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工地干活的陈师傅,因突感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及麻木感就诊于当地医院,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随即转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为了明确是否为单纯脑出血,神经外科医师建议复查CT及完善MR检查。
放射医学中心医师阅CT片后认为要除外血管性病变合并出血(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的可能(图1),进一步MR检查显示了左侧基底节区「爆米花」样混杂信号(图2),SWI(磁敏感)示左侧基底节区多发小点状、片状出血低信号(图3),明确了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4天后陈师傅进行了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陈师傅的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出院。
脑海绵状血管瘤,也称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CCMs),是一种发生于颅内的海绵窦样扩张的血管团,肿瘤仅有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附着,缺乏肌肉和弹力纤维,间质无脑实质,血管造影多呈隐匿性。
CCMs在颅内血管畸形中仅次于动静脉畸形,也被喻为桑葚或覆盆子,或者「脑袋里的爆米花」,常合并不同时期的出血,患者有时会突发急性出血引起临床症状而就诊。临床医生常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状、病灶的多少及部位、患者的自身情况等综合评估进行治疗。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吴立业介绍,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检查部分为阴性,部分可见小点片状钙化,部分呈稍高密度灶,CT增强扫描和CTA检查通常对诊断没有明确作用,但在MR的T2WI图像上因病灶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积而呈典型的「爆米花样」改变,同时SWI(磁敏感)序列对病灶的显示非常敏感,可显示常规平扫阴性的小病灶,也有助于发现合并的静脉发育异常。
此外,SWI(磁敏感)序列在颅内微小出血灶的显示、脑外伤、其他脑血管畸形及隐匿性血管疾病、肿瘤性病变、铁沉积、钙化等病变中均有应用广泛,因而有必要在脑MR检查中相对广泛的开展。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放射医学中心 姜卉 吴立业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