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临床中使用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有何效果?

2023-12-07健康

支配心脏和血管的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生病变而引起心律失常或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称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CardiacAutonomicNeuropathy,简称DCAN)。

属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简称DAN)之一, DAN常见表现有胃轻瘫、静息性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血压。DCAN属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 有证据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有DCAN的5年死亡率比无DCAN高5倍,确诊的2型糖尿病有DCAN个体比无DCAN个体有着更高的5年心血管死亡率。

DCAN临床常见静息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无痛性心绞痛等症状。由于CAN可以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一旦DM患者发生CAN的病变,其预后更为不良。 因此积极防预并及时诊断干预DCAN是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DCAN通常发生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患者,而疾病的早起常发为亚临床DCAN,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heartratevariability,简称HRV)是检测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临床常用方法之一。 HRV因其无创且可定量分析的优势,作为临床DCAN检验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HRV在判断自主神经病变的发展程度和对疾病诊断和预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DCAN,西医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为基础治疗与病因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以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 治疗方式有限且疗效不明显,而对亚临床的DCAN更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手段。

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的传统诊法则在此更易发挥优势,通过临床整体观察与辨证论治,从而会对病理特点有明确的中医认识,因而更易在治疗上取得较为有效的临床效果, 体现出中医中药在预防与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

因此,通过中医理论深入探究DCAN的病机变化同时观察中医中药治疗DCAN的效果与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师研究消渴病多年,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 认为本病早期以消渴病为主,多无明显心系病症,病情发展多见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

目前临床辩证仍以气阴两虚型多见,因此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为主、养心安神为辅,以生脉散加减治疗临床多有疗效。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对应为中医中的「消渴」合并「心悸」。

病变脏腑责之于心、脾、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中医历史中并未有相应的专有病名,根据症状与体征, 可归属于中医中「消渴病」合并心病中的「眩晕」「心悸」「怔仲」「胸痹」等合并病的范畴。

现代医家根据发病机制与临床的咽干口燥、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多食易饥、多尿、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表现分析, 将本病归为消渴病、胸痹范畴,也有归为「惊悸」、「怔忡」、「晕厥」等病的范畴。

虽然祖国传统医学中未见DCAN的专门论述,然而相应历史医学古籍中对本病很早就有观察记载,【内经】最早记载了消渴之名,又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与DM的并发症DCAN相关的论述可见于: 【灵枢·五变】:「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灵枢·本脏】:「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小为消瘅」; 【伤寒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侯】:「厥阴之病,消渴病,心中痛......」;

例如明代著名医家戴元礼的【政治要诀·三消】「消心之病,用心过度致心火上炎,渴而消」。以上论述表明古代医家早已经认识到消渴病与心病有相关性,消渴日久可并发心病,并提出很多的相关治疗经验: 【证治要诀·三消】中指出「诸病不宜用燥烈峻补之剂,惟当滋养」「消心之病......宜黄芪饮,加莲肉、远志各半钱,吞元菟丹,仍以大麦煎汤」;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半夏泻心汤去干姜加瓜蒌、葛根的方剂治疗。可见古代医家虽无现代研究,然对疾病相关症状表现和治疗法则都有一定的认识。 现代中医学家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不断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多认为DCAN属于消渴病兼证,称为「消渴病心悸」。

医师认为本病因长期肺脾肾阴虚,阴虚生燥热进一步煎灼阴津,而至阴阳气血亏虚,特别重视心气虚心阳虚。 辨证常分为消渴病心悸气虚、心悸阳虚两型,在理论与治疗上重视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

医师认为心脾阳虚,痰瘀胶结,阴虚火旺导致壮火食气,气虚血瘀引发本病,其中痰瘀交阻最为重要。 认为DCAN发病与瘀血密切相关,瘀血证发病率为77.3%。医师认为DCAN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医师认为本病病机为营卫不和,热毒伤络。 现代中医学对DCAN的病机认识都有: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脉痹阻等几种病机,因此气血阴阳痰瘀论治是目前流行的研究辨证思路。

患者因先天较弱或长期过食肥甘厚腻,酗酒,喜食辛香辣燥,从而伤及脾胃,脾运失健,胃热内炽,伤津耗液;或者情志失调, 如:长期抑郁,肝郁气结,思虑伤心等,气郁而化火,煎熬肺胃阴津;

或劳逸失调,房事不节,损耗肾精,虚火内生,煎灼阴津,肺胃肾阴津亏虚,燥热内生而发为消渴; 消渴日久,虚火循经上犯,扰动心神,煎灼心液,心阴不足而心悸怔忡;阴阳互根,消渴日久,阴伤气耗,致使气阴两虚,心失所养而惊悸怔忡;

病久入络,血脉瘀滞,「诸血者,皆属于心」,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阴津亏虚无以充血,皆使血行不畅,血脉瘀阻,瘀血阻于心脉,出现胸痹、心痛症; 脾胃受损,运化无力,水停为痰饮,或火热炼液成痰,痰瘀闭阻心脉,而有胸痹的症状。

