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学医的理由千千万,一定有一个打动你

2024-06-28健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陈亚男

近期,2024年高考生正忙着填报志愿。是否正在为学习哪个专业而纠结?是否动过学医的念头?记者近日采访了湖南省胸科医院多位专家,请他们回顾自己的高考岁月,不妨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从医的原因和初衷。

「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1977年,是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正在上山下乡的杨坤云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第一时间报名参考。那时年纪较小,到了填写志愿时,杨坤云听从了父母意见,报考了湖南医学院并顺利考上。学医5年后,服从国家的分配来到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医院。

结核病又叫「痨病」,当年有「十痨九死」的说法。杨坤云坦言,当年得知自己要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畏惧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年一线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自己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很多结核病人都是贫苦家庭出身,他们更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医护人员的帮助,让他们得到良好的医治,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她说。

如今,作为医院首席专家、「杨坤云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人的杨坤云,已从事一线结核病防治40余年。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她感悟到,从事医学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付出精神,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工作,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全力救治患者,同时用爱心去安慰治愈患者,帮助他们重获身心健康。

因为「I」所以「E(医)」

近期网络上十分风靡MBTI测试,测试里会把人分为「E人」和「I人」,其中,「I人」形容更注重内心世界,沉醉于内心世界和个人爱好的人群。网友总结「I人」最理想的工作是不用跟人打交道、有更多独立思考的工作。

该院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肖阳宝就是一个很典型的「I人」。他说,当年高考后选择医学专业,研究生时期攻读呼吸内科专业,专业方向是呼吸内镜介入诊疗,就是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内向。

肖阳宝表示,医学技术是一门需要责任心和专研的学科,医疗救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和高度专注的精神,同患者一起对死神的威胁亮剑。

从事内镜介入21年,肖阳宝认为这项技术可以为患者带来立竿见影的疗效,越研究越有兴趣,有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因一次急救,埋下学医的种子

让该院医防合作办副主任、主任医师林小马埋下医学种子的,是父亲的一次急救。在他年幼时,邻居家的小朋友掉入池塘,呼吸心跳都没有了,从医多年的林父被邻居喊了过来,为其做了近一个小时的心肺复苏,昔日的伙伴「哇」地一声哭出来,周围的人齐齐欢呼鼓掌。这个场景在他心中产生极大震撼,对医生这一神圣的职业心生向往。

此后,林小马便在学习之余,把中西医学、民间中草药图谱等书籍,当作课外书来看。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临床医学。

因为父亲在故乡的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先后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数十年,从父亲那里得知湖南省是结核大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意义重大,林小马毕业后选择了结核病防治这一崇高事业。

在林小马看来,医学专业既可利泽苍生,又可安身养家,在报考专业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梦想其实也需要转弯」

该院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技师胡培磊从大学到博士攻读的专业并非医学,而是生物学。

「梦想其实也需要转弯。」 胡培磊介绍,在生物学硕士毕业后,面临找工作的压力,看到湖南省胸科医院检验科正在招聘相关人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简历,医院抛出橄榄枝的同时,北京两家单位也来了录用通知。

再三权衡下,出于对人类健康伟大事业的尊重、对医学知识的渴望以及现实中工作的稳定性,胡培磊选择了医院。

自2008年入职,从医已有16年了。工作以来,胡培磊一直从事结核病病原学相关的临床实验室检测工作。作为医学「门外汉」的他从简单的痰涂片显微镜镜检做起,逐渐掌握了痰培养、药敏试验、菌种鉴定以及快速而灵敏的分子诊断技术。

在医院,胡培磊找到了职业的认同感,还在繁忙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业,发表了自己满意的论文,入选了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他说:「前行需要勇气,转弯需要智慧。人生中充满了变数与希望,如果在苦闷、看不到未来之时,请不要放弃希望,不妨转个弯,前方会柳暗花明。」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