虽是一件小事,却让她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此后每服务一个病人,她都会问上一句:「要不要摇床?」一段时间后,科主任提出在晚间帮助勤务兵们义务补课,凌锋回忆:「他很认真地拿着标本给我们讲课,每晚一个小时,一周就把人体基本结构讲完了。」

虽然最开始学的是人体构造,但凌锋掌握的第一项技能却是针灸。那时,有媒体报道了一位战士「自学针灸,深刺哑门穴帮聋哑儿童治聋哑」的案例,掀起「扎忠针,练忠心」热潮。医院给每位战士都配发了学习针灸的小册子、标注穴位的塑料小人等,凌锋就拿着资料有样学样,在自己身上练针感。她驻扎的医院在农村,空余时大家常到田间地头帮农民插秧、割麦子。学习针灸之后,他们去帮忙时就会背着挎包,帮农民们扎针,久而久之,解决了不少人的小病小痛。等再去帮忙,领头的老乡一见他们就会吆喝:「解放军同志来了,可以给我们治病了!」听到喊声,老乡们纷纷聚在田埂上,七嘴八舌地诉说病痛。

那个时候,他们还有防治血吸虫的任务。由于很多人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腹水严重,医院便组织了手术队,大家用扁担挑着手术器械,走村串户地做手术。「当时路不好,许多地方得趟着水过,到对岸时,我们的后腿上都吸满了蚂蟥,使劲拍才会掉落。」凌锋说,在乡里做手术很艰苦,没有场地就临时搭,没有无影灯就用汽灯替。晚上,他们还要挨家挨户地送防虫害的药。「夜里伸手不见五指,路也歪歪扭扭,家家户户都养了狗,常冷不丁地往人身上扑,可吓人了!」

从「无知」到「有知」,再到立志。凌锋通过这段经历,深刻感受到了「治病救人」的快乐,也因此立下从医目标。1971年,当被选送上军医大学后,她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埋头在校园汲取养分,为未来的从医生涯储蓄能量。

意志坚定,高山也无法阻拦

毕业时,凌锋被分配到骨科,在正式工作前,需到各科室轮转。在小儿科,孩子们不停哭闹,她却觉得「无论哪个小孩,都有可爱的地方」;在妇产科,孕妇们总是「一个人进来,两个人出去」;在内科,抽丝剥茧的诊疗过程像侦探办案,非常有趣;在外科,一把刀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当时觉得不管哪个科室都有意思,干什么都好。」凌锋说,唯独没想过去神经外科。

在去神经外科轮转时,凌锋遇到了中国脑血管外科的开拓者、中国神经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刘承基教授。他儒雅而又才华横溢,在凌锋轮转快结束时,突然发出邀请:「你要不要留在神经外科?」凌锋当即回应:「神经外科做手术到处流血,还要穿皮围裙;不像骨科,驱血手术(提前用绷带止血)一点都不沾血。」刘教授听完答道:「原来神经外科给你留下的是这样的印象?」第二天,刘教授在做一台动脉瘤手术时,就邀请凌锋现场观摩。「手术切口小、部位深,完全用手术钳进行,干净利索,特别漂亮。」凌锋感慨道。术后,刘教授告诉她:「神经外科医生一要能吃苦,二要有牺牲精神,三要手巧,不是谁都能做的。通过这几个月观察,我觉得你能试试。」就这样,凌锋留在了神经外科。

刚到神经外科时,凌锋发现病房氛围与骨科病房大相径庭。「在骨科,我习惯了每天早上进病房,跟这个患者招呼一句、与那个患者问候一声,心情也会很好。在神经外科,患者中有一半陷入昏迷,另一半则在‘呼噜呼噜’咳痰,气氛非常沉闷。」回到家后,她冷静下来一想:「虽然不是大丈夫,但也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选择了就不能轻易放弃。」这样想着,她在神经外科一干就是几十年。

期间,她遭遇过许多困难。有一次,她遇到一位23岁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患者身高183厘米,跳起来能摸高三米,是运动场上的健将。当时,凌锋看完患者的片子,判断这是台常规手术。但没成想,病人在手术结束后告诉她:「凌大夫,我下半身什么感觉都没有。」凌锋听到这,一时五雷轰顶:「他刚23岁,这么高的个子,怎么能这样瘫了。」接下来的几天,凌锋几乎没有睡着觉,白天不停地翻阅各类资料,想办法联系国外教授咨询,晚上躺着回顾病人的所有诊疗过程,在脑中梳理过往类似病例。

三天后,她终于找到了答案:「病人的回流血管不一样,介入时没注重回流,可能堵塞了一部分供血,下肢就瘫痪了。」想明白后,她立刻联系家属,希望尽快再做手术。但此时,家属的精神已到崩溃边缘,很难接受再手术的要求。但凌锋没有放弃,拿着标本、图谱,从早上8点起一次次约谈患者家属,仔细耐心地回答他们抛出的问题,她回忆说:「这个过程很煎熬,但让我进一步完善了想法。」那天晚上12点,凌锋终于走进手术室,做完已是第二天早上6时,整整24小时没合眼。之后,病人下肢逐渐恢复温度,几天后恢复了知觉。凌锋感慨地说:「那次像在炼狱里走了一遭,好在挺过来了。 障碍在任何时候都有,有时一颗石子就能把人绊倒,但当意志坚定时,即便是险峻的大山也无法阻拦 。」

怀大爱做小事

凌锋常年致力于公益事业,她发起民族孤儿学校,成为1300余名孤儿的凌妈妈;在全国捐建200余所「康复健康小屋」,让健康「触手可及」;带头成立「中国志愿医生」团队,领着6500余名志愿医生走在百姓需要的地方……「想要帮助更多人,是我做医生的初心,也是做公益的动力。」凌锋说。

2008年除夕,凌锋资助的民族孤儿学校负责人突然来电告知,学校资金短缺,同时基金会的相关项目资金也不足。在此之前,她已将每个月的义诊费都打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我一下子急了,孩子们的年要怎么过?」几经周折,最终凌锋与儿基会商量,先借款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好在没过多久,某资深导演表示,之前选用孤儿学校6个孩子当群演的电影即将首映,并希望把首映费捐给学校。凌锋闻言立刻欣喜地筹备起首映式募捐环节,从租场地、设备,到邀请主持人、助阵演员以及企业家。最终,基金会募集140万元善款,使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有了着落。

「要想做公益,必须放下身段,不断给大家鞠躬,感谢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凌锋半开玩笑地自称为「丐帮帮主」。2017年,她出售房屋,自掏腰包捐献200万善款,成立「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立志将公益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近些年,凌锋还致力于在科室推「平行病例」,即由医生书写病患的描述和医生的人文观察与思考。在她看来,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医生们更依赖机器设备,容易忽视与病人的交流,会逐渐变得冷漠。她希望后辈们能做温暖的医生,诊断时更多地站在病人角度考虑问题、与病人共情,共同对抗疾病。近年来,凌锋还积极倡导中西医协同发展,努力促进康复师职业体系更规范,并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推动医闹入刑……凌锋说:「治病救人是医生毕生的追求。当医生有了一定影响力,应义不容辞、积极作为,推动行业向好向快发展。」

在凌锋看来,当医生是一件快乐的事。在病人治愈出院之时,在资助的孩子们茁壮成长、取得成绩之时,在康复健康小屋发挥动能,解决更多人的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之时……一次次的收获与满足,化为她继续发光发热的动力和底气。▲

本期编辑:邓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