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重症肌无力有什么治疗方法?滚针配合强力益气方有用吗?

2023-12-09健康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以局部无力为最初表现的全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和体征的出现是由于随意肌的肌力波动导致的。

该疾病可累及所有类型的随意肌,但累及程度通常是不同的。 最常见的局部表现包括眼外肌、提上睑肌和眼轮匝肌的无力。自1970年发现自身抗体对该病的作用以来,肌无力被认定为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MG发病率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一般女性多发于男性,可发于任何年龄,任何性别。根据Osserman分型,可分为5型(眼肌型、全身型、急性爆发型、迟发重症型和肌萎缩型)。MG的典型特点为晨轻晚重,亦可多变。

在活动后症状可加重,休息或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后恢复或部分恢复。感冒、感染、过劳、月经来潮、 使用麻醉及镇静药物、分娩、手术、情绪激动以及饮酒后等因素可使本病复发或加重。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方式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或手术治疗。

MG在中医学并没有对应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命名有不同,如眼睑下垂或无力称之为「睑废」;复视为「视岐」;吞咽困难,饮水咳呛,构音不清等为「喑痱」; 抬头无力为「头倾」;四肢无力为「痿证」;呼吸肌无力发生危象为「大气下陷」等。

辨证有脾胃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 大气下陷等证型。中医学认为MG病变主要累及脾,肾,肝三脏,以虚证为主,故治疗多以补益脾肾,养血益气,健中补肝为主要治疗原则,辨证灵活加减。

在疾病的不同类型上,中医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各个中医医家对重症肌无力认知有所不同,对本病的治疗亦是。

如单纯服用中药、服用中药并结合外治法治疗 (如针灸、梅花针治疗、眼针治疗、温针灸治疗等),疗效也各有千秋。治疗可根据局部取穴,「治痿独取阳明」从阳明经论治,调跷脉来论治等。

滚针是通过刺激皮部达到「内病外治」或「外病外治」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特点为安全性高,作用面积大,操作简单等。

滚针疗法通过浅刺体表,给予适当的刺激, 在经络的传输下,达到调理脏腑气血、平衡阴阳、恢复健康的作用。皮部理论是经典理论之一。

皮部理论与经络、脏腑、气血营卫有着密切关系。本课题采用滚针配合强力益气方治疗MG,并进行随机临床对照的研究, 观察滚针治疗MG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为治疗本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重症肌无力是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 中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经过几十年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目前已进入多元化的研究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但还未能完全治愈。

西药以抗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 外科手术等来治疗;而中医则以各方面相结合来治疗。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明确对「MG」记载 ,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痿证」「睑废」「足痿」「虚劳」「头苦倾」「声瘖」等,一般统称为「痿证」。

【素问·痿论篇】根据痿证的病因、部位、临床表现及五脏所主,有皮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等五痿之分,其中的肉痿与MG的症状有类似之处。 【脾胃论】曰:「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说明脾虚日久,肾气亏损,两者相互作用。

若一方阳气虚损,必及另一方,最终导致脾肾虚损, 筋脉失养,渐出现肌肉无力,甚至萎缩等肌无力症状。【灵枢·经脉第十】曰:「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

【素问·痿论】篇:「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由此可见虽在古代无重症肌无力一词,但对其有着不少的见解。

病因病机

本病的关键病机是脾肾两虚,与他脏关系亦密切。 脾肾可影响他脏,而他脏有病也可涉及脾肾,病程日久导致多脏同病,五脏俱虚,发为本病。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若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不能营养肌肉筋骨,肌肉筋骨失养,则肌肉无力。脾主升主运,脾虚气陷,则升举无力,上睑属脾。 故提睑无力而下垂;脾主肌肉四肢、脾虚生化濡养不足,故四肢痿软不能随用;

胃主降主纳,与脾相表里,脾虚胃亦弱, 则升降之枢机不利,受纳无权,故纳呆溏泄,吞咽困难;脾气主升,上充于肺,积于胸中而为宗气(大气),司呼吸,贯百脉,中气下陷,胸中之大气难以接续,肺之包举无力,故气短不足以息。

若胸中大气亦下陷,则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肝乃藏血之脏,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 肾主藏精,「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肾精不足,精明失养 ,「精脱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故见复视、斜视或视物模糊、易倦。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脾于中间斡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脾胃虚损则枢机不运,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故见胸闷、疼痛、气促等。 脾病及肾,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气下陷,而出现肌无力危象。

