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2024-04-15健康

反映脉位的脉象,细致入微,千变万化,可以概括为四类。首先,我们来看浮脉。浮脉,如同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触及即可感知,它通常代表着病邪在表,正气未衰,病情尚浅。这类脉象常见于感冒初期,病人感觉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状。
其次是不浮不沉之脉,它就像河中的流水,不深不浅,恰到好处。这种脉象表示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病情处于中间状态。常见于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
再来看看沉脉,沉脉如同海底的珍珠,需要深入探索才能发现。这种脉象表示病邪深入体内,正气已衰,病情较为严重。常见于一些重病、久病,如肾衰竭、癌症等。
最后是伏脉,伏脉深藏不露,极难察觉,如同潜伏的敌人。这种脉象表示病邪极深,正气极度衰弱,病情十分危急。常见于一些濒危病人,如心衰、休克等。
要准确辨别这些脉象,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这就像是在探索一座山脉,要找到最合适的攀登路线。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这就像是在山脉中寻找特定的景点,需要仔细分辨、准确定位。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我们可以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这就像是在山脉中观察景色的变化,可以感知到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迁。
总之,反映脉位的脉象

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仔细辨别脉位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为病人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因此,作为中医医生,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脉诊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为了更清晰地阐述,我们暂且称「按之至骨」的指力为「总指力」。有了这个基准,我们可以精确地掌握在诊断「五部」时所需的相应指力。举例来说,当我们要辨别浮脉时,所使用的指力并不需要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二。而若要判别沉脉,则需用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三的指力。对于那些既不浮也不沉的脉象,我们所需的指力则恰好位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
若使用「总指力」仍无法触及脉体,非得加大指力才行,那么这种脉象便是伏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无误地辨识脉位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脉象如果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那么它们都属于相兼脉。例如,「濡脉」便是「细而软」与「浮」相结合,「弱脉」则是「细而软」与「沉」的结合。再如,「脉浮数」即「浮脉」与「数脉」的相兼,「脉沉数」则是指「沉脉」与「数脉」的结合。这些辨别方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实践验证的,确保了诊断的精准性。

在中医诊断中,脉位变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浮脉多主表证,沉脉则多主里证,这是脉诊的一般规律。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表证而脉不浮,或里证而脉不沉。这些情况下,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充分发挥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我们必须将脉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意义综合起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伤寒论】为例,其中第九十二条提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则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两条所论的都是表证,但脉象却沉而不浮。
在前一条中,病人有发热、头痛、身体疼痛等症状,这些都是太阳表证的表现。然而,其脉象却沉而不浮,这提示我们病人平素阳气不足,里虚较重。因此,治疗时应以救里为主,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寓解表于其中。这充分体现了脉位变化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
而在后一条中,病人虽病在少阴,但不应发热而反发热,故称之为「反」。此「发热」为外感风寒之邪在表的表现。脉沉则是由于心肾阳虚不足以鼓动血脉所致。这里,【伤寒论】并没有因为脉症不符而妄行取舍,而是在脉象与病症的「常」、「变」之中辨析其病理机制,弄清脉位变化与症状不符的内在原因,从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表里双解。
这些实例告诉我们,对于脉位变化的分析,我们不能局限于「某脉主某证」的一般认识。当遇到脉症不符的情况时,更应该深入分析,拓宽思路,综合考虑脉象与病症的「常」与「变」,从而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脉位变化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