现代医学对DCAN的发病机理认识尚不明确, 根据病理变化目前提出了多种假说,主要有1.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代谢异常;2.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损伤;3.神经生长因子的不足;4.自身的免疫损伤;

5.遗传因素等。长期高血糖激活多元醇的代谢路径,引发细胞内山梨醇聚集;同时激活蛋白激酶C,使血管收缩,致使神经血流量降低; 产生多种神经毒性的自由基和糖基化终产物,同时降低一氧化氮(NO)的合成和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损伤神经结构。

糖尿病患者因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自由基聚集、一氧化氮减少等多种病理改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重构, 神经内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肥大增生、基底膜增厚,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干细胞分化和神经元轴突的形成需要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

必须脂肪酸和神经营养因子的不足,导致神经营养障碍。多种磷脂抗体和神经结构抗体在T1DM和T2DM患者体内都可检测出来。 以上多种因素和途径导致自主神经系统最终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而出现一些列的症候群甚至导致死亡。

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着心脏的生理功能。 DCAN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临床主要可见到不耐受运动、静息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恶性心率失常、体位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

对本病的诊断目前并未有统一标准,现代常用的检查和诊断方法主要有:Ewing试验、基于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物间典苯甲呱(MIBG)的核素显像、Q-T间期分析、心率变异性等多种, 而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综合分析后认为只有Ewing和心率变异性检查有诊断价值。

Ewing检查根据1.Valsalva动作指数,2.深呼吸心率差,3.卧位立位心率变化4.卧位立位血压变化5.握力试验设立一系列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诊断。 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通过心电记录心率变异和呼吸活动进行联合分析,进而能够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张力、均衡性和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是一个早期发现CAN的敏感定量指标。

医师研究消渴病多年,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临床经验的总结,认为本病属于中医消渴病并发心悸病,目前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型。 本病一般发生于消渴病病久的病人中,早期以消渴病为主,无明显心系症状表现,当出现心系临床表现时,多为病变中后期。

本病以消渴病为主,伴发心悸。消渴病病因有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现代多统一认为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位在肺胃肾三脏。 医师在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发现,目前临床常见消渴病辩证多为「气阴两虚」型,单纯阴虚火旺型反而少见,病位多在脾。

因现在人生活方式多逸少劳,饮食不节,多身体肥胖,脾胃受损,运化失职,痰湿食积积热,消灼胃津,损耗脾气, 致使脾气亏虚,胃阴不足,气阴两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而发为消渴病。

消渴病日久,水谷精微无以上输心肺,心肺气阴不足,气虚无法推动心血运行,阴血不足,无法滋养心神; 心气亏虚,心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发为心悸;气血不足,清窍失养,则头晕眼花,心脉失荣、不荣则痛,出现胸痛。

气虚日久,损及心阳,心阳不振,见畏寒肢冷,胸闷气短。脾胃受损,气阴两伤,脾气虚不运,水湿积滞酿生痰浊,扰动心神; 久病入络,气虚血运失畅,或气虚日久损伤心阳,血脉瘀滞,痰浊、瘀血可痹阻心脉,见胸闷、胸痛;病情由虚至实,虚实夹杂。

然而本病仍以虚为主,贯穿始终,由后天生活方式的原因而多见「气阴两虚」型。 本处方以生脉散为基础方,药物组成为黄芪30g,茯神15g,麦冬15g,五味子15g,党参18g,酸枣仁15g,玄参15g。生脉散为补益之剂,有益气养阴,敛阴止汗之功效。

原方组成:人参、麦门冬、五味子,出自张元素【医学启源】:「补肺中元气不足」。现今扩大了此方的应用范围,不仅局限应用肺之气阴不足,心之疾患亦多用之。 本方以党参易人参,功用类似。在生脉散基础上加用黄芪、茯神益气补中,酸枣仁、玄参滋阴安神。

方中以黄芪30g为君,大补中焦脾气,补气健脾,升阳举陷,助脾之运化。 臣以党参、麦门冬,党参补中焦脾胃之气、养血生津,麦门冬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茯神性味甘、淡平,有宁心,安神之功用。

党参合用茯神补脾气兼以宜心气,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为养阴之佳品,麦门冬合用玄参以养阴津,清心热;以上诸药共奏益气养阴之功效; 再佐以五味子、酸枣仁、酸敛收涩,宜肺金之气,滋心营之阴,收附散之阳。

诸药合用,阴阳相济,气阴同补,耗散之气得以补充,浮散之阳得以收敛,心阴得以滋补,心神得以内守。共达益气养阴,安神定悸之功。 通过传统和现代医学对DCAN的研究思路和进展,认识到本病根本病理机制是气阴两虚,消渴病久治不愈脾胃亏虚久延及心。

治疗上以益气养阴为根本大法,兼顾养心安神,处方以生脉散加减,通过临床观察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为DCAN的中西医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