辨证论治

MG多与「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有关 ,指出脾胃虚损为根本,多累及五脏而出现诸症,并提倡治以补脾益胃,自拟强肌健力方。

李庚和教授提出脾肾学说,将重症肌无力(虚劳)归纳为脾虚气弱、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三个基本证型,辨证论治。尚尔寿教授提出,MG发病的主要诱因是肝风内动, 发病基础是先天禀赋不足,主要病机是肝不主筋,罢极无本,而肝血不足和受损贯穿于本病的全程。

本病病机不单纯是脾胃气血亏虚 ,更关键在于经隧不畅,玄府郁闭,神机不遂,以致神机失用而出现肌肉痿弱弛缓。

本病由于后天调养失当,导致脾气虚弱、肾气虚衰,气血亏虚、气机阻滞而发。王龙认为,是由脾虚不能上提、血虚不能养筋、风邪乘虚中络而致本病。 MG病因病机为脾虚为主,并涉及肾,在治疗上以「独取阳明」,结合补肾,填精壮骨。

以禀赋和虚损立论,并提出了健脾益气,补髓法治疗本病, 并配合注重患者的心理因素,取得满意的疗效。用药时以温补为主,处方多以入脾胃经的温补之药。

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近30年MG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归类分析整理得到9个证型:肺热津伤证、湿热浸淫证、 脾胃亏虚证、脾虚夹湿证、脾肺虚损证、脾虚肝郁证、肝肾阴亏证、脾肾两虚证、气虚血瘀证, 其中脾胃亏虚证、脾虚夹湿证和脾肾两虚证为常见证型。

针灸治疗

利用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0例, 取风池、百会、阳白、攒竹、合谷、足三里、复溜、光明、三阴交,取得满意的疗效。

循经顺刺加芪桂饮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太阳白、承泣、人迎、曲池、委中、阳陵泉,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利用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60例, 针刺大椎、百会、上星,以及睛明、申脉、地仓、巨髎、承泣等;

阳白、四白行隔姜灸;梅花针叩刺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取得良好疗效。通过艾灸方式治疗30例患者,选取百会穴、膻中穴及眼周丝竹空穴、攒竹穴、阳白穴、太阳穴等。

并在每穴药饼上点燃小艾柱灸3-5壮,治疗总有效率达90%。 利用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8例,结果全部治愈,总有效率100%。

中药西药结合治疗MG

重症肌无力患者1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 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甲基强的松龙1000mg/d,静脉滴注,五天后剂量减半;溴吡斯的明60mg/次,3次/d,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

而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基础方药为:黄芪30g,党参30g,升麻20g,黄精20g,人参20g,白术20g,鸡血藤15g,柴胡15g, 制马前子15g,制首乌15g,蚤休15g,当归10g,陈皮10g,甘草10g,葛根10g,辨证加减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 将1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单纯使用激素治疗组;

第2组为激素联合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第3组为单纯应用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期周期为18个月, 治疗后每3个月的进行临床评分,对3组临床疗效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期间,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见效快、缓解完全、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明显优于激素组和中医组 ;中医组虽见效慢,但远期疗效优于激素组;激素组在近期缓解症状快,但远期疗效较差。

将76例MG危象患者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强肌健力饮口服2~3次/d, 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或醋酸泼尼松口服。

同时给予适量新斯的明注射液肌内注射以及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联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胆碱酯酶抑制剂)。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

中、西药配合综合疗法治疗MG

利用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眼肌型MG35例,选取足三里、血海、丰隆、三阴交、 曲池、合谷。温、通相结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

利用温针灸配合推拿进行重症肌无力治疗41例患者, 选取委中、命门、肾俞、大肠俞、环跳穴、合谷穴等。总有效率95.1%。

从奇经和络病探讨眼肌型MG,提出中药配合针刺和艾灸, 取大椎、百会、上星、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等穴,使其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在临床上有满意的疗效。

用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1例, 取百会、上星、阳白、攒竹、太阳、颧髎、风池、外关、合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申脉、照海、昆仑、复溜、太冲,疗效显著。

应用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0例,取患侧攒竹、阳白、丝竹空、鱼腰透攒竹、四白透睛明、百会、四神聪、上星、印堂、 双侧风池、天柱、完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太冲,疗效明切。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较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较好 ,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全球公认的难治愈病症之一。 在西药方面,长期服用副作用大,而中医是从整体上来调整阴阳平衡、固密元气。

中药疗效相比西药的疗效而言相对稳定,副作用小,中西医结合治疗加中医辅助治疗可以减轻激素的副反应,治疗前景更加广阔。